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專訊--宜蘭地區常見哈密瓜病害發生生態與防治--03
病毒可能單獨或多種病毒複合感染,造成植株不同程度或型態的病徵。有時罹病較輕的植株,也可能不顯現病徵,或出現輕微的斑駁或嵌紋。不同種類的病毒傳播途徑有所差異,包括透過種苗、昆蟲、機械等傳播途徑;而不同病毒也可能透過不同種類的昆蟲傳播,如:粉蝨可傳播Crinivirus屬(如:CCYV)病毒,蚜蟲可傳播胡瓜嵌紋病毒(CMV)、矮南瓜黃化嵌紋病毒(ZYMV)等。
防治技術
1.使用健康種苗。育苗階段應特別注意育苗環境,尤其應監測和管理媒介病毒病之小型昆蟲,如:粉蝨、薊馬與蚜蟲,以減低日後染病風險。
2.注意巡田,定植種苗後若發現病毒病株建議拔除並帶離園區。
3.進行摘心、整蔓,若遇到疑似罹病株時,應另戴手套整理,以避免因為人為接觸導致的機械傳播。若手或器具若有接觸到病株,最好先以肥皂清洗或酒精消毒後,再接觸健株,以降低病原傳播風險。
4.合理化施肥,使植株強健有助於降低病毒的影響。
5.使用核准用藥或植保資材防治小型害蟲。因國內目前尚無針對病毒病害防治的核准藥劑,田間用藥管理上以投入蟲媒防治藥劑選用為主。為避免小型害蟲易產生抗藥性的問題發生,應選擇不同作用機制的藥劑,以免因害蟲失控連帶影響病毒病管理。
6.落實田間衛生:設施內採收完之園區,要種下一期作前,應徹底清除枯枝老葉或其他可能寄主植物(包括雜草防除)。
結語
建議農友多了解病害的發生生態,再整合不同技術進行預防、監測與治療措施。整體而言,尚未種植前,田區可進行採土檢驗了解田土肥力以參酌後續施肥方式。從育苗開始,應盡量使用健康種苗,落實媒介害蟲防治,對事先預防病毒病等病害而言非常重要。哈密瓜生長栽培期間,巡田時若發現病毒株或嚴重病枝葉應及時清離園區。在管理期間,可搭配生物農藥和免登記植物保護資材的使用,例如:在病害好發前或梅雨季前夕,可施用中性化亞磷酸500-1,000倍稀釋液提升植物抗性(每七天一次,連續噴施3次)預防白粉病和露菌病,或使用已登記的微生物製劑(液化澱粉芽孢桿菌QST713或枯草桿菌Y1336)預防露菌病。需施用化學農藥時,則應注意合理用藥,避免混合或連續使用相同作用機制的藥劑,以免長久下來造成抗藥性問題,增加病害防治困難度。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菜類 > 果菜類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菜類 > 果菜類營養與肥培管理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菜類 > 果菜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 蔬菜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其他
- 風雨過後 作物復耕技術及病蟲害防治114/07/25
- 設施有機洋香瓜適栽品種選擇114/07/23
- 露地番茄之粉蝨防治基準初探114/07/23
- 花蓮區農技報導--青蔥新品種「蘭陽5號」--03114/07/09
- 花蓮區農技報導--青蔥新品種「蘭陽5號」--02114/07/09
- 花蓮區農技報導--青蔥新品種「蘭陽5號」--01114/07/09
- 花改場--品種、技術新突破,宜蘭哈密瓜「卡」實讚!114/07/08
- 花改場--來「粗」洋香瓜吧! 宜蘭高顏值日系粗網紋洋香瓜試種成功,驚艷上市114/07/08
- 苗栗地區特色作物土壤及肥料管理之研究 (第3年/全程3年)114/06/19
- 草莓與紫蘇栽培技術改進 (第4年/全程4 年)114/06/19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 中華肥料協會訂於114年9月24日(星期三)上午8時30分假臺東縣長濱鄉農會稻之學苑辦理【微生物肥料田間應用技術訓練講習會】
- 中華肥料協會訂於114年9月23日(星期二)上午8時30分假花蓮縣鳳榮地區農會3樓會議室辦理【微生物肥料田間應用技術訓練講習會】
- 中華肥料協會訂於114年8月29日(星期五)上午8時30分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系系館HO104辦理【微生物肥料田間應用技術訓練講習會】
- 中華肥料協會訂於114年8月25日(星期一)上午8時30分假國立嘉義大學農園館3樓大視聽教室辦理【微生物肥料田間應用技術訓練講習會】
- 中華肥料協會訂於114年9月16日(星期二)上午8時30分假和美鎮農會推廣教室辦理【微生物肥料田間應用技術訓練講習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