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之上品。丹參的別名為「郄蟬草」,首見於《神農本草經》;在《名醫別錄》為「赤參」;《日華諸家本草》則為「山參」;於《吳普本草》稱為「木羊乳」。陶弘景稱之為「逐馬」,另有名稱之為「奔馬草」。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說:五參五色配五臟,因此人參入脾叫黃參,沙參入肺叫白參,玄參入腎叫黑參,牡蒙入肝叫紫參,丹參入心叫赤參,另有苦參為右腎命門之藥。唐代蕭炳認為,丹參能治療風濕腳軟,用藥後行走有力,能追上奔跑的馬,因此稱之為奔馬草。而李時珍本人曾以丹參入藥治療有此疾病的病人,結果確實有其療效。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說:五參五色配五臟,因此人參入脾叫黃參,沙參入肺叫白參,玄參入腎叫黑參,牡蒙入肝叫紫參,丹參入心叫赤參,另有苦參為右腎命門之藥。唐代蕭炳認為,丹參能治療風濕腳軟,用藥後行走有力,能追上奔跑的馬,因此稱之為奔馬草。而李時珍本人曾以丹參入藥治療有此疾病的病人,結果確實有其療效。
附件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82%
我喜歡:6%
很實用:8%
夠新奇:2%
普普啦:2%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2/04
GOOD

婧(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11
丹參用藥後行走有力,能追上奔跑的馬,太神奇了

小魚(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2/08/13
實用

Lindababy(入門級會員)發表於 102/02/25
古人早已發現丹參的寶貴,現代人應該好好利用與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