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甘子是新興保健水果嗎? 為何以前不曾聽過?
餘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譯名菴摩勒(Amla),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在印度與西藏是一種知名度非常高的藥食兼用果樹,大約在唐朝時代傳至中國,目前在中國大陸簡體名為余甘子。隨著客家族群從廣東引進臺灣,已超過300年以上食用歷史,俗稱油柑或油甘,源自客語發音:「有甘甜味」。
餘甘子食用相關記載:臺灣通史(1920年出版)農業志將「油柑」列入果樹,臺灣省立農學院叢書之六-中國果樹分類學(1955年初版)也收錄油柑(P. emblica),日文東南亞的果樹(1974年出版)及世界果樹圖說 (1978年出版)敘明油柑果樹栽培,在臺灣利用方式以砂糖蜜漬而食,或鹽漬作副食品利用,應可視為傳統果樹。
早期中部地區栽培作為蜜餞食用,而後因食品加工業盛行,油甘蜜餞漸為國人所淡忘,栽種的面積減少,目前在新竹關西及新埔鄉鎮水果攤仍可買到醃製油柑(附圖1),在印度以水果販售也是常見型態(附圖2)。在近期國內生技展或醫療展推廣互動過程,年青的民眾對餘甘子甚覺新奇,但年長的民眾大多甚為熟悉,喚醒對其酸澀、回甘的記憶,堪稱「阿嬤級的零嘴」,可作為傳統食用的最佳見證。
俗諺「油柑好嘴尾,查某囡ㄚ罔市」:養女兒就如種油甘一樣體驗人生的「苦盡甘來」滋味。
目前我國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已將餘甘子鮮果及蜜餞列為傳統性食材,在得供食品使用一覽表亦表列「余甘子」,乾燥餘甘子得以萃取、茶包及藥膳包型態供食品使用。
圖1.新竹縣關西鎮油柑傳統醃漬果(蜜餞)
圖2.餘甘子在印度作為水果販售 (Emblic seller in Pollachi, India。引用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Phyllanthus_embli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