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
臺灣蠶桑產業發展歷史已逾百年,過去栽桑養蠶以生產紡織品為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近年來研發多項蠶桑產品,展現產業創新工藝,增值蠶桑原料。
蠶桑產業在1970年代極為興盛,蠶繭外銷作為紡織品的產值高,當時栽桑養蠶已成為全民運動,甚至納入自然科學課程,利用家蠶的一生,啟發孩童的觀察力及進行生態教育。然而在1980年代,化學纖維興起逐漸取代了天然纖維,加上社會工業化影響,勞力成本高的產業被工業產品取代而沒落,桑園逐漸廢耕,缺少了桑葉,連學校家蠶的一生課程也逐漸被其他昆蟲的飼養取代。
為了振興國內蠶桑產業,讓民眾重新認識優美的蠶桑文化,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積極改善蠶桑生產飼育技術,提升家蠶材料的生產效益,研發新穎蠶桑產品、配合環境及食農教育推廣傳承蠶桑文化,期許未來復興臺灣蠶桑產業及開創嶄新的蠶桑科技!
相關展品已完整呈現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櫥窗,展期自今(111)年8月~9月兩個月,歡迎民眾親臨現場參觀,感受國內蠶桑在生活、教育及創新研發的成果。
相關資訊請參閱蠶桑工藝絲絲入扣(臺灣農業故事館) (moa.gov.tw)。
相關照片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100%
我喜歡:0%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阿倫(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1/08/08
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