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具有五大基本體型,而隨棲息環境、活動範圍與生態習性不同,種類或個體常有為適應環境而在體型上所做的轉變;而豐富且多樣化的體型表現,正讓特定種類的淡水與鹹水魚種,成為觀賞水族飼養中的邀請對象。而除了型態上的特色外,部分魚種也以其快速的成長速度,或在長成後具有一定的體型份量,而讓被泛稱為「大型魚類」的大型鯰科、鯉科與加拉辛科魚類,成為世界觀賞水族市場中,擁有一定飼養者投入的範圍領域。
「紡綞」、「縱扁」、「側扁」、「箱型」與「蛇型」為魚類主要基本體型,雖然其中擁有特殊型態表現的縱扁、箱型與蛇型,分別有比目魚、箱魨或是俗稱為噴火龍的棘鰍科 (Mastacembelidae) 物種為代表,相關種類並成為水族市場中相當受到歡迎的飼養對象,不過真正以體型取勝的,往往是那些在體型、鰭式或體表延伸物上表現極盡誇張的種類。例如分布於南美亞馬遜河水系的淡水魟魚 (freshwater stingray),便以極端縱扁同時體盤呈現圓形的特殊外型著稱,此外當個體在水中匍伏前進時,還多能以波浪狀擺動的體盤邊緣,呈現出一如飛碟般漂浮的獨特姿態,而這種體型同時結合特殊活動方式的特徵,正式這類以型態取勝的觀賞魚,最顯著的代表例子。而藉由特殊型態與活動姿態一同呈現的類似種類,還包括了南美產的線翎電鰻 (Adontosternarchus spp.) 與東南亞產的七星飛刀 (Clown featherback, Chitala ornata) 等魚種。
此外像是鰭條在幼魚與亞成魚階段明顯延長或比例鮮明的日本鬚?、圓翅燕魚 (Platax orbicularis) 與古代蝴蝶 (Pantodon huchholtzi),或是吻端型態極為特殊的象鼻魚 (Gnathonemus elephas)、鱷魚火箭 (Atractosteus spp.) 及擁有誇張口裂幅度與體型的蛙口鯰 (Chaca chaca),則是以延伸鰭條或特殊口部型態著稱的淡鹹水觀賞魚種。
不過說到觀賞魚所具有的型態魅力,就不能不提到那些擁有快速成長速度,同時體型與份量極為明顯的大型魚種。在國際觀賞水族市場中,有不少愛好者專門以飼養、培育或是展示這類體型動輒比須以公尺計算,同時成熟個體份量高達數百公斤的大型魚種為樂。例如紅尾鴨嘴 (Phractocephalus hemioliopterus)、斑馬鴨嘴 (Merodontodus tigrinus) 或是黃金河虎 (Salminus maxillosus) 等種類,只要飼養者能充足投餵並在放養初期便做好空間規劃,往往在穩定飼養1-2年後便可充分感受大型鯰魚或加拉辛科魚種所具有的份量魅力。或是在空間允許的條件下,不少大型水族館也飼養並展示擁有淡水魚最大體型表現的象魚 (Pirarucu, Arapaima gigas),當成熟個體以近距離的姿態由經欣賞者面前時,那可達數公尺的巨大身軀,這來自體型與份量上的獨特魅力,往往不由讓人發出驚訝的讚嘆!
(圖/文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