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情月刊--花蓮綠色照顧 本場與在地社區探討園藝療育方案成效
農業部自109 年開始推動綠色照顧,本場輔導轄區農會綠照站及社區長照據點辦理相關培訓課程及綠照活動。本年度為探討融入在地農村元素設計之園藝療育方案成效,本場5-7 月於花蓮縣4 個社區長照據點,各執行8 場次的特色園藝療育活動,並於9 月27 日邀集執行夥伴進行活動成效座談,期望藉由據點及參與長者的意見反應與回饋,凝聚未來執行方向與共識。
本場自5 月起為期2 個月,於花蓮縣吉安鄉、壽豐鄉、鳳林鎮及瑞穗鄉-南昌、豐山、摩里沙卡及富源共4 個社區長照據點,各舉辦8 場次園藝療育課程,以嗅聞、品嘗農作物等實際體驗,同時帶入長者們過去經驗與傳統植物連結,在訓練手部肌肉活動的同時,加強營養與健康觀念,也提升他們好的情緒和心理健康。
各據點課程結束後,4 個長照據點會根據這8 堂課,再設計並執行1 堂適合自己社區的共創課程。隨後本場於9 月27 日召開活動成效座談會,場內農業推廣科張志維技佐與計畫合作者-牛犁社區交流協會,進行課程回顧及課程修正建議,再由各據點照服員代表,分享各站長者對於此系列課程的反應及回饋。
根據回饋意見表示,大家對於美食料理類課程十分有興趣,課程「植物佐料DIY」中,介紹包括九層塔奶油醬、檸檬札片等料理,對於長者是新奇的,雖然沒嘗試過,但試吃後大家接受度都頗高,甚至帶回家後繼續以部落慣用的香料進行改良。「部落社區植物地圖」課程雖然事前準備事項較多,但是很適合模組化成個別據點的園藝療育課程,其中的植物素材可應各地區特色替換,較能引起長輩共鳴,增加與居住社區及部落的連結。
其中南昌站在其後續自行辦理的共創課程中,使用了當季的毛柿,開發了3 種輕食料理,對於記憶中的傳統水果有新吃法,長者們也都樂於嘗試。摩里沙卡據點的長者則在植物地圖建置後,知道誰家附近有甚麼植物,便會前去與之交換食材。
另外在計畫執行期間,各據點訪問蒐集了耆老對於植物的傳統應用故事,預計下一年度繼續運用這些在地元素與記憶發展特色課程。本場期待各農會及社區透過綠色照顧輔導合作,持續開發有趣、多元的課程方案,讓園藝療育活動,不僅豐富長輩日常,也營造高齡者健康友善的生活環境。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推廣教育 > 農業推廣教育-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休閒及遊憩 > 休閒農業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休閒及遊憩 > 休閒及遊憩-其他
- 園藝活動對高齡者的效益評估─以「茶樹精油洗手慕斯及毬果聖誕樹DIY」活動為例114/10/27
- 高齡者綠色照顧《食農教育》活動案例介紹114/10/27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第143期)技術服務季刊114/10/17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10期-綠色照顧暨莓食料理研習114/10/02
- 花改場--花改場辦理敲拓染研習 增進崇德族人在地植物應用技能114/09/17
- 花改場--推廣部落山胡椒種植 花改場與秀林公所攜手合作114/09/17
- 花改場--花改場與農校通力合作 培養農友小型農機具安全操作、養謢技能114/09/17
- 花改場--花改場開設小米栽培管理班 傳承卓清部落農耕文化114/09/17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09期-綠色照顧作伙來 共創農村高齡好所在114/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