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採收後若需人工催熟,常用碳化鈣(CaC2)或乙烯進行催熟,主要目的在使硬熟期採收的果實產生後熟生理反應,促進果皮轉色及果肉軟化,讓果實具有商品價值且後熟較為整齊,以利銷售。
碳化鈣催熟法
碳化鈣俗稱電石(calcium carbide),在接觸到水或空氣中的水氣會產生乙炔氣體(acetylene),乙炔為乙烯類似物,同樣具有催熟效果。利用電石催熟,操作方便簡單,但電石每批次生產成分稍有落差,故需注意用量與實際催熟情形,參考用量為每10公斤果實約需100公克電石,依照催熟果實重量進行換算電石用量,電石應以紙袋或報紙包裹,不可直接接觸果實。
常用的操作方法為將紙箱內鋪上報紙,後將電石以報紙包覆置於紙箱內,再將硬熟的果實置於箱內後封箱,不可漏氣,但也不可使用完全密封之密閉塑膠箱,因果實後熟過程仍需呼吸,完全密封怕有換氣不足之問題。紙箱洽可將氣體留存於空間內,又不至於讓果實無法呼吸。若環境溫度較低,可在紙箱上方以棉被或布袋覆蓋,視品種與成熟度不同,經36~72小時即可完成催熟作業開箱。
紙箱適用於小量果實之催熟處理,如數量多時,可用透氣之塑膠籃盛裝硬熟果,地面墊水泥柱或木材數支,將電石以報紙包紮置於兩支水泥柱之間,後將盛裝的硬熟果籃置於柱上,高度約120公分,四周以棉被覆蓋,必須注意覆蓋緊密,但同樣不可使用不透氣的資材如塑膠布,以免妨礙呼吸與水分蒸發。
乙烯產生器催熟
乙烯產生器為國人自行開發之儀器,用於催熟室之大量果實催熟,以酒精為原料,經電熱至380℃~400℃後產生乙烯即可催熟。催熟時可佐以加熱器進行室溫加熱處理。二氧化碳為乙烯作用之競爭性抑制劑,高濃度時有抑制乙烯作用的功能。芒果在催熟時,為了節省空閒,常需大量堆積,於是造成氧氣之下降及二氧化碳之累積,故在催熟過程中,每4小時即需打開催熟室大門及使用抽風機排出二氧化碳,在催熟過程中,二氧化碳濃度最好勿超過10%,並控制乙烯濃度在 100∼1,000 ppm,溫度30∼35℃,並注意換氣以防二氧化碳累積影響轉色。
催熟室高度4~5公尺,磚造水泥粉刷,不可油漆,牆壁上方置抽排風機,面積約5~6坪裝設一台。15坪以下使用乙烯產生器及加熱器各一台,面積每超過15坪則各增加一台設備。
相關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