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觀察這兩類魚種的頭部或體表質地,其實是相當難以區分的;因為對於多數種類而言,不論是海龍或海馬,都具有一個延長並呈管狀的吻端構造,同時為了能彌補行動緩慢的缺點,並有效抵禦敵害與掠食者的侵擾及攻擊,因此不論是海龍或海馬,體表都有由鱗片經特化後形成的骨板,讓牠們能在水域環境中自由來去。
談到海馬與海龍的棲息環境,前者多以淺海或珊瑚礁環境為主,甚至還有如豆丁海馬 (pygmy seahorse, Hippocampus bargibanti) 等種類與柳珊瑚形成絕對共生的特殊例子,而後者則廣泛的分布於河口汽水域 (brackish water) 與海洋環境,甚至一些種類以全然適應完全淡水的環境條件。若以種類數量看來,海龍的種類數量多能超過海馬,並且其中包括了具有奇特生殖行為與型態表現的種類,例如分布於大堡礁中的葉海龍與藻海龍便是最好的例子。
由於海龍與海馬具有極為相似的外型表現,因此經常造成許多飼養者在分辨上的困擾,其實只要稍加留意,掌握特定的觀察重點,很容易就區分兩者間的差異。首先海馬具有明顯卷曲的的尾部型態,而這除了讓牠們可靈活的攀附於海樹或海藻叢間,同時在靜止或停佇狀態下,還多能以接近站立的方式,增加觀察環境與尋覓食物的靈活性。而相對於以直立姿態緩慢移動的海馬,多數種類的海龍尾部少有明顯且大幅度的卷曲,少數如綠葉海龍可以尾部後端攀附岩石表面外,其於種類則多可於尾端後方見到具有特殊色彩表現的尾鰭構造。
此外繁殖方式的差異也可作為區分海龍與海馬的參考依據。以海馬為例,不論是本地沿海環境經常可見的三斑海馬 (Hippocampus trimaculatus) 或庫達海馬 (H. kuda),或是分別分布於大西洋與澳洲沿岸的巴西紅海馬及西澳海馬 (H. angustus),在繁殖上皆是由親魚在交配使卵粒充分受精,隨後將受精卵置入雄性個體的孵育袋中靜待卵粒的發育;而海馬也因此成為魚類中少數由雄性個體負責孵育卵粒的特殊例子。但對於海龍而言,不論是淡水、半淡鹹水或是棲息於淺海環境中的種類,雖然亦由雄性照料卵粒直至幼魚孵化,但卻由於多數種類並不具有孵育袋的構造,因此在交配完成後,往往僅能將卵粒如玉米般整齊排列於腹部向內陷入的凹槽中,藉以提供卵粒在發育過程至孵化前期安全周密的保護。
海龍與海馬由於具有特殊的外型特徵與生態行為,因此頗受一般飼養者的喜愛,而近年分別以人工方式大量培育的海馬子代,或是由印度、馬來西亞與印尼雨林中陸續採集到的新品種海龍,也促使了相關飼養風氣的活絡。不過目前亟待解決的飼養挑戰,仍多在投餵管理方面;由於海龍與海馬僅以活餌為食,因此如何持續穩定供應個體喜愛的小型甲殼類活餌,又能同時兼顧充分能量與均衡營養,往往成為決定能否成功飼養的主要關鍵。
(圖/文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