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軸腐病(crown  
                      rot) 病原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蒂腐病菌)  
                          Fusarium spp.(鐮孢菌) 
                          Ceratocystis paradoxa (Dade) Moreau(無性世代為不完全菌,有性世代為子囊菌)      
                      病徵:  
                        主要危害果軸、果實。本病病原菌孢子在香蕉分把後由切口處感染而引起,腐爛由果軸開始,然後延伸至果肉,果軸全黑,略動果指即會脫落。  
                      發病生態與時期:  
                        為貯藏性病害,整年均會發生,但以夏季發病較嚴重。在夏季貯藏及運輸中最流行的傷痍感染病害,其發病所需要之溫度較香蕉炭疽病尤高,約在31℃左右。  
                      防治方法:  
                       
                         
                          | 一、 |  
                          採蕉、搬運、裝箱等各項操作時,盡量避免擦傷。 |  
                          
                         
                          | 二、 |  
                          香蕉集貨後及包裝前,任選下列三種之一種處理: |  
                          
                         
                           |  
                          1.   
                             |  
                          90%腐絕可濕性粉劑稀釋2300~4600倍後,將果把浸漬藥液內2分鐘,或果軸向上放置,將藥液噴佈其上。腐絕加明礬100倍液(1%),可降低藥液pH值,對腐絕藥效發揮有幫助。明礬和鐵或鋅接觸數小時,會引起果實上蕉乳的黑變,因此使用明礬時避免使用鐵製用具,而應用鋁製塑膠或不銹鋼用具。日本規定進口香蕉之腐絕殘留量,果皮中不得超過3ppm,果肉中不得超過0.4ppm。 |  
                          
                         
                           |  
                          2.   
                             |  
                          50%免賴得可濕性粉劑稀釋30倍後,使用毛刷將藥液塗於果軸切口部份。 |  
                          
                         
                           |  
                          3.   
                             |  
                          50%免賴得可濕性粉劑稀釋1000倍後,整把果手浸漬藥液3分鐘。 |  
                          
                         
                          | 三、 |  
                          香蕉裝箱後及催熟前在16℃保存。 |  
                          
                         
                           |  
                          (植保手冊(1996)第304頁) 
                           |  
                          
                        
                      
                        
                            
                            病徵 
                            (蔡雲鵬、趙治平、蔡碧雲  
                      1995 台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叢書第16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