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
時序漸進,高屏地區紅豆即將進入秋作農忙期,由於紅豆最早種植於中國大陸溫帶地方,適合溫暖的氣候生長,不耐低溫及霜害,一般在生育間,即從播種至開花期間宜高溫適濕;而後期的結莢後至成熟期,則喜涼爽、乾燥,忌高溫及多雨。高屏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條件,適合紅豆生長,且多集中在秋作栽培,不僅成為高屏地區雜糧的產業特色,更為農民帶來高經濟價值。
對農民來說,不僅要種得出紅豆,更要種出優質的紅豆!因此如何提升紅豆品質,其實有撇步:第一要將適時適地適種列為首要考量,第二是栽培管理技術少不了。
撇步一:首要考量-適時、適地、適種
紅豆栽培環境條件如下:
1.溫度:紅豆發芽最適溫為30℃左右,最低需10℃,最高為42-44℃。生育初期至中期以維持25-30℃最適宜,開花所需溫度最低為20℃,最高30℃,平均以26℃最適宜。莢果充實期至成熟期,溫度宜略低,以維持20-25℃,且日夜溫差大,有利於籽粒充實,抑制營養生長,促進成熟及落葉。
2.日照:紅豆為短日照植物,在台灣春夏作栽培,受到長日照與高溫的影響,植株開花進入充莢期後,營養器官發育仍然旺盛,造成延遲開花且結莢不良,難有收穫,若能結莢,則產量低,豆小且品質差。因此台灣紅豆適於南部秋作栽培,處於短日照下,生育期雖短約80-95天,但莢果成熟度整齊,產量及品質俱佳。
3.水分:紅豆生育期各階段的適當土壤含水量,播種時為85-90%,中期為70-80%,開花期避免過濕,莢果充實期則需水量較多,適當的灌溉可促進籽實充實飽滿;莢果成熟期則須減少田間水分,以利植株老化及落葉,便於收穫工作。一般灌溉次數,須依土壤質地及地下水位高低而調整,但生育期最忌浸水,若田間積水超過24小時,易引起根部氧氣不足,而開始顯現凋萎。
4.土壤:以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壤土或砂質壤土最佳,其他砂土及粘土可栽培,但發育較差,不易獲得高產,腐質土則生長過於旺盛,稔實率低,產量與品質均較差。土壤化學性對紅豆根瘤菌的發育與固氮能力,具有密切關係,一般適於紅豆根瘤菌活動的土壤pH值為6.3-7.3間,過於酸性的土壤,可施用石灰改良土壤,達到增產的目標。
撇步二:栽培管理技術 環環相扣一環都少不了
1.精選種子:一般以秋作生產的推廣品種為佳,選擇粒大飽滿,無病蟲害、發芽率達80%以上的種子。
2.播種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為佳。過晚播種,開花期易受低溫及薊馬危害,影響受粉與莢果充實,產量難以提高。
3.播種與密度:目前大致可分為撒播和機械化播種等不同栽培模式,每公頃種子播種量約70公斤為佳,不建議過度密植,播種過量不僅對產量與品質無益,反而增加管理上與病蟲害防治的困難。
4.施肥:每公頃三要素施用量N 40-70公斤、P2O5 40-80公斤、K2O 30-40公斤。氮肥的35%及磷、鉀肥全量當基肥施用,剩餘氮肥分別於播種後20天及開花初期,各施用30%及35%。若配合使用微生物肥料根瘤菌拌種,每公頃氮肥施用量可減少約20%。
5.灌排水:視土壤質地,地下水位高低及田間乾濕狀況酌予灌溉1-3次,但田間應避免積水。
6.病蟲害防治:紅豆在病害方面以白粉病較為常見,另外低濕地區易發生根腐病,栽培時需注意防範。蟲害有夜盜蟲類、莖潛蠅、潛葉蠅、毒蛾、紅蜘蛛、蚜蟲、及豆類花薊馬等,其中以豆類花薊馬對紅豆威脅最大,必須於開花期注意防範(有關施用殺草劑或病蟲害防治藥劑,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推薦藥劑或已公告的紅豆良好農業規範(TGAP)病蟲草害防治曆)。
8.收穫:當葉片變黃脫落,莢果乾燥時為收穫適期,利用豆類聯合收穫機,於晴天上午10時左右待露水消失後開始作業進行收穫。
要提升紅豆品質的撇步不外乎天時地利的選擇-適時、適地、適種,再配合加強栽培管理與合理化施肥技術,如此一來,必能有效提升品質產量,不僅有助於增加農民收益,降低生產成本,也增加了國產紅豆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對農民來說,不僅要種得出紅豆,更要種出優質的紅豆!因此如何提升紅豆品質,其實有撇步:第一要將適時適地適種列為首要考量,第二是栽培管理技術少不了。
撇步一:首要考量-適時、適地、適種
紅豆栽培環境條件如下:
1.溫度:紅豆發芽最適溫為30℃左右,最低需10℃,最高為42-44℃。生育初期至中期以維持25-30℃最適宜,開花所需溫度最低為20℃,最高30℃,平均以26℃最適宜。莢果充實期至成熟期,溫度宜略低,以維持20-25℃,且日夜溫差大,有利於籽粒充實,抑制營養生長,促進成熟及落葉。
2.日照:紅豆為短日照植物,在台灣春夏作栽培,受到長日照與高溫的影響,植株開花進入充莢期後,營養器官發育仍然旺盛,造成延遲開花且結莢不良,難有收穫,若能結莢,則產量低,豆小且品質差。因此台灣紅豆適於南部秋作栽培,處於短日照下,生育期雖短約80-95天,但莢果成熟度整齊,產量及品質俱佳。
3.水分:紅豆生育期各階段的適當土壤含水量,播種時為85-90%,中期為70-80%,開花期避免過濕,莢果充實期則需水量較多,適當的灌溉可促進籽實充實飽滿;莢果成熟期則須減少田間水分,以利植株老化及落葉,便於收穫工作。一般灌溉次數,須依土壤質地及地下水位高低而調整,但生育期最忌浸水,若田間積水超過24小時,易引起根部氧氣不足,而開始顯現凋萎。
4.土壤:以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壤土或砂質壤土最佳,其他砂土及粘土可栽培,但發育較差,不易獲得高產,腐質土則生長過於旺盛,稔實率低,產量與品質均較差。土壤化學性對紅豆根瘤菌的發育與固氮能力,具有密切關係,一般適於紅豆根瘤菌活動的土壤pH值為6.3-7.3間,過於酸性的土壤,可施用石灰改良土壤,達到增產的目標。
撇步二:栽培管理技術 環環相扣一環都少不了
1.精選種子:一般以秋作生產的推廣品種為佳,選擇粒大飽滿,無病蟲害、發芽率達80%以上的種子。
2.播種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為佳。過晚播種,開花期易受低溫及薊馬危害,影響受粉與莢果充實,產量難以提高。
3.播種與密度:目前大致可分為撒播和機械化播種等不同栽培模式,每公頃種子播種量約70公斤為佳,不建議過度密植,播種過量不僅對產量與品質無益,反而增加管理上與病蟲害防治的困難。
4.施肥:每公頃三要素施用量N 40-70公斤、P2O5 40-80公斤、K2O 30-40公斤。氮肥的35%及磷、鉀肥全量當基肥施用,剩餘氮肥分別於播種後20天及開花初期,各施用30%及35%。若配合使用微生物肥料根瘤菌拌種,每公頃氮肥施用量可減少約20%。
5.灌排水:視土壤質地,地下水位高低及田間乾濕狀況酌予灌溉1-3次,但田間應避免積水。
6.病蟲害防治:紅豆在病害方面以白粉病較為常見,另外低濕地區易發生根腐病,栽培時需注意防範。蟲害有夜盜蟲類、莖潛蠅、潛葉蠅、毒蛾、紅蜘蛛、蚜蟲、及豆類花薊馬等,其中以豆類花薊馬對紅豆威脅最大,必須於開花期注意防範(有關施用殺草劑或病蟲害防治藥劑,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推薦藥劑或已公告的紅豆良好農業規範(TGAP)病蟲草害防治曆)。
8.收穫:當葉片變黃脫落,莢果乾燥時為收穫適期,利用豆類聯合收穫機,於晴天上午10時左右待露水消失後開始作業進行收穫。
要提升紅豆品質的撇步不外乎天時地利的選擇-適時、適地、適種,再配合加強栽培管理與合理化施肥技術,如此一來,必能有效提升品質產量,不僅有助於增加農民收益,降低生產成本,也增加了國產紅豆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91%
我喜歡:9%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7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蕭湘(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2/24
GOOD
小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0/13
很棒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06
good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06
好
小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06
棒
秋秋美待子(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06
讚
小老媽(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06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