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在水族館中選購增添飼養的魚隻、蝦螺或水草等動植物,或是從親友或同好間接受的贈與,在飼養過程中,總不時有新的飼養對象會進入環境。不過多數飼養者在選購或撈取時,多習慣從欣賞價值、價格或飼養的難易度上進行判斷,而鮮少對外來生物進入缸中可能造成的影響甚至危害,作妥善且充分的考量。未經考慮而粗心的引進新的飼養物種,除了可能造成飼養環境的負擔,徒增管理上的困擾外,同時伴隨生物或水體一同進入飼養環境的病原,有可能伺機引發大規模的感染與傳播,甚至讓原本穩定和諧的飼養環境,驟然失衡惡化。
和諧的混養環境,往往來自於飼養生物對於食物與活動空間等資源的平衡取得與利用狀態,因此若是未經充分考慮,而驟然引入新的飼養物種,有可能會因為食物與空間上的競爭,而引發追逐、攻擊甚至殘食等問題。例如原本以飼養小型鯉科或加拉辛科的水草造景缸,若是放入諸如神仙或是食土鯛等南美中大型慈鯛,雖然在棲習環境與水質條件上兩者十分相仿,但卻因為食性競爭所致,常讓缸中的小魚成為中大型慈鯛的果腹美食。此外對於像是南美河產棘甲鯰 (Pleco)、東非湖產慈鯛 (Rift Lake Cichlid) 或是多數種類的弱電魚,由於多數個體具有極為強烈的領域觀念,因此若是粗心放入可能競爭相同資源的飼養對象,往往會造成飼養者在管理上相當的困擾。
此外對於多數新進物種,建議最好能充分進行檢疫處理;格外是來源不明的野生採集或人工培育個體,由於在蓄養或培育過程,多會使用活餌或生餌投餵,加上高密度的蓄養、包裝運送與販售環境,因此經常使個體暴露於容易遭受病原入侵與感染的風險下。而這些可能潛藏於生物體內、伴隨包裝水體甚至隨投餵餌料一同進入飼養環境中的病原,有可能立即爆發相關感染,也有可能暫時潛伏於飼養環境中,一旦飼養者疏於管理或環境出現明顯變動,甚至是個體免疫能力下降時,便會大舉入侵而引發相當程度的感染與傳播。
因此對於外來飼養對象或新放養的種類與個體,最好能在販賣場所仔細觀察,確定相同飼養環境或種內與種間個體,沒有異常行為或罹病現象,同時能充分表現旺盛活潑的活動與攝食行為。購買回來的個體最好能以低劑量的消毒劑略為浸泡檢疫,如果可行,最好在主要飼養環境外,另行設置一個可供暫時檢疫的蓄養環境,待魚隻充分穩定並妥善適應後,再將個體移往飼養環境。同時在放養前數天,最好能給予較為密集且細心的觀察,並由活動或攝食等不同方面來判斷個體的健康與適應。
(圖/文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