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情月刊--本場協助富里農會第一例 加工蔬菜盤查乾燥金針碳足跡完成
配合農業部農產品碳足跡盤查計畫,本場協助富里鄉農會加工蔬菜-無硫乾金針碳盤查,計算結果每100 公克的無硫乾金針,碳足跡為為780 公克二氧化碳當量,未來農會若申請「產品碳足跡標籤」,可望成為臺灣第一個擁有碳標籤的加工蔬菜。
本場土肥研究室倪禮豐助研員表示,臺灣自2009 年推動碳標籤制度以來,共有1,475 件產品取得碳標籤 ( 目前仍有效的595 件),但多集中於食品與製造業,農產品數量很少。目前農產品申請碳足跡標籤,大多是水稻這樣的大宗作物。
富里農會首支碳標籤產品,同樣也選擇鄉內的稻米,但同時他們也希望在蔬菜產品中,也能有一個品項可標註碳足跡。因此雖然金針佔全國面積比例小,但因為生產模式較為不同,本場與農會選定乾燥金針為第2 個碳盤查的項目。依據環境部「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 雜糧及蔬菜」,倪禮豐紀錄無硫乾金針從原料取得、製造、配送銷售、使用到廢棄處理等5 個階段的碳足跡排放量。
他自112 年9 月15 日至富里鄉農會訪談開始,至113 年10 月25 日取得最後一筆資料,超過一整年的時間完成盤查。計算出富里鄉農會生產的「100g 無硫乾金針」, 各階段的碳排比例依序為:製造階段佔84%( 其中烘乾用油佔69%,塑膠封口袋佔8%、用電佔7%)、原料階段佔11%、使用階段佔5%、配銷及廢棄階段合計不到1%,總碳足跡排放量約為780 公克二氧化碳當量。
由數據可看出,乾金針的碳排熱點在製造階段,各階段所佔的比例與其他的農產品迥異,故此成果可提供相同類型的農產品參考。未來本場將持續輔導農產品碳足跡盤查,鼓勵農民降低碳排並研發減碳技術,例如引進生質燃料或其他綠能,以及使用循環包裝材等,促使更多生產者生產低碳排的商品,讓消費者有更多綠色選擇。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其他觀賞植物 > 其他觀賞植物-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 食品加工 > 園藝食品加工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2期-------------季食開始-綠竹筍114/08/2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2期-------------114年全國優質安全驗證綠竹筍評鑑結果揭曉 優質筍王風光出線 展現綠竹筍品質與產業競爭力114/08/2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3期-------------季食開始-八月-苦瓜-1114/08/15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3期-------------林下花精靈 桃園迎夏賞花趣114/08/15
- 應用DNA 分子標誌檢定番茄.pdf114/08/08
- 苗栗場農情月刊第308期-智慧農業新視角 李文宗教授解析影像分析技術114/08/01
- 苗栗場農情月刊第308期-南庄橙繁殖技術初探:嫁接砧木的選擇114/08/01
- 苗栗場農情月刊第308期-「114年全國青農交流座談暨競賽活動」紀實114/08/01
- 苗栗場農情月刊第308期-苗栗「紅金」崛起 [貓貍丹參」打造健康新食尚114/08/01
- 桃園區農業專訊---第131期-------------10.芥菜新品種「桃園3 號- 圓頭仔」栽培示範觀摩會紀實11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