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博萬象
熱處理
3,987
下一篇
曬田
補充解釋
6 則
達人
Liang Yaa Wern 發表於 112/11/09
熱處理是利用病蟲或微生物和農產品對高溫耐受性的差異,以40~60℃短暫處理蔬果,抑制病蟲的採後處理技術。熱處理最大優點為無藥劑殘留問題,因此常用於果實貯藏病害防治。
除了抑制病蟲害,研究發現熱處理後可觸發蔬果內部多種生化機制,提升防禦力,如①促進苯丙氨酸裂解氨酶(L-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促使木質素生成,形成物理阻隔防禦病原菌入侵,②合成毒性的酚類化合物,抵禦外源病原菌,提升防禦力,③抑制乙烯生合成的酵素活性,以延緩後熟、降低果實軟化。除此之外,部分農產品於貯藏前先處以熱處理,能夠改變細胞膜結構、提升抗氧化機制、促進熱休克蛋白生成,減少或延緩寒害發生。
常見的熱處理方法有溫湯、熱風、蒸熱、高週波與微波加熱等。其中溫湯處理以水為導熱媒介,具有最佳導熱效率、易於操作的優勢。
熱風是吹送38~46℃空氣於農產品表面,由於導熱較慢、處理時間較長,約需耗費12~96小時。蒸熱處理為進出口檢疫最常使用的方法,主要用於消滅藏於農產品中的蟲體與蟲卵,透過40~50℃熱空氣搭配90%以上的相對溼度,相較於熱風處理有更好的傳導速率。
高週波與微波加熱多用於農產品加工,其加熱速度快、效率高。根據研究顯示高週波比溫湯處理快30倍的時間達到目標果溫,將蔬果快速加熱後,搭配溫湯處理,大幅提升處理效率;微波處理是應用電磁場加熱,使病原菌與蟲體內物質快速震盪、加熱而死亡,更有研究人員成功以微波處理減少櫻桃貯藏期微生物含量,顯著延長保鮮期。
參考資料: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87138
除了抑制病蟲害,研究發現熱處理後可觸發蔬果內部多種生化機制,提升防禦力,如①促進苯丙氨酸裂解氨酶(L-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促使木質素生成,形成物理阻隔防禦病原菌入侵,②合成毒性的酚類化合物,抵禦外源病原菌,提升防禦力,③抑制乙烯生合成的酵素活性,以延緩後熟、降低果實軟化。除此之外,部分農產品於貯藏前先處以熱處理,能夠改變細胞膜結構、提升抗氧化機制、促進熱休克蛋白生成,減少或延緩寒害發生。
常見的熱處理方法有溫湯、熱風、蒸熱、高週波與微波加熱等。其中溫湯處理以水為導熱媒介,具有最佳導熱效率、易於操作的優勢。
熱風是吹送38~46℃空氣於農產品表面,由於導熱較慢、處理時間較長,約需耗費12~96小時。蒸熱處理為進出口檢疫最常使用的方法,主要用於消滅藏於農產品中的蟲體與蟲卵,透過40~50℃熱空氣搭配90%以上的相對溼度,相較於熱風處理有更好的傳導速率。
高週波與微波加熱多用於農產品加工,其加熱速度快、效率高。根據研究顯示高週波比溫湯處理快30倍的時間達到目標果溫,將蔬果快速加熱後,搭配溫湯處理,大幅提升處理效率;微波處理是應用電磁場加熱,使病原菌與蟲體內物質快速震盪、加熱而死亡,更有研究人員成功以微波處理減少櫻桃貯藏期微生物含量,顯著延長保鮮期。
參考資料: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87138
達人
烏龍茶 發表於 112/10/30
熱處理(hot treatment),是園產品處理技術的一種,最常使用於果實類的園產品,作法是將園產品置於高溫下短時間處理,其目的在於防止果實腐敗、延緩後熟、殺死害蟲或減輕低溫傷害等。
高手
leona 發表於 109/10/20
熱處理技術目的在於防止果實腐敗、延緩後熟、殺死害蟲或減輕低溫傷害等。農產品在儲藏運輸前,先置於高溫下且短時間的處理技術。
曾經因為化學防治藥劑比熱處理效果好,成本低,方便操作,熱處理技術走向衰敝,後來因為使用化學防治藥劑會使病原菌產生抗藥性而喪失藥效,再加上人們對農藥殘留愈來愈重視;熱處理技術被重新重視,並且被廣泛的研究與應用。
根據作者:黃偉峻
曾經因為化學防治藥劑比熱處理效果好,成本低,方便操作,熱處理技術走向衰敝,後來因為使用化學防治藥劑會使病原菌產生抗藥性而喪失藥效,再加上人們對農藥殘留愈來愈重視;熱處理技術被重新重視,並且被廣泛的研究與應用。
根據作者:黃偉峻
高手
Tan Ya 發表於 109/06/20
熱處理指的是「園產品在貯藏前,先置於高溫下短時間的處理技術」。
最常使用於果實類的園產品,其目的在於防止果實腐敗、延緩後熟、殺死害蟲或減輕低溫傷害等。果實於貯運期間腐爛是採收後重要的損耗原因之一,腐爛大多由真菌所引起,早於1922年即發現用熱水處理柑橘可防止柑橘由炭疽病引起的腐爛,從而開始了熱處理的研究。然而,化學防治藥劑開發出來後,效果比熱處理好,方便操作、成本又低,因此長期以來控制果實採後病害的主要措施是使用化學殺菌劑,但是長期大量使用殺菌劑會嚴重汙染環境,直接或間接地危害人體健康。此外,密集使用單一種類之殺菌劑會使病原菌產生抗藥性而喪失藥效,造成日後使用化學藥劑防治病害愈趨困難。近年來,人們對於農藥殘留問題的關注日益增加,因此熱處理技術才又被重新重視,並且被廣泛的研究與應用。
參考資料:https://kmweb.moa.gov.tw/knowledgebase.php?func=2&type=2&id=286598
最常使用於果實類的園產品,其目的在於防止果實腐敗、延緩後熟、殺死害蟲或減輕低溫傷害等。果實於貯運期間腐爛是採收後重要的損耗原因之一,腐爛大多由真菌所引起,早於1922年即發現用熱水處理柑橘可防止柑橘由炭疽病引起的腐爛,從而開始了熱處理的研究。然而,化學防治藥劑開發出來後,效果比熱處理好,方便操作、成本又低,因此長期以來控制果實採後病害的主要措施是使用化學殺菌劑,但是長期大量使用殺菌劑會嚴重汙染環境,直接或間接地危害人體健康。此外,密集使用單一種類之殺菌劑會使病原菌產生抗藥性而喪失藥效,造成日後使用化學藥劑防治病害愈趨困難。近年來,人們對於農藥殘留問題的關注日益增加,因此熱處理技術才又被重新重視,並且被廣泛的研究與應用。
參考資料:https://kmweb.moa.gov.tw/knowledgebase.php?func=2&type=2&id=286598
達人
傳哥 發表於 103/01/24
熱處理脫毒是根據病毒與植物細胞對高溫的忍耐程度不同,將苗木、接穗或種子放在適當的溫度下處理一段時間,將植物組織中病毒部分地或完全地鈍化而控制其的活動,但很少傷害甚至不傷害植物組織,從而讓植物細胞繼續保持活力加快生長,使生長點附近不帶病毒,從而達到脫毒的目的。
熱處理法是利用病毒和寄主植物對高溫的忍耐性的差異,鈍化病毒,其過程很復雜,與很多因素有關。其中,病毒對溫度敏感性、寄主植物的保衛反應均有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熱處理法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溫度和時間。熱處理可通過熱水浸泡或濕熱空氣進行。熱水浸泡對休眠芽效果較好,濕熱空氣對活躍生長的莖尖效果較好,既能消除病毒又能使寄主植物有較高的存活機會。熱空氣處理比較容易進行,把旺盛生長的植物移入到1個熱療室中,在35~40℃下處理一段時間即可,處理時間的長短,可由幾分鐘到數月不等。熱處理的方法有恆溫處理和變溫處理,處理的材料可以是植株,也可以是接穗。
有些植物對高溫敏感,可用冷處理代替熱處理結合莖尖培養來脫毒。如三葉草,將植株放在10℃中經過一段時間培養,再取莖尖脫毒培養。同樣方法也有人用於消除馬鈴薯梭狀塊莖類病毒。
(網路摘取提供參考)
熱處理法是利用病毒和寄主植物對高溫的忍耐性的差異,鈍化病毒,其過程很復雜,與很多因素有關。其中,病毒對溫度敏感性、寄主植物的保衛反應均有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熱處理法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溫度和時間。熱處理可通過熱水浸泡或濕熱空氣進行。熱水浸泡對休眠芽效果較好,濕熱空氣對活躍生長的莖尖效果較好,既能消除病毒又能使寄主植物有較高的存活機會。熱空氣處理比較容易進行,把旺盛生長的植物移入到1個熱療室中,在35~40℃下處理一段時間即可,處理時間的長短,可由幾分鐘到數月不等。熱處理的方法有恆溫處理和變溫處理,處理的材料可以是植株,也可以是接穗。
有些植物對高溫敏感,可用冷處理代替熱處理結合莖尖培養來脫毒。如三葉草,將植株放在10℃中經過一段時間培養,再取莖尖脫毒培養。同樣方法也有人用於消除馬鈴薯梭狀塊莖類病毒。
(網路摘取提供參考)
達人
蠻頭 發表於 103/01/24
熱處理是指園產品在貯藏前,先置於高溫下短時間的處理技術,最常使用於果實類的園產品,其目的在於防止果實腐敗、延緩後熟、殺死害蟲或減輕低溫傷害等。果實於貯運期間腐爛是採收後重要的損耗原因之一,腐爛大多由真菌所引起,早於1922年即發現用熱水處理柑橘可防止柑橘由炭疽病引起的腐爛,從而開始了熱處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