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70
絲瓜主要蟲害
一、台灣黃毒蛾 (Small tussock moth)
學名:Porthesia taiwana (Shiraki)
成蟲為黃色小蛾,幼蟲體橙黃,各節有多數之刺毛,生於體側者呈赤紅色,背面者呈黑色。成蟲晝伏夜出,卵塊產於寄主植物之葉裡,呈帶狀,上被雌蟲鱗毛,幼蟲孵化後,初群棲葉裡呈帶狀,剝食葉肉,僅留表皮,三齡以後,漸自葉緣加害,且各自分散。幼蟲及繭上之毛有劇毒,皮膚觸之,即發生紅腫疼痛,應予注意。此蟲之為害全年發生但於六月為高峰,除葉片外,亦喜食花及果實。
二、瓜實蠅 (Melon fly)
學名:Bactrocera ( Zeugodacus) cucurbitae (Coquillett)
一年發生5~6代,是瓜果類作物主要害蟲,周年可見,四至九月為高峰期。成蟲羽化後產卵前期長達 3星期以上,雌蟲產卵量最高約200~400粒,卵期1~2天,幼蟲4~18天,蛹期7~12天,成蟲以產卵器刺入果實並產卵於果蒂近處或裂果之果肉內,其中又以幼果受害最烈,孵化後之幼蟲取食果肉而使其腐敗,老熟幼蟲入土化蛹,幼蟲有跳躍之習性,成蟲於田間常棲息於高莖或較密之植株間,清晨及傍晚較活躍。而其主要形態卵為圓筒形白色,一端粗而圓,一端尖小,中央稍彎向一方。幼蟲體長約1 公分,為白色,僅口器黑色,老熟幼蟲則色澤較深,呈黃白色,能跳。蛹為淡黃褐色,橢圓形。而成蟲體長5~8公厘,前額二紋,觸角基部、複眼間的一紋和單眼均呈黑色。複眼褐色,頭及胸背赤褐色,腹部一、二節淡黃褐色,餘為淡赤褐色。前胸背之前緣兩側各有黃色斑點一個,中胸背上有黃色縱線三條,腹部圓形,基部縮小,雌蟲尾端尖而雄蟲尾端圓鈍。翅透明略呈黃褐色,翅頂處有一紋,沿臀有一斜帶。通常雄蟲大於雌蟲,雌蟲的產管突出而明顯。足赤黃或淡黃色。
防治方法:
1.植保手冊推薦瓜實蠅之防治藥劑為:25%馬拉松可濕性粉劑及蛋白質水解物400倍,開花結果後,每隔5至7天 施藥一次,施藥時不必全株噴藥,採收前7天停止施藥。85%克蠅香液劑與95%二氯松農藥原體原液混合之比例為20:1,以棉球沾濕置於塑膠誘殺器中,每公頃懸掛誘殺器10至20個,每個誘殺器用藥5公撮,瓜類生育及開花結果期均可使用,每隔二週換藥一次。95%克蠅溶液原液與95%二氯松液劑混合之比例為20:1,以棉球沾濕置於塑膠誘殺器中,每公頃懸掛誘殺器10至20個,每個誘殺器用藥5公撮,於瓜類生育及開花結果期使用,每隔七天補充一次。
2.將被害瓜集中銷毀,不要亂棄園中,保持瓜園清潔。以防成蟲產卵或老熟 幼蟲於土中化蛹。
3.利用網室栽培。或果實以白色耐濕紙袋或單層舊報紙予以套袋,且減少污染及較無農藥殘留之顧慮。
三、瓜螟 (Cotton caterpillar)
學名:Diaphaania indica (Saunders)
成蟲翅白色透明,前翅前緣及前、後翅外緣成一黑色之寬帶。雌蟲產卵於背面葉脈處,卵呈扁橢圓型,卵粒分散。而幼蟲頭部為淡褐,腹部淡綠,背面有白色縱線二條,常吐絲把葉片連結,自其內方取食葉肉而殘留表皮呈透明狀,有時亦吃食果實表皮。發生盛期為5~11月。
四、南黃薊馬 (Melon thrips)
學名:Thrips palmi Karny
年發生9-11代左右,成蟲可行有雌性生殖及孤性生殖。雌成蟲卵產於葉片組織內,而成蟲及若蟲主要棲息於幼嫩心葉或花器內,以銼吸式口器銼食植株葉、花部,被害部呈細密白點,被害植株頂端生長停止並萎凋褐化,為害葉片時,致使葉片發育緩慢或畸形。為害花器時,可致凋萎而不結果,或幼果黃化脫落,或果實表面有粗斑,影響品質。
本蟲多發生於高溫乾燥時期。而其主要形態卵為灰白色,腎臟型;幼蟲體細長,初孵化時灰白色,漸漸轉成淡黃色至桔黃色。蛹淡黃色,觸角與足貼緊身體,胸背方具有翅芽。雌成蟲體長1毫米,淡黃色。觸角顏色第1節淡黃,第2節淡黃或金黃,第3節基部淡黃,端部淡褐,第4~7節褐色,但第4、5節基部黃色。前胸背板後緣長毛2對。前翅淡黃。足淡黃。雄蟲比雌蟲體色淡,體型小,腹部細窄。
防治方法:
每次摘除老葉後應予清除,以免薊馬再侵害植株。或利用南黃薊馬對藍色的偏好設置藍色誘蟲粘帶。
五、神澤氏葉螨 (kanzawa spider mite)
學名:Tetranychus kanzawai Kishida
年約1年20代左右。成螨產卵於葉背,成、幼螨均群棲於葉裡或葉面凹部吸食為害,此螨在田間常有吐絲降落隨風飄盪而分散之習性。卵期3~4天,幼螨有3 齡,每齡平均1.52天。自卵至成螨 8~10天,成螨壽命平均10天,每一雌螨一生平均可產38~46粒卵,卵產於葉背,略有集中一隅之勢,卵上覆有絲質保護物。此螨在田間有吐絲降落隨風飄盪而分散之習性。成螨及若螨大部分均棲息於葉背,以其口針銼開葉背的表皮為害,且多沿葉脈加害,生育初期被害葉呈銹色斑點,而且縐縮,後期被害呈火燒狀枯萎而落葉,對豌豆之生育及產量影響很大。 而其形態:雌螨赤褐色,橢圓形,鮮紅色,背面兩側有黑褐色縱紋。雄螨體型較小,體色也較淡。幼螨色淡黃,幾近透明,也有黑褐色縱紋。卵圓球形,無色透明。
六、斜紋夜蛾 (Toobacco cutworm)
學名: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斜紋夜盜為雜食性害蟲,全年均可發現。雌蟲將卵產於葉背上,一百至數百粒成一卵塊,上覆母蟲之暗褐色尾毛,初孵化之幼蟲群棲葉背啃食葉肉殘留上表皮,使葉片成不規則蟲孔或缺刻。白天多隱藏於葉基間或土中,入夜後才爬至植株上取食為害,老熟後潛入被害株附近土中化蛹。其形態卵為淡黃色,饅頭狀,有放射狀之隆紋及橫線,直徑約0.5 公厘。幼蟲身體顏色變化大,斑紋亦不同,一般為灰褐至暗褐略帶綠色,在第10、11節有較明顯之黑紋,頭部黑褐色,體長4公分。蛹呈紅褐色有光澤。成蟲體長16~20公厘,翅展36~41公厘,體及翅皆灰褐色,前翅上生有白色或灰白色的斜行帶狀斑紋,還有其他細線、雲狀紋等,後翅白色,半透明,周圍暗褐色。
防治方法:
1.如發現卵塊或初齡幼蟲時,宜及時摘除及銷燬。
2.由於本蟲食物極雜,田間如間作植物等必須同時防治。
3.斜紋夜蛾性費洛蒙緩釋劑1. 每公頃設置點數5至10個,每個點前後距離約50公尺、左右距離約20公尺。誘餌每月更新一次。誘蟲盒懸掛高度離地面1至1.5公尺處,或於作物生長點上方50至60公分處。
4.種植前利用浸水7-10天把土裡之蛾幼蟲、蛹或其他害蟲殺死
七、棉蚜 (Cotton aphid)
學名:Aphis gossypii Glover
棉蚜喜乾燥溫暖氣候,多棲息幼嫩葉背吸食汁液,使被害葉片漸枯黃、捲縮、嚴重時則萎凋造成植株生長不良,密度高時因排出蜜露可誘發煤病,致葉片佈滿黑煤狀菌絲影響植物發育生長。本蟲尚可傳佈多種植物之毒素病。幼蟲於葉肉與表皮間潛食,形成白色曲折之隧道食痕,嚴重者葉片枯萎。成蟲雌蟲有有翅型與無翅型二種:
有翅雌蟲:體為綠、黃、暗綠、橙黃等色,但背面皆有網狀斑紋。頭部黑綠乃至黑色,觸角暗色,較體略短,各節之基部灰白,翅透明,翅脈黃褐,緣紋灰色,腹部橙黃,但其後半漸呈綠色。角狀管黑色,呈圓柱狀,腳灰白,但脛節之下端及跗節為黑色,體長1.2~1.5 公厘,展翅約5.4 公厘。
無翅雌蟲:為暗綠或綠色,有時亦呈黑色,觸角基部白色,末節暗色,約為體長之半。腳黃白,其末端亦暗色。腹部膨大,背面有雲狀斑紋,角狀管短而黑。體長約1.5 公厘。稚蟲似無翅胎生雌蟲,但較小形,綠色乃至黃綠色。
八、番茄斑潛蠅 (Tomato leaf miner)
學名:Liriomyza bryoniae (Kaltenbach)
成蟲以產卵管刺破葉片組織而在裡頭產卵,且成蟲於刺破組織流出之汁液吸吮汁液。幼蟲孵化後在葉肉與表皮之間潛食,僅剩上、下表皮,形成白色曲折之隧道食痕,嚴重時被害葉片乾枯,生長受阻。老熟幼蟲在土中化蛹。
防治方法:
1.棚架上每隔2至5公尺懸掛1張黃色黏板,誘殺成蟲。
九、黃守瓜 (Cucurbit leaf beetle)
學名:Aulacophora femoralis (Motschulsky)
成蟲為長橢圓形,黃褐色,體長為7公厘之小甲蟲,於瓜苗出土後,成蟲即飛來食害葉片,被害葉片呈弧形網目狀食痕,阻礙幼苗發育,嚴重時可致植株枯死。卵產於根部附近地上,幼蟲孵化後即潛入土中蛀食根部,接觸於地面之瓜果,則常被蛀入危害。而老熟幼蟲,於土內作土窩化蛹,以成蟲越冬。
防治方法:
種植前淹水7-10天以殺死土中的幼蟲及蛹。同時注意田間衛生,如種植多種葫蘆科時,必須同時防治。
十、銀葉粉蝨(白蚊子)
學名:Bemisia argentifolii Bellows & Perring
成蟲期壽命可達1~2月,完成一世代僅需19~27日。母蟲一生產卵達200~300粒卵,孵化後之若蟲有四齡,一齡有足,尋找適當寄主,二齡以後足退化固著於中老葉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植株養液,羽化後成蟲繼續危害或再飛至其他之新梢葉背組織產卵。成蟲多群棲於新葉之葉背,成蟲不擅長距離飛翔,一般受干擾時在植株上端或周圍稍作盤旋後仍回原作物棲息危害,一般靠風力傳佈,除直接刺吸養液外並傳佈病毒病。卵殼、蟲體、蛻皮及其排泄物可使植株生長衰弱且會誘發分泌蜜露引起煤煙病污染植株,嚴重時會影響植株光合作用。此蟲食性雜,可上百種以上的植物,為新侵入之重要害蟲。
其形態卵呈長橢圓形,淺黃綠色,老熟時轉為淺棕色,卵成豎立狀固著於葉上。若蟲於第一齡若蟲呈長橢圓形,尾端較尖,淺綠色,半透明,具足及觸角。第二、三齡若蟲形態與第一齡蟲相似,但足及觸角退化。第四齡若蟲紅色眼點清晰可見,老熟時更可見體內將羽化的蟲體。成蟲體長約0.8~1.3毫米,蟲體呈黃色,翅白色。
防治方法:於絲瓜上無推荐藥劑,可參考使用果菜類藥劑如2%阿巴汀可濕性粉劑1000倍、50﹪布芬淨可濕性粉劑1000倍、9.6﹪益達胺溶液1000倍、16﹪可尼丁水分散粒劑3000倍等藥劑防治之,害蟲發生時7天噴藥一次,連續2-3次,於果實採收前14天停止施藥。
※上述各種病蟲害之用藥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及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公告之瓜類擴大用藥。
一、台灣黃毒蛾 (Small tussock moth)
學名:Porthesia taiwana (Shiraki)
成蟲為黃色小蛾,幼蟲體橙黃,各節有多數之刺毛,生於體側者呈赤紅色,背面者呈黑色。成蟲晝伏夜出,卵塊產於寄主植物之葉裡,呈帶狀,上被雌蟲鱗毛,幼蟲孵化後,初群棲葉裡呈帶狀,剝食葉肉,僅留表皮,三齡以後,漸自葉緣加害,且各自分散。幼蟲及繭上之毛有劇毒,皮膚觸之,即發生紅腫疼痛,應予注意。此蟲之為害全年發生但於六月為高峰,除葉片外,亦喜食花及果實。
二、瓜實蠅 (Melon fly)
學名:Bactrocera ( Zeugodacus) cucurbitae (Coquillett)
一年發生5~6代,是瓜果類作物主要害蟲,周年可見,四至九月為高峰期。成蟲羽化後產卵前期長達 3星期以上,雌蟲產卵量最高約200~400粒,卵期1~2天,幼蟲4~18天,蛹期7~12天,成蟲以產卵器刺入果實並產卵於果蒂近處或裂果之果肉內,其中又以幼果受害最烈,孵化後之幼蟲取食果肉而使其腐敗,老熟幼蟲入土化蛹,幼蟲有跳躍之習性,成蟲於田間常棲息於高莖或較密之植株間,清晨及傍晚較活躍。而其主要形態卵為圓筒形白色,一端粗而圓,一端尖小,中央稍彎向一方。幼蟲體長約1 公分,為白色,僅口器黑色,老熟幼蟲則色澤較深,呈黃白色,能跳。蛹為淡黃褐色,橢圓形。而成蟲體長5~8公厘,前額二紋,觸角基部、複眼間的一紋和單眼均呈黑色。複眼褐色,頭及胸背赤褐色,腹部一、二節淡黃褐色,餘為淡赤褐色。前胸背之前緣兩側各有黃色斑點一個,中胸背上有黃色縱線三條,腹部圓形,基部縮小,雌蟲尾端尖而雄蟲尾端圓鈍。翅透明略呈黃褐色,翅頂處有一紋,沿臀有一斜帶。通常雄蟲大於雌蟲,雌蟲的產管突出而明顯。足赤黃或淡黃色。
防治方法:
1.植保手冊推薦瓜實蠅之防治藥劑為:25%馬拉松可濕性粉劑及蛋白質水解物400倍,開花結果後,每隔5至7天 施藥一次,施藥時不必全株噴藥,採收前7天停止施藥。85%克蠅香液劑與95%二氯松農藥原體原液混合之比例為20:1,以棉球沾濕置於塑膠誘殺器中,每公頃懸掛誘殺器10至20個,每個誘殺器用藥5公撮,瓜類生育及開花結果期均可使用,每隔二週換藥一次。95%克蠅溶液原液與95%二氯松液劑混合之比例為20:1,以棉球沾濕置於塑膠誘殺器中,每公頃懸掛誘殺器10至20個,每個誘殺器用藥5公撮,於瓜類生育及開花結果期使用,每隔七天補充一次。
2.將被害瓜集中銷毀,不要亂棄園中,保持瓜園清潔。以防成蟲產卵或老熟 幼蟲於土中化蛹。
3.利用網室栽培。或果實以白色耐濕紙袋或單層舊報紙予以套袋,且減少污染及較無農藥殘留之顧慮。
三、瓜螟 (Cotton caterpillar)
學名:Diaphaania indica (Saunders)
成蟲翅白色透明,前翅前緣及前、後翅外緣成一黑色之寬帶。雌蟲產卵於背面葉脈處,卵呈扁橢圓型,卵粒分散。而幼蟲頭部為淡褐,腹部淡綠,背面有白色縱線二條,常吐絲把葉片連結,自其內方取食葉肉而殘留表皮呈透明狀,有時亦吃食果實表皮。發生盛期為5~11月。
四、南黃薊馬 (Melon thrips)
學名:Thrips palmi Karny
年發生9-11代左右,成蟲可行有雌性生殖及孤性生殖。雌成蟲卵產於葉片組織內,而成蟲及若蟲主要棲息於幼嫩心葉或花器內,以銼吸式口器銼食植株葉、花部,被害部呈細密白點,被害植株頂端生長停止並萎凋褐化,為害葉片時,致使葉片發育緩慢或畸形。為害花器時,可致凋萎而不結果,或幼果黃化脫落,或果實表面有粗斑,影響品質。
本蟲多發生於高溫乾燥時期。而其主要形態卵為灰白色,腎臟型;幼蟲體細長,初孵化時灰白色,漸漸轉成淡黃色至桔黃色。蛹淡黃色,觸角與足貼緊身體,胸背方具有翅芽。雌成蟲體長1毫米,淡黃色。觸角顏色第1節淡黃,第2節淡黃或金黃,第3節基部淡黃,端部淡褐,第4~7節褐色,但第4、5節基部黃色。前胸背板後緣長毛2對。前翅淡黃。足淡黃。雄蟲比雌蟲體色淡,體型小,腹部細窄。
防治方法:
每次摘除老葉後應予清除,以免薊馬再侵害植株。或利用南黃薊馬對藍色的偏好設置藍色誘蟲粘帶。
五、神澤氏葉螨 (kanzawa spider mite)
學名:Tetranychus kanzawai Kishida
年約1年20代左右。成螨產卵於葉背,成、幼螨均群棲於葉裡或葉面凹部吸食為害,此螨在田間常有吐絲降落隨風飄盪而分散之習性。卵期3~4天,幼螨有3 齡,每齡平均1.52天。自卵至成螨 8~10天,成螨壽命平均10天,每一雌螨一生平均可產38~46粒卵,卵產於葉背,略有集中一隅之勢,卵上覆有絲質保護物。此螨在田間有吐絲降落隨風飄盪而分散之習性。成螨及若螨大部分均棲息於葉背,以其口針銼開葉背的表皮為害,且多沿葉脈加害,生育初期被害葉呈銹色斑點,而且縐縮,後期被害呈火燒狀枯萎而落葉,對豌豆之生育及產量影響很大。 而其形態:雌螨赤褐色,橢圓形,鮮紅色,背面兩側有黑褐色縱紋。雄螨體型較小,體色也較淡。幼螨色淡黃,幾近透明,也有黑褐色縱紋。卵圓球形,無色透明。
六、斜紋夜蛾 (Toobacco cutworm)
學名: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斜紋夜盜為雜食性害蟲,全年均可發現。雌蟲將卵產於葉背上,一百至數百粒成一卵塊,上覆母蟲之暗褐色尾毛,初孵化之幼蟲群棲葉背啃食葉肉殘留上表皮,使葉片成不規則蟲孔或缺刻。白天多隱藏於葉基間或土中,入夜後才爬至植株上取食為害,老熟後潛入被害株附近土中化蛹。其形態卵為淡黃色,饅頭狀,有放射狀之隆紋及橫線,直徑約0.5 公厘。幼蟲身體顏色變化大,斑紋亦不同,一般為灰褐至暗褐略帶綠色,在第10、11節有較明顯之黑紋,頭部黑褐色,體長4公分。蛹呈紅褐色有光澤。成蟲體長16~20公厘,翅展36~41公厘,體及翅皆灰褐色,前翅上生有白色或灰白色的斜行帶狀斑紋,還有其他細線、雲狀紋等,後翅白色,半透明,周圍暗褐色。
防治方法:
1.如發現卵塊或初齡幼蟲時,宜及時摘除及銷燬。
2.由於本蟲食物極雜,田間如間作植物等必須同時防治。
3.斜紋夜蛾性費洛蒙緩釋劑1. 每公頃設置點數5至10個,每個點前後距離約50公尺、左右距離約20公尺。誘餌每月更新一次。誘蟲盒懸掛高度離地面1至1.5公尺處,或於作物生長點上方50至60公分處。
4.種植前利用浸水7-10天把土裡之蛾幼蟲、蛹或其他害蟲殺死
七、棉蚜 (Cotton aphid)
學名:Aphis gossypii Glover
棉蚜喜乾燥溫暖氣候,多棲息幼嫩葉背吸食汁液,使被害葉片漸枯黃、捲縮、嚴重時則萎凋造成植株生長不良,密度高時因排出蜜露可誘發煤病,致葉片佈滿黑煤狀菌絲影響植物發育生長。本蟲尚可傳佈多種植物之毒素病。幼蟲於葉肉與表皮間潛食,形成白色曲折之隧道食痕,嚴重者葉片枯萎。成蟲雌蟲有有翅型與無翅型二種:
有翅雌蟲:體為綠、黃、暗綠、橙黃等色,但背面皆有網狀斑紋。頭部黑綠乃至黑色,觸角暗色,較體略短,各節之基部灰白,翅透明,翅脈黃褐,緣紋灰色,腹部橙黃,但其後半漸呈綠色。角狀管黑色,呈圓柱狀,腳灰白,但脛節之下端及跗節為黑色,體長1.2~1.5 公厘,展翅約5.4 公厘。
無翅雌蟲:為暗綠或綠色,有時亦呈黑色,觸角基部白色,末節暗色,約為體長之半。腳黃白,其末端亦暗色。腹部膨大,背面有雲狀斑紋,角狀管短而黑。體長約1.5 公厘。稚蟲似無翅胎生雌蟲,但較小形,綠色乃至黃綠色。
八、番茄斑潛蠅 (Tomato leaf miner)
學名:Liriomyza bryoniae (Kaltenbach)
成蟲以產卵管刺破葉片組織而在裡頭產卵,且成蟲於刺破組織流出之汁液吸吮汁液。幼蟲孵化後在葉肉與表皮之間潛食,僅剩上、下表皮,形成白色曲折之隧道食痕,嚴重時被害葉片乾枯,生長受阻。老熟幼蟲在土中化蛹。
防治方法:
1.棚架上每隔2至5公尺懸掛1張黃色黏板,誘殺成蟲。
九、黃守瓜 (Cucurbit leaf beetle)
學名:Aulacophora femoralis (Motschulsky)
成蟲為長橢圓形,黃褐色,體長為7公厘之小甲蟲,於瓜苗出土後,成蟲即飛來食害葉片,被害葉片呈弧形網目狀食痕,阻礙幼苗發育,嚴重時可致植株枯死。卵產於根部附近地上,幼蟲孵化後即潛入土中蛀食根部,接觸於地面之瓜果,則常被蛀入危害。而老熟幼蟲,於土內作土窩化蛹,以成蟲越冬。
防治方法:
種植前淹水7-10天以殺死土中的幼蟲及蛹。同時注意田間衛生,如種植多種葫蘆科時,必須同時防治。
十、銀葉粉蝨(白蚊子)
學名:Bemisia argentifolii Bellows & Perring
成蟲期壽命可達1~2月,完成一世代僅需19~27日。母蟲一生產卵達200~300粒卵,孵化後之若蟲有四齡,一齡有足,尋找適當寄主,二齡以後足退化固著於中老葉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植株養液,羽化後成蟲繼續危害或再飛至其他之新梢葉背組織產卵。成蟲多群棲於新葉之葉背,成蟲不擅長距離飛翔,一般受干擾時在植株上端或周圍稍作盤旋後仍回原作物棲息危害,一般靠風力傳佈,除直接刺吸養液外並傳佈病毒病。卵殼、蟲體、蛻皮及其排泄物可使植株生長衰弱且會誘發分泌蜜露引起煤煙病污染植株,嚴重時會影響植株光合作用。此蟲食性雜,可上百種以上的植物,為新侵入之重要害蟲。
其形態卵呈長橢圓形,淺黃綠色,老熟時轉為淺棕色,卵成豎立狀固著於葉上。若蟲於第一齡若蟲呈長橢圓形,尾端較尖,淺綠色,半透明,具足及觸角。第二、三齡若蟲形態與第一齡蟲相似,但足及觸角退化。第四齡若蟲紅色眼點清晰可見,老熟時更可見體內將羽化的蟲體。成蟲體長約0.8~1.3毫米,蟲體呈黃色,翅白色。
防治方法:於絲瓜上無推荐藥劑,可參考使用果菜類藥劑如2%阿巴汀可濕性粉劑1000倍、50﹪布芬淨可濕性粉劑1000倍、9.6﹪益達胺溶液1000倍、16﹪可尼丁水分散粒劑3000倍等藥劑防治之,害蟲發生時7天噴藥一次,連續2-3次,於果實採收前14天停止施藥。
※上述各種病蟲害之用藥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及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公告之瓜類擴大用藥。
相關照片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0%
我喜歡:19%
很實用:9%
夠新奇:2%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8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yu(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1/10/30
讚
小紅(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1/10/24
真的太棒
LALA(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11/10/23
長知識
小照(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1/10/16
蟲蟲危機找天敵ㄒ消滅
po(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11/05/17
讚
菜妹(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0/06/20
good
洛奇亞(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9/06/04
好文章
Ann(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9/06/03
超級用心的
阿秀(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6/30
GOOD
b663622(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1/04
good
羅*珍(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27
真好
油膩(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27
讚
陳*智(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6/25
非常好
陳*雅(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6/25
喜歡
婧(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6/20
絲瓜蟲害好多喔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2/22
很好
沙其馬(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0/11/25
好
朱*卿(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0/11/04
好多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