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農用曳引機數位化平台 農機學習新選擇
作者:徐迺晴
公佈日期:114 年 02 月 19 日
文圖/ 徐迺晴
農用曳引機為普遍使用的大型農業機械,其可附掛不同功能之機具,例如迴轉犁、真空播種機及施肥桶等,並可透過動力輸出裝置(PowerTake-Off, PTO) 作為動力來源,是農事作業的好幫手。然而駕駛農用曳引機的機體大且操作複雜度高,若駕駛人缺乏充足的練習,實務上容易因操作不當或誤判路況而發生事故,故駕駛前應充分熟悉農機操作,以確保安全。
一般曳引機教學須具備實體機械及合適的訓練場域,由指導者操作說明後,再採用一對一方式進行實地實機教學訓練。然而,訓練內容的完整性、人員學習時間會有所差異,因此本場建立「農用曳引機數位化訓練平台」,加上實體方向盤與基本操作桿件,以模擬的方式提供人員安全的學習環境,並藉由重複練習來熟悉駕駛。平台提供兩種學習場景,人員可依學習目的自行選擇:
一、基本駕駛能力:設置有啟動引擎、倒車入庫、曲線前進、上下坡道、路面障礙、行人穿越道、路邊停車、直線車道、鐵路平交道、環場道路行駛及終點停車等11 個評測項目。系統可提供操作說明、計分及時間統計,並自動判別扣分項目及跳出警示,操作結束後,將顯示數位評分表,提供人員評估整體操作表現,以此提升基本駕駛職能。
二、路況駕駛能力:熟悉基本操作後,可透過道路至田間操作的學習情境,模擬真實路況及田間操作情境。駕駛過程須遵守相關規範,系統將自動顯示錯誤操作提示,並提供時間及里程紀錄。
數位化訓練不受天候及場地限制,可依需求選擇學習項目,亦能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可提供安全可控的學習環境與試錯的機會,且重複練習無耗油及廢氣,相較使用柴油曳引機,更具減碳優勢。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工程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中部地區番椒炭疽病菌之鑑定及其對藥劑與友善資材之感受性分析114/04/01
- 不同比例羽毛堆肥對草花生長之影響114/04/01
- 鮮食葡萄新品種‛台中6號’之育成114/04/01
- 中部地區農民對數位工具使用輔導需求之探討114/04/01
- 不同覆蓋資材對土壤地表溫度及紅龍果始花之影響114/04/01
- 春石斛蘭於20℃模擬貯運之落葉問題探討114/04/01
-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第164期)114/04/01
- 臺南區農改場籲注意花生葉蟬類防治,預防簇葉病發生114/04/01
- 臺東區農情月刊第300期-恭賀!梁正賢農友榮獲第34屆全國模範農民114/03/31
- 畜產專訊-第131期(114年3月).pdf11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