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割玉米於青貯適期後全株與莖葉之營養成分變化
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青割玉米於青貯適割期至完熟期營養成分之變化,以了解其全株與莖葉 (stover) 之芻料價值。本文以 4 個品系自吐絲後 14 天至 70 天,每隔 7 天收穫調查,以探討青貯適割期起至完熟期的營養成分變化。結果顯示,全株的粗蛋白質 (crude protein, CP) 含量於調查期間呈線性微幅降低,前後期差距僅在 1% 上下;酸洗纖維 (acid-detergent fber, ADF)、中洗纖維 (neutral-detergent fber, NDF) 含量於吐絲 49 天後持平或微幅降低;澱粉含量由吐絲前期的低於 5% 以曲線增加至 70 天的 40%。莖葉方面,CP 含量與全株之變化相同,於調查期間僅微幅降低;NDF 含量約在 35 天降至低點,後期上升,距最低點約 3%;ADF 含量自 39% 升至 42%,呈線性提高;澱粉含量於全期均低。以一般青貯適割期之吐絲後 35 天與延遲收穫之 70 天進行比較,全株 CP 之差異不顯著,NDF、ADF 均以 70 天低於 35 天,差異達顯著水準;而乾物產量由 35 天的 15.0 mt/ha 提高至 70 天時的 18.1 mt/ha,乾物率亦大幅提高。表示若延後 35 天收穫,可以得到高乾物量、營養價值不低於青貯適割期的青割玉米原料。另調查莖葉組成變化,作為評估莖葉之芻料價值。結果顯示,吐絲後 70 天之莖葉 CP 含量為 8.5%,NDF、ADF 含量分別為 64.8% 及 42.6%,乾物產量 7.5 mt/ha,相當於單次盤固草的收穫量,為具芻料潛力的副產物原料。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畜牧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生命科學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獸醫類
相關檔案下載
- 臺東區農情月刊第300期-臍橙樹型結構調整好 生產沒煩惱114/03/31
- 臺東區農情月刊第300期-恭賀!梁正賢農友榮獲第34屆全國模範農民114/03/31
- 臺東區農情月刊第300期-<2024臺灣醫療科技展>本場展出機能性即食樹豆加工技術,省時好料理吸引民眾目光114/03/31
- 畜產專訊-第131期(114年3月).pdf114/03/27
- 《畜產研究》58-1-全冊114/03/26
- 商用完全混合日糧對臺灣水鹿產茸性能之影響114/03/26
- 高溫環境對生長豬生長性能、營養分表相消化率 及生理性狀之影響114/03/26
- 花畜鬥雞於涼熱季環境之生理值、血液生化 及血液學調查114/03/26
- 稀釋液對臺灣梅花鹿精液冷凍解凍後性狀之影響114/03/26
- 應用流式細胞儀評估拍賣種公豬精液性狀1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