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非洲湖產慈鯛飼養熱潮與大型魚展示風氣的盛行,因此部分具有突出體型表現的馬拉威湖 (Lake Malawi) 與坦干依喀湖 (Lake Tanganyika) 慈鯛種類,成為近幾年國際觀賞水族市場中,備受青睞與推薦的飼養對象;其中具有特殊體色與頭型表現,同時隨產地分布不同而呈現色彩差異的六間 (Cyphotilapia frontosa),便是廣受飼養者與玩家喜愛的種類。
供應大宗市場的六間,來源多為人工繁殖培育,同時體型也多以 3-4 公分為主。但隨飼養風氣從原本的搭配混養,逐漸轉為個體、品系或產地型收集,市場中對於六間的需求,便由原本的繁殖供應,轉為對野生採集個體的殷切需求;野生採集的六間 (Cyphotilapia frontosa)、薩伊藍六間 (Cyphotilapia gibberosa)或摩巴 (Moba) 藍六間,遂成為高價湖產慈鯛市場中,愛好者與繁殖場關注的焦點。
相對於分布於尚比亞 (Zambia) 或坦尚尼亞 (Tanzania) 沿岸,以圍網方式採獲的六間,在對岸剛果共合國境內水域的薩伊藍六間 (Cyphotilapia gibberosa) 或摩巴藍六間 (C. gibberosa “Moba”),顯然特殊的多。除了體型與色彩的差異外,艱困的採集環境、繁雜的減壓處理以及費時的運輸過程,更增添了這兩個產地型個體的神秘性與價值感。只不過要從水深 60-90 米處捕捉個體,然後再花上 2-4 星期讓個體逐漸適應淺水處的環境,往往需要十足耐心與特殊的處理技巧。
不過由於市場需求甚殷,因此不論是德國魚商或位於非洲產地的採集商,莫不加緊採集與銷售的動作,只是在一昧追求漁獲供應與銷售的速度時,往往忽略了對於個體健康的管理。因此在近幾年由產地輸出的六間野生採集 (wild caught) 個體,往往在後續飼養過程中,會出現俗稱海豚症 (Dolphin Syndromes) 的情況。其實相對於受到氣單胞菌 (Aeromonas spp.) 或鏈球菌 (Streptococcus spp.) 的感染,造成海豚症的原因多與病原生物無關,而讓個體如同海豚般上浮並將背部露出水面的關鍵,則多來自採集後的粗心減壓處理、飼養環境過於狹隘、混養對象間優劣勢明顯差異與失衡的營養補充。
發生海豚症的六間個體,總是漂浮於進水面處,但只要個體受到驚嚇或想要進食時,卻又能藉由奮力泳動潛入中底水層;且對個體生長或存活並無關鍵性的影響。其實要改善這個症狀並不困難,盡可能的加深飼養環境的水深,配合充分溶氧與持續的水流供應,多可讓個體逐漸排除體內過多的空氣,或是重新讓泳鰾回復正常的作用機制。只是在過程中飼養者必須額外給予更多的細心與耐心,並且在容許條件下,讓個體能擁有獨立的活動空間,並盡量避免其他個體在競爭領域或食物時對其所造成的緊迫。
(圖/文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