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草莓潛伏性病害檢測技術及導入抗感病快篩技術於耐病育種(第1年/全程4年)
草莓為一具有高經濟價值之作物,主要產區集中在苗栗地區,約占全台九成。過去草莓產區主 要以種植桃園1號(豐香)為主,逐漸轉為種植香水品種,雖然草莓炭疽病之發生略為減少,但卻促成新興病害草莓葉枯病的發生。葉枯病菌可感染草莓葉、冠部、根系、果實等部位,可造成2-3成以上的損害,因此本計畫為加速育成草莓抗病品種,確保國內草莓生產,促進產業發展,就本場保存之44個草莓種原進行對葉枯病抗感病性快篩試驗,篩選出24個抗性品種(系)。 繁殖抗性種原並於草莓定植期種植於本場試驗田進行園藝性狀調查,以選取優良性狀種原作為育種親本。繁殖種苗經自然選拔留下20個種原,並持續調查生長勢、生長習性、始花期等,因各品種(系)生育情形各異,截至12月1日為止完成所有種原之生長勢與生長習性調查、5個種原之始花期調查,後續將於生長季間持續調查所有種原始花期與果實相關性狀。由前人研究已知 「苗栗1號-戀香」為生長勢強、生長習性直立、大果、高甜度且果實風味優良之品種,本次試驗確認其對葉枯病具抗性,將優先選為育種親本。另,為快速檢測草莓植株是否帶有葉枯 病,本計畫利用葉枯病菌之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β-tubulin (TUB) 及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alpha (TEF-1α)基因序列為標的,設計專一性引子對,透 過NCBI資料比對、以常見的草莓病原菌、腐生菌及草莓植株基因體為模板,篩選出3組 (pair 04、05與10) 對草莓新擬盤多毛孢屬真菌具專一性之引子對,最佳增幅溫度介於59-62℃,預期大小分別為223、359 與263 bp,pair 01與pair 04的敏感度分別為1-10 pg,pair 05為10- 100 pg,將可於未來進行田間場域測試及驗證,並應用於草莓葉枯病菌之分子檢測,協助農民快速診斷草莓病害。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菜類 > 果菜類遺傳與育種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菜類 > 果菜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病理 > 植物病理-其他
相關檔案下載
- 蜂王漿蛋白含量影響因子114/10/21
- 蜂蜜色澤與蜜源植物色素之關係114/10/21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紫湯圓開運指南:好運「紫紫」來!114/10/16
- 抗青枯病番茄品系篩選初探.pdf114/10/07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10期-東方果實蠅誘殺防治技巧簡介114/10/0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綠竹筍生產省工栽培一貫化機械推動計畫觀摩會114/09/26
- 花改場--蘭陽平原永續行動啟動 農業部攜企業共守友善農田114/09/17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桃園新屋陳俊佑青農攜手酒廠,去化甘藷蟻象蟲害格外品|特色地瓜酒誕生114/09/1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季食開始-洋菇114/09/1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母親節花禮-康乃馨的魅力及照顧方式-2114/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