農業知識庫
落花生葉片黃化及改善方法
作者:林瑞家
公佈日期:113 年 08 月 23 日
文圖/ 林瑞家
落花生田區常可觀察到植株葉片黄化情形,有的田區葉片普遍黃化或局部黃化,有的新葉黃化、老葉青綠,有的老葉黃化、新葉不明顯,樣態多元,對後續生長與產量影響亦不同。當田區出現葉片黄化時,可從葉片外觀徵狀判斷原因,給予預防或改善方法,以減少對植株生長的影響。
一、缺鐵:石灰質高的鹼性土較常見,在生育中、後期出現新葉黃化、變小而薄,老葉仍青綠,與土壤缺乏有效性鐵有關,除種植前改善土壤酸鹼值外,另可於生長期間以補充方式( 如硫酸亞鐵) 改善。
二、線蟲:根瘤線蟲幼蟲侵染根部引起植株矮小、黃化及提早落葉,生育後期的豆莢及莢柄出現腫狀畸型。其傳播途徑包括經灌溉水、土壤污染及殘留物傳播,可透過水旱田輪作降低發病率。
三、蟲害:薊馬危害未展開的新葉與花朵,導致新葉皺縮變小、枯黃,於2-4 月間發生密度較高;葉蟬喜群集於嫩芽上或葉背吸食汁液危害,造成葉片自葉緣向內變黃、皺縮,以8-11 月間發生頻率較高;葉蟎則多群棲於老葉葉背取食危害,被害部呈黃化、枯萎甚至脫落,溫度高且乾燥時較嚴重,於生育後期發生密度較高。以上蟲害可透過減少氮肥使用,避免植株過於旺盛、田邊周圍雜草防治並配合藥劑防治改善。
落花生葉片黃化的原因很多,從土壤養分不均、病蟲害到環境逆境,甚至是複合因子所造成,當田區出現徵狀時,選擇合適的改善方式,可減少非必要管理成本,並降低其帶來的影響。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北區聯盟秀成果:香莢蘭及金盞花加工技術詢問高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季食開始-夏南瓜-2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季食開始-夏南瓜-1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蔬菜與他們的好朋友-談間作與混植栽培模式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繡球花顏色變化的秘密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芥菜新品種『桃園3號-圓頭仔』栽培示範觀摩會-2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芥菜新品種『桃園3號-圓頭仔』栽培示範觀摩會-1114/09/2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綠竹筍生產省工栽培一貫化機械推動計畫觀摩會114/09/26
- 樺加沙颱風生成,臺南區農改場籲農友加強防災準備114/09/22
- 南彰化地區水稻飛蝨類害蟲發生,籲請農友加強防治與管理11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