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多數觀賞魚必須仰賴國際貿易,特別是長時間與距離,甚至不斷接駁的複雜空運路線,才能妥善連接產地與市場,並將色彩與型態出眾的多樣化淡海水觀賞魚種,呈現在愛好者的面前。因此除了魚隻單價以外,觀賞魚在運輸過程中的花費,往往佔有極大的比例支出。
不過是否不斷提升包裝密度,便能降低觀賞魚的包裝與運輸費用,並使價格更具競爭力?其實答案往往見仁見智。因為較高的包裝密度,雖然意喻著運輸或報關費用被更多的個體數目均攤,然而存在於耗氧、含氮廢物累積或水質管理上的隱憂,卻讓個體在運輸過程中,與隨後的活存與蓄養狀態,存在更大的風險與挑戰。
如果曾經接觸過甫自海關領出的進口觀賞魚,便會發現其實並非所有觀賞魚都是以極高的密度包裝,而隨著魚隻來源、種類、體型大小、生態習性甚至是性別差異,都有可能有著不同的包裝方式;因此除了像紅蓮燈 (Cardinal Tetra, Paracheirodon axelrodi) 或由東南亞魚場所繁殖的孔雀魚 (guppy, Poecilia reticulata),會依據不同體型與出口商差異,決定在固定水量下的包裝密度外,也有諸如祕魯輸出的埃及神仙 (Altum angelfish, Pterophyllum altum) 與短鯛,會以多層套袋的方式單隻包裝,甚至以造型精巧的小型塑膠罐包裝;而對於由菲律賓與印尼供應的各式珊瑚礁魚類,則從具有份量體型的藍面神仙 (Pomacanthus xanthometapon),到體長僅有 1-2 公分的蝦虎,不論體型大小的單隻包裝,呈現多數海水觀賞魚的包裝特色。
究竟什麼種類適合混合包裝,那些種類又只能單隻包裝;或是在混合包裝中,究竟要以多少水量來包裝多少數量的個體,成為眾多出口魚商或觀賞魚貿易商,長時間努力追尋的答案。因為包裝密度不僅與運輸成本及各階段的售價有關,同時更直接影響商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例如以水族市場需求甚殷的紅蓮燈 (Cardinal Tetra, Paracheirodon axelrodi) 為例,哥倫比亞魚商便因為能掌握高出巴西魚商近乎 1 倍的包裝數量,因此成為瑪瑙斯出口商頭痛的競爭對手。
不過若針對個體健康與後續活存狀態來看,若要有效提升個體活存率,降低水質因子在長時間運輸下,對於個體所造成的影響,甚至是要維持體型、色彩與各鰭的完整性,單獨包裝顯然較混合包裝具有優勢。然而單隻包裝所需的水體重量、包裝資材、操作時間與人工開銷,卻又往往高出混合包裝數倍之多。因此若是純粹以利潤觀點考量,究竟選擇單包或混合包裝,往往成為無解的難題。
不過目前多數操作人員的共識,多是以個體種類、體型、耗氧需求、對水質的敏感程度、競爭性或殘食率來考量,同時參考運輸起點至目的可能花費的時間與距離,然後選擇單包或混合包裝。畢竟,對於國際觀賞水族市場而言,唯有健康、充滿活力與外表完整的個體,才具有充分的欣賞價值與競爭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