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花蓮地區不同山脈的當歸之藳本內酯 (Z-ligustilide)含量:
(一)中央山脈: (1) 馬遠600 m (2) 馬遠800 m (3) 崙山400 m (4) 崙山800 m,結果以崙山地區海拔400 m地方所栽培的當歸,其藳本內酯含量最高。
(二)海岸山脈:(1) 赤柯山600 m (2) 赤柯山1000 m (3) 龍鳳園區600 m (4) 玉富園區200 m (5) 安通園區600 m,結果以赤柯山海拔600 m地方所栽培的當歸,其藳本內酯含量最高。
在不同栽培環境間的有效成分含量雖有差異,但後續可因地制宜,再經由品種選育以及配合各項栽培技術與田間管理操作調整改進,將可提高當歸的產量與品質,改善當歸在不同地區之產量與品質不均的問題。
(一)中央山脈: (1) 馬遠600 m (2) 馬遠800 m (3) 崙山400 m (4) 崙山800 m,結果以崙山地區海拔400 m地方所栽培的當歸,其藳本內酯含量最高。
(二)海岸山脈:(1) 赤柯山600 m (2) 赤柯山1000 m (3) 龍鳳園區600 m (4) 玉富園區200 m (5) 安通園區600 m,結果以赤柯山海拔600 m地方所栽培的當歸,其藳本內酯含量最高。
在不同栽培環境間的有效成分含量雖有差異,但後續可因地制宜,再經由品種選育以及配合各項栽培技術與田間管理操作調整改進,將可提高當歸的產量與品質,改善當歸在不同地區之產量與品質不均的問題。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91%
我喜歡:0%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9%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