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3
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系 張聰洲教授
- 小鵝病毒性腸炎(Viral Enteritis of Goose)
小鵝病毒性腸炎是由小病毒感染(Parvovirus)引發的疾病。小病毒是無封套的DNA病毒;於1956年首先於中國大陸發現,本病曾在1982年初期襲捲國內的養鵝業,於2個月內126個鄉鎮、451場發生,死亡率高達91.64%(312,692/494,828)。除了花東及澎湖地區,全臺各縣市的養鵝場均蒙受本病毒的侵襲,造成相當大的損失。我國1982年的疫情和 1981年自泰國進口小鵝或種鴨蛋有關。本病好發於3週齡內小鵝,死亡率高。1周齡內100%,2至3週齡10%,4至5週齡零星死亡。但近年來因疫苗及血清的使用,故罹病年齡有延後至4至6週甚而大鵝亦可見之。若有鹅場飼養管理不良及其他病原繼發性感染,則易加重疫情的發生。本病的傳染途徑主要有介蛋傳染及水平傳染,一病鵝糞內含大量病毒可經口傳染。大鵝常呈不顯性感染,但成為帶原者;病毒可經種蛋傳給小鵝,其潛伏期短約3至5天。
臨床上常見1週齡的幼鵝呈現厭食、煩渴、不欲走動。鼻腔及眼睛有分泌分物、常見痢便,羽毛脫落及呈現企鵝樣站立姿勢。剖檢時常可見腸管及心臟發生特徵性病變。小腸之急性期常見出血性腸炎,腸腔內充滿血樣內容物。慢性期為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小腸中、下段極度膨大,質地堅實狀如香腸,剖開後可見整片腸粘膜壞死脫落,與滲出的纖維素凝固形成淡灰白色圓柱樣物,或包裹在腸內容物表面形成偽膜,堵塞腸腔,腸壁變薄。顯微鏡下,小腸絨毛萎縮及上皮細胞脫落,腺窩擴張呈囊狀,內含脫落的上皮細胞,部分區域可見腺窩上皮細胞增生,且可見嗜鹼性核內包涵體。心臟常呈急性心衰竭變化。心臟變圓及褪色、心房擴張、心壁鬆弛。鏡下,肌絲纖維間水腫液蓄積,有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瀰漫性浸潤。很多肌絲斷裂,肌間血管充血及出血灶處處可見。有時可在心肌細胞核內發現嗜鹼性包涵體。
本病診斷的特徵是幼鵝呈高度死亡,且病程短。剖檢時呈現出血性至纖維性小腸炎,而於中、大鵝常見鬱血性心肌病及心肌炎;腹水蓄積,心囊積水、心臟鈍圓、右心房擴張、心壁變薄、嚴重心肌炎。本病毒亦會感染鴨隻。
※防治要領:
一、疫苗接種(減毒活毒疫苗)
- 種鵝:
(1) 在產蛋前的1個月之前,應接種2次疫苗,間隔3週,行肌肉注射。
(2) 抗體可自疫苗接種後2天開始產生,移行抗體可維持35天。
- 幼鵝:
(1) 至3日齡行皮下或肌肉或腳蹼接種。
(2) 口服效果不良。
(3) 免疫力可維護20週。
二、抗血清注射0.3ml/隻
- 網狀內皮增殖症(Reticuloendothe liosis)
本病係由Retrovirus(Avian C-type Oncovirus)引發B-細胞淋巴瘤,與細胞的myconcogene有關。本病毒感染會引發免疫抑制。本病毒自然感染病例發生於火雞、雞、鴨、雉雞、鹅、日本鵪雞。臺灣常見於大鵝。傳染途徑介蛋傳染、接觸傳染(糞便內含病毒)、疫苗污染。臨床上本病ㄧ般常見於成禽,罹病禽羽毛異常,小羽枝與羽軸連(Nakaunuke),某些病禽顯現麻痺症狀。剖檢時發現肝、脾、心、腎、胰臟及生殖器腫大且見白色腫瘤結節。鏡下局部性或瀰漫性網狀細胞的浸潤,有時尚見有淋巴細胞。大型均一淋巴網狀細胞瘤:肉眼病變很像馬立克病,潛伏期較短,通常發生於7週齡。坐骨神經叢及坐骨神經雙側性腫大。在鹅可引發急性及慢性淋巴瘤;在鴨可引發矮小症,良性及惡性淋巴瘤。本病變易與馬立克病、淋巴球性白血病及火雞淋巴增生病混淆。需行血清學檢查,以資區別。
※防治要領:
一、種畜場需行血清學檢查,陽性率予以淘汰。
二、本病無疫苗應以加強自衛防疫防治。
- 傳染性漿膜炎(Infectious serositis)
傳染性漿膜炎又稱新鴨病(New Duck Diseare)係由Reimerella anatipestifer感染引發的全身性敗血性疾病。本病好發於4週齡內的鴨及鵝,但4週齡至10週齡亦會發生。耐過鵝常成為帶原者,外觀呈發育不良,但沒有明顯的病變。在野生水禽亦有分離及爆發的報告,故本疾病的傳播與野鳥有很大的關係。本病之感染途徑有種鵝垂直感染,但被感染的鵝胚胎無法孵化成功。水平感染經呼吸道感染。Cooper認為蚊子可能也是傳播病媒。本病的死亡率由1%至7%不等,常和飼養管理及環境緊迫(移動、氣溫或濕度的突然變化)有密切關係。其臨床特徵是罹病鵝呈現開口呼吸、扭頸,後弓反張或關節腫大而跛腳。剖檢時發現罹病鵝急性期呈現典型DIC病灶,即喙嘴部位發粓,雙肺暗紅水腫,肝及脾臟腫大呈暗紅色澤。亞急性型則見黃白色粘稠樣纖維素覆蓋於心外膜、肝包膜、氣囊及關節部位,並見氣囊壁增厚內含乾酪樣物。顯微鏡下,明顯的纖維素性、化膿性炎症反應見於軟腦膜,心外膜及肝包膜,即在這些部位有多量的纖維素及異嗜球浸潤。長期以來傳染性漿膜炎的發生,造成水禽業者嚴重的經濟損失,而無良好對策來減少本病的發生。
通常疫情發生時畜主均以添加抗生素,如 Sulfadimidine sodium 30至60g/100隻/天,TMP&MDash;sulfadiazine 8%/40%,1ml/ 公升水或奎寧系列等有效藥物飲水投予,以減少發病的鵝隻死亡,但常無法避免復發。其原因是飼養管理的條件不良,如密飼、育鵝室通風不良、溼度高、無有效消毒,及病鵝沒有確實隔離。目前國內外學者研究1、2、5型的三價菌苗以口服或噴霧方式給予一日齡鵝隻,對相同的血清型者保護效果良好,但不同血清型則無交叉保護作用或效果差。大腸桿菌亦可引發類似症狀及病變,行病原分離與鑑定可供區別。
- 家禽霍亂(Fowl cholera;FC)
本病係由Pasteurella multocida感染所引致的惡性傳染性疾病。Pasteurella multocida是Gram(一),無運動性,不產生芽胞之兩端濃染小桿菌。分離株毒力變異很大,從高度侵入株至無病原株。利用沉澱反應,至少有16個血清,但常發生交叉反應。所有禽類均具感受性,火雞最敏感,其次為鴨及鵝。成禽較幼禽具感受性,其傳染途徑有帶菌者或病禽之分泌物及屍體、老鼠、空氣傳染(經鼻及眼角膜)、經水及飼料傳染(經口),目前並無介蛋傳染報告。本病潛伏期短僅4至9天,其病程於急性期約2週;慢性期將有數個月之久,而死亡率於急性期高峰50%;慢性期僅有1%至2%(常見於產蛋鴨),且本病極易復發。
臨床特徵於甚急性型常見突然死亡而無臨床症狀、快速大量暴斃,鴨、鵝嘴部呈暗紅色;急性型病鴨、鵝呈精神沉鬱及厭食,鼻腔有卡他性分泌物,呼吸道有囉音,綠色或黃色下痢便。在甚急性型無明顯病變;急性型呈現點狀出血,尤其在心冠部脂肪、 肌胃、腹部脂肪及十二指腸的黏膜面。肺臟嚴重充血及水腫;肝臟及脾臟鬱血,棕色或黃棕色,並散佈多發性局部壞死點;口腔及鼻腔有稠液;墜卵性腹膜炎;肝、脾的局部壞死灶內有異嗜球浸潤。本病的初步診斷可由心臟、肌胃及腹部脂肪點狀出血(須與鴨瘟區別),肝臟及脾臟密發局部壞死點特徵加以判斷。若能從病灶區進行肝、脾、肺及骨髓病原分離,可呈現Gram(﹣)、Oxidase(﹢)、Lactose(﹣)、Sucrose (﹢)、Maltose(﹣)、Mannitol(﹢)特徵。本病的防治應早期診斷。罹病動物隔離、撲殺或予以抗菌劑或制菌劑治療,並加強消毒以免病原擴散。
- 潰瘍性腸炎(Ulcerative enteritis)
潰瘍性腸炎係由Clostridium colinum引發的疾病。本病發病誘因有球蟲病及環境衛生不良。梭菌為土壤內正常菌叢及主要傳染原為帶菌或病禽。本菌形成芽胞後具有數年的感染力。臨床上任何年齡均會感染,好發於6至10周齡。罹病動物常呈水樣下痢及渴慾增加。急性期:十二指腸發生出血性腸炎,伴隨腸壁點狀出血。亞急性至慢性期則見小腸或盲腸呈現圓形或長橢圓形潰瘍灶。潰瘍灶常因穿孔而引發腹膜炎。肝臟邊緣散佈淡黃色斑點或不規則性斑塊。脾臟鬱血,腫大及出血。本病可從腸管潰瘍灶進行抹片檢查,可見革蘭氏陽性大桿菌。或從病灶區進行病原分離。本病之治療可用多胜太藥物如枯草菌素處理。
- 卵黃囊感染症(Yolk Sac infection)
卵黃囊感染症又稱臍炎(Omphalitis)。常見的感染原有E.coli及其他病原如Staphylococcus,及Pseudomonas等。本病好發於衛生管理不良的孵化環境內濕度不夠時,其發生率偏高。常發生於孵化後ㄧ週齡內,死亡率介於5至10%,但有時可高達100%。臨床上常見罹病鵝聚集成堆,精神沉鬱,腹部明顯膨大。剖檢時發現罹病鵝的腹部腫脹,皮下及未吸引的卵黃囊充血,卵黃囊的顏色呈現黃而濃稠或棕綠水樣且散發惡臭味。體腔呈現混濁並見出血灶。鏡下呈嚴重腹膜炎變化。在未吸收的卵黃囊內,存有細菌團塊,囊壁則見化膿性炎症細胞的浸潤。
本病的傳染途徑有臍感染及蛋殼糞便污染二種。臍感染致使肚臍增厚及發炎,一般以此方式較常見。罹患卵黃囊感染症的鵝隻進行病原分離,常可從病灶區分離出非溶血性大腸菌。本病的發生常和種鹅場的衛生管理有密切的關係,故從飼養管理良好的種鹅場購買健康的小鵝是預防本病的最好方法之ㄧ,再則於小鹅進場前育鶵室需清潔、消毒及通風良好及維持環境乾燥。進場後即時投於綜合維他命、電解質及廣效性抗生素,可減輕本病的發生。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1%
我喜歡:16%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1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2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2/22
很好
皮諾可(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01/11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