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情月刊--外國青農走出實習農場 探訪宜花多元農產業
為提升外國青農農業經營與管理能力,本場攜手花蓮縣農會及宜蘭縣農會,於9月19及24日分別於花蓮縣鳳林鎮及宜蘭市、冬山鄉,舉辦參訪交流活動,內容包括農場經營實地訪查、食農DIY體驗、菜市場巡禮等精彩行程,讓外國青農實際體驗臺灣多元的農產業經營模式與在地文化。
農業部為促進本國與新南向國家雙邊農業及文化交流,以及適度補充我國農場人力,自108年起推動外國青農來台實習,並訂定外國人來臺農業技術實習作業要點,建立實習農場審核及管理機制。透過實習農場所在的縣級農會與農業改良場就近進行關懷、訪視與輔導,期望提升實習生的農業技術與管理知能。
目前花蓮地區有7位印尼籍及7位菲律賓籍青農,分別在5處農場進行實習;宜蘭地區則有4位印尼籍及4位菲律賓籍的青農,分發在4處農場。這次參訪特別安排外國青農走出實習農場,實地了解臺灣多樣的農產業經營。
花蓮參訪首先至鳳林鎮美好花生,了解農場主鍾順龍和梁郁倫分享返鄉從農動機,除了投入花生種植、加工產品開發外,也開設網路商店販售商品,同時不忘邀當地的長者一起幫忙採收和剝花生,以促進產業與社區融合。隨後則至鳳榮地區農會綠色照護站,了解以園藝療育照顧農村長輩的身心靈,照護站同時也是推動食農教育據點。在地林沁怡青農介紹鳳林鎮的特產大豆,並設計豆奶香蘭蛋糕食譜,帶領14位外國青農動手做起來。
宜蘭參訪則是從迺市場開始,邀請「少年阿公」方子維帶領青農走讀宜蘭市南北館市場,探索在地生活與農業生產加工之間的關係,大家還特別和市場老師傅,動手製作臺灣特色潤餅,了解傳統米麵食與節慶糕點的特色與傳承意義。下午則至冬山鄉薪寬有機茶園,陳力綺茶農為外國青農分享回鄉務農與轉型有機的歷程,也教導大家如何泡茶、品茶。
花蓮及宜蘭的外國青農都與活動講師交流熱絡,除了分享家鄉從農經驗外,也提出自身所面臨的農產業經營問題請講師解惑。本場期待這次參訪活動能將這些新知融入未來他們返鄉後的農業生產,也為期許臺灣的多元農業發展能開啟他們的新思路。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推廣教育 > 農事推廣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推廣教育 > 農村建設與發展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推廣教育 > 農業推廣教育-其他
- (第143期)技術服務季刊114/10/17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新竹縣永續農業生產合作社展現青農群聚成果-2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新竹縣永續農業生產合作社展現青農群聚成果-1114/10/16
- 花改場--花改場辦理敲拓染研習 增進崇德族人在地植物應用技能114/09/17
- 花改場--推廣部落山胡椒種植 花改場與秀林公所攜手合作114/09/17
- 花改場--花改場與農校通力合作 培養農友小型農機具安全操作、養謢技能114/09/17
- 花改場--花改場開設小米栽培管理班 傳承卓清部落農耕文化114/09/17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轄區青農聯誼會幹部聯繫輔導座談暨青農訓練課程-2114/09/1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轄區青農聯誼會幹部聯繫輔導座談暨青農訓練課程-2114/09/1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0期-------------轄區青農聯誼會幹部聯繫輔導座談暨青農訓練課程-1114/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