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對於鱸魚的認識,多半是從餐桌上開始,格外是水產養殖技術發達進步的臺灣,經常可在市場上見到以內陸養殖生產培育的鱸魚種類,包括了可同時適應淡水與海水環境的金目鱸 (Lates calcarifer) 與七星鱸 (Lateolabrax japonicus),以及由美洲引進飼養,同時兼具休閒垂釣與食用價值的大嘴黑鱸 (Micropterus salmoides) 等種類。
不過一般所稱的鱸魚,多半是供作食用目的,不過同樣欣賞鱸魚粗壯體型與掙扎時所展現旺盛爆發力的,還有沿海垂釣與以擬餌或路亞 (Lure) 垂釣的休閒漁業。此外,近年來由於淡水大型觀賞魚飼養風潮的興起,因此在國際水族市場中,也可見到相關大型淡水鱸魚種類的收集、欣賞與飼養活動。在水族市場中,除了部份諸如日本原生淡水種類外,多數以非洲淡水鱸魚為主,而最具代表的種類,則應該首推成熟體型動輒須以公尺為單位計算的尼羅河巨鱸 (Nile Giant Perch, Lates niloticus),以及分布於坦干依喀湖中的數個種類。
提到尼羅河巨鱸,多數人會直接聯想到那因為錯誤決策而造成維多利亞湖 (Lake Victoria) 絕大多數慈鯛種類消失,並引發大規模生態浩劫的悲慘例子。不過對於那些以收集並飼養大型魚類為樂趣的愛好者而言,尼羅河巨鱸快速的成長表現與極具份量的外型特徵,卻有著令人難以抗拒的吸引力;而除了尼羅河巨鱸以外,分別被以西非戰神或坦干依喀湖尖吻鱸為商品名稱輸入的種類或地域型,雖然在體型表現上不若前者,但卻因為具有足以代表種類、品系與地域性的特殊花紋與吻端特徵,因此亦同樣受到大型觀賞魚愛好者的歡迎。
在實際的飼養環境中,不論是西非戰神或坦干依喀尖吻鱸 (Lates angustifrons),這類淡水鱸魚似乎較擁有近似體型的大型觀賞魚種類來得敏感與羞怯,因此多數時候牠們總是躲藏在進水管路或造景岩塊後方,不然則是藏身於盤根錯節的沉木下方。但事實上,牠們只是在白晝或照明環境下充分休息,因為對於習慣於微光環境下策動掠食或攻擊行為的牠們而言,關燈後的數十分鐘內,以及待個體充分適應後的漫漫長夜,才是牠們在環境中搜尋攻擊對象,並能飽餐一頓的最佳時機。
由於屬於陸封型的種類,因此對於這類原產於非洲內陸湖泊的大型鱸魚而言,繁殖時並不需要鹽度 (salinity) 改變的刺激,同時加上親魚對剛孵化的仔稚魚多有細膩周全的呵護,因此關於本種的繁殖並不困難。不過由於個體具有尖銳硬實的背鰭硬棘,加上帶有鋸齒狀的鰓蓋邊緣十分銳利,而這原本讓個體用以對抗敵害攻擊的防禦構造,卻往往造成飼養者在撈取、搬運或包裝時困擾,因此在實際管理操作上,必須確實做好相關防護措施,以避免不必要的困擾與傷害。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