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蟲的生活
螢火蟲幼蟲在整個生活史是最長的,有些種類為一年一世代,幼蟲期可達200天以上。幼蟲體形扁平,體節明顯,有些種類體壁十分堅硬,如窗螢屬的種類;有些柔軟,如幼蟲水生的種類。螢火蟲幼蟲一般頭部小,可隱藏於前胸背板下;觸角3節,如絲狀,由第一節膨大,到末節則漸細小,複眼黑色明顯,口器的大顎強而有力,端部尖細,具夾碎的功能。前胸背板發達,形狀、花紋與斑塊,具有良好的保護色,背板較腹板硬,腹板間有淡黑色的斑塊,因種類不同而異。足為步行足,端部尖細,轉節發達且較各節為粗,脛節端部尖細,內側緣具有許多的刺,跗節具3節,末節尖細,爪細小。 於每節側板具排攘腺1對,白色,會分泌乳白色的液體,不用時會縮入體內;腹部具9節,第8節腹背板具發光器2枚,白色,位於兩側;體末節具有明顯的尾腳,是一種特化的吸盤,在步行時可輕易的附著於物體上;末節背板呈燕尾狀,因種類不同也有不同的形狀,末緣也具有長毛,行動時很像蚇蠖蛾之幼蟲。水生的幼蟲為了適應水中的環境,氣孔特化為氣孔鰓,形成二叉狀的突起,位於腹部側板兩側,不同水生幼蟲則生長在不同的棲地靜止水域或流動水域。老熟幼蟲在化蛹前會進入前蛹期,體渾圓,不取食、也不動,有時會持續的發光,靜靜的等待化蛹。
幼蟲食性與生活史
幼蟲期是最長的時期,幼蟲會不斷的取食,因此與被捕食者的關係相當密切,所以對於幼蟲食性的瞭解,有助於探討生態系中食物鏈的關係。幼蟲陸生的種類是以軟體動物或環形動物為食,例如蝸牛、蛞蝓或蚯蚓等,種類不同,食性也有所差別。幼蟲水生的種類則以淡水中的螺、貝類為食;在飼育的條件下,如以蝦肉或烏賊肉餵食,也可攝食發育成長。黃緣螢幼蟲在野外約有十五種螺類可食,但是卻不喜歡捕食元寶螺與福壽螺。幼蟲如果受到攻擊,腹部會突出白色囊狀的排攘腺,且分泌乳白色的液體,以禦外敵。
黃緣螢、台灣窗螢生活史之比較表 |
||||||
種 類 |
生活期 |
參考文獻 |
||||
卵期 |
幼蟲期 |
蛹期 |
成蟲期 |
合計 |
||
黃緣螢 * |
20 |
93 |
7 |
14 |
134天 |
陳仁昭 |
台灣窗螢 ** |
20 |
86 |
7 |
16 |
129天 |
陳仁昭 |
*:幼蟲水生。 ** :幼蟲陸生。 |
||||||
備註: 陳仁昭。1992。台灣窗螢的生活史。國立屏東技術學院植物保護技術系專題討論。 陳仁昭。1992。休閒農業區螢火蟲及蝴蝶飼養及復育計畫。 |
卵孵化後的幼蟲稱為一齡幼蟲,經第一次蛻皮後為二齡幼蟲,大多數的幼蟲要經過6~7次的蛻皮七齡。而窗螢類的終齡幼蟲末期後會進入前蛹期,也稱為滯育期,經蛻皮後才會進入蛹期。幼蟲的蛻皮是從頭部開始,首先由側面開始裂開後,幼蟲體漸漸的蠕動,向前爬行,乳白色的幼蟲便蛻皮而出,需經過2~4小時後,黑色素沉澱後,慢慢的變為黑色。比較台灣窗螢(幼蟲陸生 )與黃緣螢(幼蟲水生 )的生長期,發現幼蟲期所需的時間最長,皆需3個月左右, 有些種類則需要10個月。
幼蟲的步行
幼蟲的步行是利用3對腳和尾腳,連續性的動作,也稱之為蚇蠖型的步行方式。首先幼蟲會將腹部略為拱起,且頭、胸部略低,尾腳固定,足部向前步行後,身體拉直,尾腳再往前進,如此反覆的動作,就完成步行的動作;當步行撞到障礙物時,會將頭部縮入前胸背板中,退縮後再漸漸伸出。頭部放低,向左右環視,以找尋獵物,這樣安全性較高。窗螢類的幼蟲會在步行中,點著「燈」,在野外十分容易發現。
幼蟲的捕食行為
幼蟲主要的食物為軟體動物,特別是有殼的種類。陸生幼蟲最常攻擊螺類的觸角,被攻擊到的螺類或蝸牛,觸角會縮下後再探出來,如此反覆2~4次,便可將蝸牛麻醉;水生幼蟲攻擊後,螺類把身體縮到殼內﹐並以口蓋封閉起來,不久再把身體探出來,幼蟲則會採取等待的姿態,再度攻擊,將麻醉液注入螺的身體;幼蟲如果停在螺或蝸牛體上,牠們會極力振動,希望將幼蟲振落,但漸漸地身體已經被痲痺,蓋子再也蓋不住了;此時幼蟲會分泌消化液,用強而有力的大顎夾肉,使其消化液能夠充分的將肉分解,因此可在幼蟲上唇部位發現有細漿狀的圓球,肉質部分被分解成細漿狀流質的肉糜,然後再吸入體內,屬於體外消化,以此方式完成取食過程。幼蟲可慢慢攝食,如果吃飽了,吃不完,便在蝸牛殼內休息,等餓了再食用,窗螢類幼蟲此種現象特別明顯;有些種類同種幼蟲數隻聚集在一起,有集體取食的情形,如黃緣螢或窗螢類;但也有些種類較為殘暴,對於同種間的取食競爭十分明顯,如雲南扁螢,會對同類或其牠幼蟲加以攻擊;被攻擊麻醉後的蝸牛或螺類,也有可能因幼蟲不再捕食,恢復知覺而逃離。
(文: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黃勝泉主任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