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博萬象
複種指數 Cropping Index
3,227
名詞釋義
將作物種植總面積除以耕地總面積,再乘以100;此指數係用以衡量耕地利用之集約程度,為耕地利用狀況的指標。表示在一年內耕地被用來種植農作物的平均次數。
相關詞:
#作物複種指數
補充解釋
3 則
達人
皮諾可 發表於 102/12/23
複作制度
一年內同一區農田種植一種以上的作物,稱為複作。
複作指數的計算 見 王啟柱 1983 台灣農業 19(6): 26-30.
包括長期作物---------------(式1)
作物複作指數 = 100 ´ [作物總面積]╱[耕地總面積]
不包括長期作物---------------(式2)
作物複作指數 = 100 ´ [作物總面積 - 長期作物面積]╱[耕地總面積 - 長期作物面積]
包括綠肥與單年生青刈作物---------------(式3)
作物複作指數 = 100 ´ [單年生作物總面積]╱[耕地總面積 - 多年生作物面積]
出處:http://seed.agron.ntu.edu.tw/cropprod/CropSys/multiple.htm
一年內同一區農田種植一種以上的作物,稱為複作。
複作指數的計算 見 王啟柱 1983 台灣農業 19(6): 26-30.
包括長期作物---------------(式1)
作物複作指數 = 100 ´ [作物總面積]╱[耕地總面積]
不包括長期作物---------------(式2)
作物複作指數 = 100 ´ [作物總面積 - 長期作物面積]╱[耕地總面積 - 長期作物面積]
包括綠肥與單年生青刈作物---------------(式3)
作物複作指數 = 100 ´ [單年生作物總面積]╱[耕地總面積 - 多年生作物面積]
出處:http://seed.agron.ntu.edu.tw/cropprod/CropSys/multiple.htm
達人
小魚 發表於 102/03/22
複種指數指一塊土地每年可以收獲的正作物(主要作物,非主要作物不計)比值。假設一塊地每兩年休耕一年,則指數是0.5;每年收成稻米1次,指數是1;1年收成稻米2次,指數是2。
中國在宋代引進耐旱、早熟的占城稻,將原本180天成熟的稻作縮短到100天,使得複種指數上昇(由1到2),耕地面積也隨之擴大(梯田和圩田)。
糧食生產的增加,使宋代人口高峰數字突破以往六千萬,提高到一億人口。複種指數上昇讓單位生產量的提高,使城市糧食供應的運輸成本降低,可以承受更多的人口。不僅城市居民比例上升,規模也比以往更為擴大。
另外複種指數上昇使農業經營風險降低,農民抗災能力增加,財富的累積速度較以往為快。土地所有權因之日趨於零碎化。農民也有餘力供應子弟入學,打破士族與地主政治地位上之壟斷。(網路)
中國在宋代引進耐旱、早熟的占城稻,將原本180天成熟的稻作縮短到100天,使得複種指數上昇(由1到2),耕地面積也隨之擴大(梯田和圩田)。
糧食生產的增加,使宋代人口高峰數字突破以往六千萬,提高到一億人口。複種指數上昇讓單位生產量的提高,使城市糧食供應的運輸成本降低,可以承受更多的人口。不僅城市居民比例上升,規模也比以往更為擴大。
另外複種指數上昇使農業經營風險降低,農民抗災能力增加,財富的累積速度較以往為快。土地所有權因之日趨於零碎化。農民也有餘力供應子弟入學,打破士族與地主政治地位上之壟斷。(網路)
達人
小晏 發表於 102/02/23
複種:指在同一塊土地上,於一年內連續種植二次或二次以上作物的一種耕地利用。
作物複種指數:將作物種植總面積除以耕地總面積,再乘以100即是;此指數係用以衡量耕地利用之集約程度。
參照農業統計年報背景說明
作物複種指數:將作物種植總面積除以耕地總面積,再乘以100即是;此指數係用以衡量耕地利用之集約程度。
參照農業統計年報背景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