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
灰黴病
枝枯病
炭疽病
黑斑病
腫瘤病
線蟲
銹病
露菌病 |
灰黴病 (Gray
mold)
學名:Botrytis
cinerea 病徵:
主要為害花器,嚴重時幼嫩枝條及葉片亦可被害。小花苞被害時下垂、枯萎,產生稍凹陷之灰黑色病斑,同時會擴展至整個花苞,因而無法開展。花瓣被害時初期產生針尖狀之水浸狀斑點,病斑之顏色因品種而有差異,一般白色品種常形成紅色病斑;粉色及紅色品種則形成白色褪色之病斑;以後病斑逐漸擴大,顏色逐漸轉為褐色,多數病斑相癒合成一不規則之大病斑,並擴展至整個花瓣,同時病斑邊緣及頂端變褐色、變軟,嚴重時花朵上佈滿灰色粉末狀物,為病原菌之分生孢子。本病主要發生於低溫多濕之季節,以冬末春初發生最為利害。
傳播途徑:
分生孢子藉風、雨水及外力碰撞傳播。
防治方法:
一、 |
70%甲基多保淨可濕性粉劑2500倍,發病初期開始,每隔10天施藥一次,連續三次。
(植保手冊(1996),p.431) |
二、 |
50%依普同可濕性粉劑1500倍、50%撲滅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
,輪流換用,以確保防治效果。
(黃德昌、李惠玲,1991,興農274期,p.90) |
三、 |
採用設施栽培,覆蓋遮雨棚,同時避免過於密植,保持通風良好,以減少感病機會。
(楊秀珠,1991,農藥世界91期,p.71)
|
四、 |
降低栽培環境中之濕度:供水時避免噴及植株、避免葉面給水、避免於黃昏或清晨大量用水、以稍高溫且低濕度之空氣取代高濕空氣,或於栽培空間灌進乾空氣等,均可降低灰黴病之發生。 |
五、 |
加強栽培管理:於植株生長過程中,定期供應鈣鹽,可以提高植株對灰黴病之抵抗力,亦不失為一有效之方法。 |
六、 |
妥切的管理仍是防治本病的首要措施,發病初期一旦發現感病後,應立即清除病株、罹病枝條及葉片,可減少病害之傳播。 |
|
(楊秀珠,1995,農藥世界138期,p.39)
|
|
|
|
花苞為害狀 |
|
花苞為害狀 |
(楊秀珠,1995,農藥世界138期47頁) |
|
(楊秀珠,1995,農藥世界138期47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