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別:母草科
學名:Lindernia crustacea (L.) F. Muell
分布:臺灣低海拔山區及平地田間、路旁、草坪
花期:全年(夏至秋季盛花)
植株型態: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方形,具分支且被毛,多呈現紅棕色。葉對生,具柄,葉片長橢圓狀卵形至卵形,先端鈍,葉緣有鋸齒,葉基圓至心形。單生花腋生,花冠二唇化,下唇可見紫色斑紋,花冠基部筒狀,花萼筒狀,花梗長於鄰生葉。果實為蒴果,橢圓形,長宿存於萼片。
繁殖:藍豬耳的繁殖方式可使用扦插或播種,扦插即取植株帶節的莖段約5-10公分,插入土壤中種植即可。栽培介質的選用則以腐植土或是砂質壤土為佳,並注意扦插後保持土壤的濕潤。種子成熟時果莢開裂,種子細小呈淡黃色,播種不需要覆土。
特性:藍豬耳的植株匍匐性及葉片、花冠大小變化較大,在野外觀察時可多加留意。喜歡溫暖至高溫、潮濕、向陽的環境,植株生性強健,繁殖易存活。栽培時給予全日照較適宜。
應用:藍豬耳的莖葉細緻,適合作為居家庭園地被植物綠美化,亦可以開發為盆栽觀賞使用。根據外國研究顯示,藍豬耳植株具有植生復育的潛力,具有整治復育受到汞汙染的土壤功能(Muddarisna et al., 2013)。
參考文獻:
(1). 張永仁. 2002. 野花圖鑑:臺灣400多種野花生態圖鑑(1)-平地低海拔篇. 遠流出版社.
(2). 鍾明哲. 2011. 都會野花野草圖鑑. 晨星出版社.
(3). 薛聰賢. 2003. 臺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 台灣普綠出版社.
(4). Muddarisna, N., B.D. Krisnayanti, S.R. Utami, and E. Handayanto. 2013. Phytoremediation of mercury-contaminated soil using three wild plant species and its effect on maize growth. Applie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