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 畜產試驗所東區分所/林榮新、蘇晉暉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林育安
臺灣養鴨事業十分發達,是重要的家禽事業之一。如何再提升養鴨業者之競爭力與利潤,是非常重要之課題。而土番鴨具有精肉多、抗病力強、耐粗性等特性外,還集合了番鴨肉質鮮美以及北京鴨生長迅速的特性於一身,是臺灣特有之品種。因此,本文探討飼糧中以不同比例粉碎稻穀取代玉米對土番鴨屠體性狀之影響,以供養鴨業者參考,期能提升養鴨業者之競爭力。
試驗設計與方法
(全文請至附件下載)
以240隻土番鴨進行試驗。0 ~ 3週齡之雛土番鴨(母改鴨×公白色番鴨)飼養於育雛室內,於飼養滿3週齡後,將土番鴨逢機分成4處理組,分別是:玉米-大豆粕飼糧(對照組:A組),分別以粉碎稻穀取代對照組玉米用量之50%(B組)、75%(C組)及100%(D組)等另外三組。各組飼糧皆為等蛋白質15.5%及等代謝能2,900 kcal/kg。每處理組3重複,每重複20隻,飼養於鴨舍內進行試驗。於12週齡時(圖1),每欄逢機犧牲3隻鴨,以測定屠體性狀,並取其胸肉進行蒸煮失重、截切值與色澤等之測定。
對屠體性狀與胸肉品質之影響
在屠體性狀方面,飼糧中含粉碎稻穀比率愈高對土番鴨屠宰率及胸肉重皆有較佳之現象(如表1),由此得知,飼糧中之粉碎稻穀有促進鴨隻胸肉生長之現象。肉雞飼糧中以飼料米取代玉米50%至100%,並不會影響白肉雞全期(0 ~ 5週齡)的屠宰率與腹脂率。學者曾指出以飼料糙米完全取代玉米,對13週齡紅羽土雞屠宰率、屠體部位及器官比例並無不利影響,由此可知,以飼料米完全取代玉米並不會對屠體性狀造成不良之影響。
各處理組之鴨肉蒸煮失重皆在35~ 36%之範圍,且各處理組間並無顯著差異(如表2),各處理組之鴨胸肉截切值亦無顯著差異。學者曾比較黑絲羽烏骨雞飼糧中粗蛋白質含量對屠體性狀影響,顯示黑絲羽烏骨雞之胸肉及腿肉的截切值,不論在16、18或20週齡時,均不受飼糧中粗蛋白質含量影響,不同性別之胸肉與腿肉的截切值亦不受飼糧中粗蛋白含量影響。在色澤方面,當粉碎稻穀之取代玉米達50%時,胸肉表皮之黃色值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當粉碎稻穀取代比例達75%時,黃色值有顯著降低之情形。亦有學者指出肉雞飼糧中以飼料米完全取代玉米雖不影響肉雞的生長性能,但較高取代量會淡化雞肉的色澤,因此建議飼料米取代玉米量以50%為宜。
結論
本文由活體重、屠宰率及胸肉重等結果得知,以粉碎稻穀取代飼糧中玉米比例較高的組別其活體重、屠宰率及胸肉重等顯著較高。因此,以粉碎稻穀來取代玉米可增進土番鴨的屠體性狀。在胸肉之截切值及胸肉表皮之色澤方面,各組胸肉之截切值無顯著差異,當粉碎稻穀比例達75%時,胸肉表皮之黃色值顯著降低,此時須留意屠體色澤淡化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