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藷新品種 桃園4號-紫晶
1. 育成背景
桃園 4 號-紫晶是因應氣候變遷及乾旱挑戰而選育的新甘藷品種。自 101 年起以多個品種(如台農 10 號、台農 31 號等)進行天然雜交,經過長達 10 年以上的選拔與試驗,在無灌溉、低投入的栽培條件下篩選而成,並於 112 年正式命名。
2. 主要特性
-
耐旱性佳:在連續 40~50 天不降雨的環境下,仍能維持 19–21 公噸/公頃的穩定產量,表現優於對照品種。
-
產量穩定:春、秋作間塊根產量變化小,相較於台農 66 號及台農 73 號,桃園4號更具穩定性。
-
外觀與色澤:塊根呈紫皮紫肉,色澤鮮豔,花青素含量高(約 300.1 mg/100 g 乾物質),優於對照品種台農73號。
-
食味特性:質地偏鬆散,適合加工利用。
| 試驗地點 | 品系 (種) |
塊根產量 (公斤/公頃) |
總產量指數 (%) ck1/ck2 |
|---|---|---|---|
| 桃園市大園區 107 年春作 | 桃園 4 號 | 23,486 | 64.6 / 112.5 |
| 台農 66 號 (ck1) | 36,380 | 100.0 / 174.3 | |
| 台農 73 號 (ck2) | 20,868 | 57.4 / 100.0 | |
| LSD0.05 | 11,519 | ||
| 新竹縣竹東鎮 107 年秋作 | 桃園 4 號 | 25,460 | 147.8 / 256.0 |
| 台農 66 號 (ck1) | 16,858 | 100.0 / 173.2 | |
| 台農 73 號 (ck2) | 14,375 | 57.7 / 100.0 | |
| LSD0.05 | 5,483 |
3. 加工與利用
-
因深紫色澤與高花青素含量,極具開發成健康食品、天然色素及加工品的潛力(如紫薯粉、糕點、飲料等)。
4. 栽培要點
-
適合台灣北部(桃園、新竹、新北等地)春夏作栽培,種植適期為 3–8 月。
-
行株距依用途調整:鮮食 20 公分(中小藷為主)、加工 30 公分(大藷為主)。
-
建議採 120 日收穫,以避免雨季導致塊根腐爛。
5. 新品種深具推廣價值
桃園 4 號-紫晶兼具「耐旱、穩定產量」與「紫肉加工潛力」,特別適合缺水或灌溉不便的沿海及山區農田。桃園 4 號不僅能穩定農民收益,亦能拓展紫心甘藷加工產品的市場多樣化。

圖片及資料來源: 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附件
下一篇
《台農74 號》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0%
我喜歡:0%
很實用:100%
夠新奇:0%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