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廣泛分布於南美亞馬遜河 (Rio Amazon) 流域中,以蜂信鱸屬 (Genus Apistogramma) 為代表的南美短鯛,或是分別採集自西非河川流域及東非礁湖中,以彩腹鯛及新錦麗魚屬 (Genus Neolamprologus) 的小型慈鯛,都因為體型嬌小且富於特殊色彩及型態,因而被愛好者與玩家暱稱為短鯛 (Dwarf Cichlid),並趁著當今水族飼養一片趨向小型化與精緻化的風潮中,成為極受歡迎的飼養對象。
不過可能因為個體體型嬌小,加上生性嬌羞且喜好躲藏,因此飼養者除了在投餵時可近距離欣賞屬於這類短鯛的特殊風采外,否則多數時候,牠們總是躲藏於沉木、洞穴或是螺貝中,鮮少在環境中來回巡游。也因為這種特性,加上飼養環境的造景素材所提供的蔭庇效果,所以一般飼養者往往難以察覺個體的健康狀態;或是一旦發現個體出現突眼、頭洞、爛鰭或是寄生蟲感染時,而顯出虛弱、局部明顯外傷或潰瘍時,早已錯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南美與西非短鯛最常發生的疾病問題,大概多來自體內寄生蟲的感染;而其中,又以駝型線蟲 (Camallanus spp.) 及六鞭毛蟲 (Hexamita / Octomitus) 的危害最為劇烈。這類的感染多來自食用不潔或受污染的活餌與生餌所致;例如俗稱絲蚯蚓的顫蚓與紅蟲 (tubifex),若在投餵前未經充分消毒或減菌處理,往往會隨投餵與攝食進入個體體內,並在後續飼養過程中引發大規模的感染與傳播。受駝型線蟲 (Camallanus spp.) 及六鞭毛蟲 (Hexamita / Octomitus) 感染的個體,多半會出現體色不彰、失去光澤、逐漸瘦弱並在肛門周圍見到紅色蟲體,嚴重者甚至伴隨頭洞等疾病,對個體健康與生命造成明顯威脅。
相對於南美與西非河產短鯛,東非礁湖所產的短鯛變顯得強健許多,不過雖說個體少受駝型線蟲與六鞭毛蟲的侵襲與寄生,但這類以錦麗魚或新錦麗魚屬為代表的種類,雖說成熟體型僅有數公分,但卻因為具有十足鮮明的領域觀念,因此經常因為競爭食物、配偶與領域,而不惜上演全武行。在劇烈的追咬與打鬥過程中,體側、各鰭基部與眼睛周圍,時而因為爭鬥而出現開放性的傷口,而一旦體表因為鱗片脫落、黏液大量分泌與出現缺口,便容易遭致諸如氣單胞菌 (Aeromonas spp.) 等機緣性致病菌的感染,旋即引發大規模的紅腫與潰瘍。此外因長時間未更新水體所造成飼養水質的偏酸與優養化,以及攝食未經檢疫或減菌處理的活餌,則易導致鏈球菌 (Streptococcus spp.) 的感染,若未能及時處理,往往易導致其他細菌性或寄生蟲病原侵襲,進而引發諸如凸眼、腹水與立鱗等明顯病癥,為治療與管理工作憑添困擾。
(圖/文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