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番椒炭疽病的介紹與其防治策略
作者:王照仁
公佈日期:113 年 09 月 23 日
文圖/ 王照仁
番椒炭疽病為炭疽菌屬(Colletotrichum spp.) 病原菌引起,目前已知至少有11 種炭疽菌可感染番椒並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在臺灣,番椒炭疽病為栽培期間重要病害,研究指出主要的病原菌種類包括C. acutatum 、C. capsici 、C. coccodes 及C. gloeosporioides等。這些病原菌能感染番椒的葉片、枝條和果實,其中又以感染果實對農民的損失最為嚴重。果實感染初期呈紅褐色點狀病斑,隨後擴大並出現水浸狀,爾後病斑表面可見同心輪紋狀黑色小點,是炭疽病的分生孢子堆,最終可導致果實乾扁縮皺。當環境處高溫高濕下,於病斑上可見分生孢子團,這些孢子透過雨水飛濺傳播至其他健康果實。病原菌最適生長溫度在28 至32℃間,且相對濕度超過90% 時有助病勢擴展。
對於炭疽病的防治首重預防,田間管理應留意:
- 田間衛生:應盡可能及時清除病果與病株殘體,以減少園區內病原菌密度,並於連續降雨後應儘速排水,以降低田間濕度。
- 栽培管理:應避免過度施肥,並保持植物間距確保良好通風,以降低田間濕度,抑制病菌擴展,且雨天應避免進行採收,以防止果實包裝時濕度過高,導致病原菌分生孢子大量增生。
- 化學藥劑防治: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或降雨前後,應適時噴灑推薦藥劑進行防治。相關用藥資訊可參考農藥資訊服務網( https://pesticide.aphia.gov.tw/information/Query/Bug )。藉由了解病害的發生生態、侵入感染時機及發病條件,搭配上述管理措施,方可有效控制炭疽病的發展,減少對作物的損害。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