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據台灣雞種,由於先民原住民同胞,無飼養禽畜的習俗,以打獵為主,而台灣雖有野生雁鴨之類,但多為冬候鳥,無繁殖品種留下本地,其最先開始飼養之可能,實屬大陸先民移居台灣時所帶來的雞種繁衍後代,亦有從東南亞及荷蘭人帶來部份種源,日治時代,引入三河種﹑名古屋。亦有歐洲品種﹑洛島紅﹑橫斑蘆花與澳洲黑等,光復後有紐漢西雞之引入,由於上述情形,有許多土雞已因外來種源混合而改變其原有特徵。
民國74年畜產試驗所有鑑於此,開始深入高山及偏遠地區收集尚未混有雜種血統之純種土雞,進行純化近親交配,歷經十年的選育已培育出真正的台灣土雞,吃過的人都想再買此高品質土雞產品。
1. 白肉雞:
民國52年進口白肉雞,當時飼養8週齡達1.8公斤體重,與本地雞種相比,確實帶給許多人致富。民60年左右台灣有90%的雞肉皆屬白肉雞,但隨時代的變遷許多人開始喜歡有色雞,所以目前有色雞已漸有超過白肉雞的趨勢。目前白肉雞飼養45天既可達2公斤,僅消耗3.6~4kg飼料,飼料效率極佳。
2. 仿仔雞:
最早於民53年有人試著以進口紅羽公雞(肉用)與黑羽蛋雞交配,生產有色雛雞,當時稱為「兩雞」,此類可為仿土雞開山始祖,民60年引進隱性白基因的白肉雞與洛島紅﹑澳洲黑交配效果比「兩雞」優,民63年左右,自法國引進「黑全」(澳洲改良雞其羽腳皆黑﹑產肉產蛋性能皆不錯),以黑全做母雞所生產的仿仔雞一般稱黑仿雞,其飼養12~13週,公母體重可達3.0與2.4公斤。
3. 土雞:
民71年中興大學開始至全臺七個地區收集土雞,亦有畜產試驗所於民74年深入新竹、花蓮、台東、高雄、嘉義、台中等此七個縣市收集土雞。因地區不同亦發現桃竹苗地區為較大型土雞,與當地客家風俗習慣較偏好大型雞有關。山區所收集到的土雞其腳脛較長,與物競天擇有關連,以適應環境之改變。相對的在沿海地區收集的土雞,其品種則較高山地區腳脛較短。
土雞的特徵活潑、行動敏捷、較晚熟、抗病力強、耐粗食、具有群體行動特性、母雞藾抱性強、產蛋較少、最重要是肉質堅實富有彈性,民間飼養約13~15週出售,體重1.8公斤左右。
4. 鬥雞:
於民國元年由日本引進,日人稱軍雞,身體強壯、個性好鬥,供娛樂之用,民39年有人於市場出售鬥雞,每對500~800元(當時黃金一兩約365元)創下奇聞。目前分大、中、小三個體型,台東地區及中部地區飼養戶較多。
5. 閹雞:
一般公雞飼養6個月後,肌肉老化,不易咬嚼。閹雞乃小雞8週齡時以胸腔最後第二肋骨切開,再以夾子將體內睪丸挑至明顯處,以棕櫚線圍繞睪丸絞斷,用杓子將睪丸取出,並於傷口處抹些碘酒整個「閹雞」便告完成。一般閹割後再養4個月,使體重達14~15斤,其產地價格每斤50~100元,吃過的人都說味美可口,即使做白切雞、鹽水、蔥油雞等簡易料理,皆能吃出它的特色,值得品嚐食用。
6. 蛋雞:
於日治時代引入來亨雞,到民國50年亦引進兼用種如洛島紅及澳洲紅及澳洲黑等為褐色蛋品系,目前亦有龍門、巴布谷、海蘭、海碩士、麗加褔、秀拔等育種公司生產蛋用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