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黑點病 
                      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s.) Keissler    
                        菌絲生長最適溫是25℃,孢子形成適溫範圍13~29℃,孢子發芽適溫範圍13~33℃。  
                      病徵 
                        
                       
                        主要危害葉片與果實,在葉片、果實或果軸出現褐黑色或黑色直徑約1mm之細小斑點,與黑星病病斑相似,但本病病斑不突起。  
                      發病生態與時期 
                        
                       
                        在乾旱季節發生多,無論葉齡老幼接種後4天出現病斑,但年幼葉片的病斑數較多。  
                      防治方法  
                        鋅錳乃浦及四氯異本晴之防治效果較好,腐絕次之,免賴得效果較差。 
                      (蔡雲鵬、趙治平、蔡碧雲,1995,台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叢書第21頁)          
                        
                      
                        
                            
                            病徵 
                            (蔡雲鵬、趙治平、蔡碧雲  
                      1995 台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叢書第15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