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8
前言 稜角絲瓜品質甜脆,素有「澎湖菜瓜」美名,為短日照植物,夏季因高溫長日,雌花少因此產量低,目前雖有育出對日照鈍感的品種,但仍以春、秋作為主。澎湖地區稜角絲瓜多於露地生產,藤蔓匍匐地表,果實常易受瓜實蠅產卵危害而影響農民收益甚大,園區附近矮灌木或竹林間等都是瓜實蠅喜好休憩之處,因此容易造成防治上的死角,加上農民常疏忽清園的重要性,將被叮咬的瓜實任意丟棄在田間,導致被害瓜實中的幼蟲繼續繁殖,成為田間害蟲主要來源。 |
瓜實蠅(Bactrocera cucurbitae Coquillett)屬於雙翅目(Dipter),果實蠅科(Trypetidae)之害蟲,能危害16科80多種植物,危害葫蘆科(Cucurbitaceae)及其他瓜果類作物的幼瓜。臺灣由於氣候環境適合瓜實蠅之生長與繁殖,加上周年栽培瓜果,種類繁多,成熟期又不一致,以致各蟲期周年可見,大量為害時,可造成露天栽培的稜角絲瓜的嚴重損失,影響農民收益甚大,通常好發生於清明節過後氣溫回暖時,瓜實蠅密度亦隨之增加。瓜實蠅喜歡在篦麻、玉米、高粱及朱槿等植物棲息,在取食或找尋寄主產卵時才會飛到瓜園內,飛入瓜園內活動的時間以清晨及黃昏居多,雌成蟲通常在雌花謝花後即前來產卵,卵產在瓜類果實的皮下,造成表皮會有流膠的現象,影響果實的發育及品質。 |
澎湖縣白沙鄉是主要稜角絲瓜產地,現有2個蔬菜產銷班為主要生產體,以供應澎湖市場。為協助農民減少瓜實蠅的危害,因此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澎湖分場與作物環境課合作,就澎湖地區實施瓜實蠅防治的效益與可行性進行評估,供瓜果類產銷班參考。 |
瓜實蠅防治實施方式 高雄場澎湖分場於102年8月起調查瓜實蠅誘蟲劑對於中屯地區稜角絲瓜產量與收益之影響評估,稜角絲瓜於定植後21天開始懸掛誘殺器,處理組為克蠅香(誘殺雄蟲)與酵母錠(誘殺雌雄蟲),對照組為不處理區。 |
克蠅香依植物保護手冊建議,每公頃懸掛10-20個的比例施用,約每月更換1次藥液;酵母錠則儘量吊掛於田區邊緣雜木林或樹下,高度1.0公尺陰涼處,每隔10-15公尺吊掛1個,約1星期清除蟲體1次。 |
瓜實蠅防治試驗成果 由表1結果顯示,處理組具商品價值的產量為每公頃10公噸,相較於對照組之8.4 公噸,克蠅香搭配酵母錠處理可讓瓜田增產19%,證明誘蟲器確實可有效降低瓜實蠅密度。處理區每公頃蟲害防治成本費用為35,800元,但其每公頃淨收益可增加7萬多元(13%),顯見誘蟲器防治瓜實蠅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特性,可減少瓜果損耗並提高澎湖地區稜角絲瓜農民的收益。 |
本次試驗,雖礙於自然環境、田間衛生與栽培管理技術的不同,而造成產量不同,但整體而言誘殺劑對瓜實蠅防治仍顯著有效,可導正農民以為懸掛誘蟲器會招來更多瓜實蠅的誤解,此外防治成本僅占收益之5%左右,總體產出效益遠大於投入成本,值得農民參考採用。 |
防治瓜實蠅常用的方法有:(1)利用溫網室等設施栽培,(2)保持田間衛生,隨時清除瓜園中掉落或被害果實,(3)於幼果期進行套袋處理,(4)具誘引效果的黃色黏紙或黏劑 (5)利用性費洛蒙(克蠅香)誘殺雄蟲,(6)含毒性的蛋白水解物質誘殺雌蟲(酵母錠與0.02% 賜諾殺等可供農民運用。 |
若採「滅雄、滅雌與清園」三管齊下,可達到防治瓜實蠅於經濟危害限界(Economic Injury Level, EIL)以下成效,不僅較經濟也適合國內實施,透過農民自動自發的投入共同防治合作,將可更有效降低瓜實蠅的密度,提高瓜農的收益。本試驗結果亦證實,澎湖中屯地區瓜農配合滅雄與滅雌處理,可有效減少瓜實蠅危害,防治成本僅占收益之5%左右,值得農民採行。 |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1%
我喜歡:11%
很實用:22%
夠新奇:0%
普普啦:6%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3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Jeff(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0/05/31
讚讚讚
chousales(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6/15
good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9/22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