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畜鬥雞於涼熱季環境之生理值、血液生化 及血液學調查
本研究調查 22 至 37 週齡花畜鬥雞於涼季 ( 1 至 2 月 ) 與熱季 ( 6 至 8 月 ) 生理值、血液生化值及血液學之變化,以了解不同氣候對花畜鬥雞種雞生理性狀之影響。試驗結果顯示,涼季與熱季花畜鬥雞禽舍環境溫度、溼度及溫溼度指數 (Temperature-humidity index, THI) 值,無論室內外,涼季平均溫度皆低於熱季,涼季平均溼度皆高於熱季,涼季平均 THI 值皆低於熱季,三者皆呈顯著性差異 (P < 0.05)。泄殖腔溫度熱季平均 41.39℃顯著高於涼季 41.08℃ (P < 0.05),但涼熱季體溫仍皆處於合理範圍內。每分鐘呼吸頻率,熱季為 39.75 ± 6.59 次,顯著高於涼季 34.75 ± 7.06 次 (P < 0.05),顯示當花畜鬥雞處於熱季環境溫溼度較高時,即藉由增加呼吸次數來調節散熱穩定體溫。血液生化分析結果顯示,花畜鬥雞血液中血糖、天門冬氨酸轉胺酶、丙胺酸轉胺酶及白蛋白/球蛋白比等 4 項檢測值,熱季顯著高於涼季,另試驗總膽紅素、血鈉、血鉀、血磷與醣類皮質素等 5 項數值,涼季顯著高於熱季(P < 0.05)。血液學分析結果顯示,紅血球與平均紅血球血紅素濃度等 2 項數值於涼季顯著高於熱季。血容比、平均紅血球容積、平均紅血球血紅素、嗜鹼性球及纖維素原等 5 項數值於熱季顯著高於涼季 (P < 0.05)。綜合試驗研究數據顯示,環境溫度變化對於花畜鬥雞生理與血液性狀表現確實有影響性,多數血液生化值與血液學值仍在正常生理表現範圍內,此顯示花畜鬥雞可藉由自我調適作用適應臺灣的氣候轉變,其適應力佳,有利在臺灣生長。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畜牧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生命科學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獸醫類
相關檔案下載
- 中部地區農民對數位工具使用輔導需求之探討114/04/01
-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第164期)114/04/01
- 臺東區農情月刊第300期-臍橙樹型結構調整好 生產沒煩惱114/03/31
- 臺東區農情月刊第300期-恭賀!梁正賢農友榮獲第34屆全國模範農民114/03/31
- 臺東區農情月刊第300期-<2024臺灣醫療科技展>本場展出機能性即食樹豆加工技術,省時好料理吸引民眾目光114/03/31
- 畜產專訊-第131期(114年3月).pdf114/03/27
- 《畜產研究》58-1-全冊114/03/26
- 商用完全混合日糧對臺灣水鹿產茸性能之影響114/03/26
- 高溫環境對生長豬生長性能、營養分表相消化率 及生理性狀之影響114/03/26
- 青割玉米於青貯適期後全株與莖葉之營養成分變化1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