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對觀賞水族愛好者提到藻類,多數的人的直接反應大半是皺一皺眉頭,然後就開始訴說著如何與缸中惱人的絲藻、紅藻或黑毛藻奮戰。其時出現於水族箱中的藻類,並非全然都是惹人嫌惡的討厭物種,因為在海水飼養環境中,特定種類的藻類,不但能成為許多小型蝶魚或刺尾鯛的天然食物來源,同時諸如俗稱為海葡萄或葡萄藤的棒型總狀蕨藻 (Caulerpa racemosa),,或是錫蘭海膜 (Halymenia durvellaei) 等種類,還往往因為外型細緻與色彩特殊,因此成為許多以飼養海水無脊椎生物為主的珊瑚礁造景缸中,最引人注意的天然造景素材。
其實只要飼養者細心觀察,不難發現其實這類觀賞性藻類,廣泛存在於海水飼養系統的造景礁石、活石或是以人工方式培育的珊瑚基座部位,只是為了美觀的因素,所以在水族館販售時,多半將這類藻體以人工方式除去。不過在後續的飼養過程中,只要在環境中的光照、水流與溫度因子適宜,這類海藻往往是成長最為迅速的物種。所有種類的海藻,都可以依據藻色素含量的比例多寡,區分為紅藻、綠藻與褐藻,同時依據實際的利用價值,可區分為食用、觀賞甚至藥用等不同用途;例如我們一般食用的紫菜或昆布,便是具有經濟價值的海藻種類,或是近年來在食品市場中相當熱門的「寒天」,其實就是從海藻中萃取的藻膠。海洋中存在為數豐富且種類多樣的各式藻類,只不過受限於光照、溫度與沿岸環境差異,因此在觀賞水族市場中所能接觸到的藻類,多以由東南亞一帶輸入,或附著於活石表面,或伴隨著珊瑚與海綿等動物一同進入飼養環境。
在海水飼養風氣盛行且成熟的歐洲市場,除有專門用以培養並欣賞各式藻類的造景生態環境外,同時對於多數飼養海水觀賞魚類或腔腸動物的愛好者而言,他們也習慣再主要的造景缸或飼養缸外,另外設立一個充滿藻類的水槽,並在兩者間以高效率的水流循環系統彼此連結。其主要的目的便在於利用藻類特殊的吸收能力,分解並回收動物因代謝所排放出諸如阿摩尼亞 (ammonia, NH3/NH4+) 與亞硝酸 (nitrite, NO2) 等廢物,同時將飼養環境中可能持續累積的磷轉化成為不具污染的形式;另一方面,持續生長出的藻體則可作為特定物種的投餵餌料來源;在一舉兩得的雙贏狀況下,藻缸的設立遂成為海水飼養水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份。
藻類雖為可行光合作用 (photosynthesis) 的自營性生物,但並不意味著對於環境條件的不在乎或隨便,反倒是許多培養特殊藻類的飼養環境,必須如同細心呵護珊瑚或海葵等無脊椎動物般,在水流、溫度與光照系統上必須分外費心。此外諸如營養添加液或碘等特殊成分,或鈣扇藻額外需求的水中鈣質濃度,飼養者都必須特別留意。因為當環境水溫異常或缺乏特定營養元素時,藻類的死亡可不像是陸地植物般僅是葉面枯黃或明顯落葉,而是在藻體顏色逐漸變為透明後,在短時間內迅速腐敗並造成水質環境的明顯污染。
(圖/文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