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Betta屬為代表的鬥魚,由於種類繁多且擁有令人眼花撩亂的分布水域或色彩變異,因此成為近年來廣受迷鰓魚愛好者青睞的飼養對象;而除一般飼養欣賞外,可大致依繁殖特性區分的泡巢或口孵形式,以及多變的體表色彩或紋路分布,也讓這些廣泛分布於東南亞水域中的種類,多了收集、比較甚至品系維持的特殊飼養樂趣。或許俗稱為泰國鬥魚或泰國搏魚的暹邏鬥魚 (Betta splendens var.) 是大家所熟悉的種類,不過真正引起愛好者熱衷投入飼養的,卻多是那些以人工方式採集自特定或區域性水域,同時具有特殊種類或品系表現的野生種類與個體;而為能將野生種類、個體或品系,與市面上經常流通的水族品系 (aquarium type)作一區分,因此不論在國際或本地的觀賞水族市場中,多廣泛稱作原生鬥魚或野生鬥魚 (Wild Betta)。
原生鬥魚隨分布區域與種類不同,往往在體型表現上具有極大差異;例如在輸入本地市場的常見種類中,擁有一身赭紅體色的盧提蘭斯鬥魚,體型大致僅比一條紅蓮燈大些,但是被依體色區分而分別稱為藍戰狗或紅戰狗的Betta unimaculatus 與 B. macrostomus,成熟個體體長卻可輕鬆突破 100 mm,加上個體寬闊的口裂與一對目光炯炯的明亮雙眼,讓牠們在外型上頗有同屬於迷鰓魚中的蛇頭魚 (Snakehead) 相互較勁的意味。
原生 Betta 屬鬥魚因具有少見的特殊種類與品系,以及成熟個體濃艷的色彩表現,加上對水質與飼養空間的要求程度遠低於其他觀賞魚種,因此成為許多礙於空間限制而無法盡情擁有寬廣飼養環境的玩家,情有獨鍾的選擇對象。不過只要曾經嘗試接觸這類原生鬥魚,想必一定會有類似的經驗,那便是看來健康穩定的個體,怎麼在飼養後不到幾天的時間,先是無精打采的貼近水面,原本活潑好動的旺盛活力已不復見,隨後則是各鰭緊縮,或許伴隨體表潰瘍與矇眼,然後在數天內逐漸死亡。
其實這種情況在許多開始嘗試飼養原生鬥魚的新手身上是經常發生的,而造成的主要原因多半並非是選購個體的帶原,或在蓄養與運輸過程中的感染;因為觀察原生鬥魚在包裝與運輸上,由於多採用單隻包裝為主,有效隔離水質惡變與相互競爭對個體所造成的緊迫,加上用以包裝的水體多與原生環境十分相似,因此在開袋之前絕大多數個體都是健康且穩定的。導致個體感染水黴、爛鰭或是胡椒症感染的主要原因,往往多來自放養後的不當處理,例如過於明顯的溫度或 pH 值變化,或是水中諸如亞硝酸 (nitrite, NO2) 與氨等含氮廢物的大量堆積,甚至是使用於更換或飼養的水體中含有過量的殘餘氯等等,這些都會造成個體極端不適與緊迫,並增加其在環境中對病原 (pathogens) 的感受性。在處理新進原生鬥魚時,建議不妨先以原包裝袋水飼養,並以數天時間緩緩加入去離子水,等個體逐漸適應後,再對水質作細微調整;同時在初期放養時需在容器或水槽表面加以密蓋,以避免個體因尚未充分適應而產生的跳脫行為。
(圖/文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