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30載與「綠色黃金」相伴的檳榔生涯—石敬萬 長青菁仔行負責人
刊登日:97/10/21
9,600
檳榔在台灣已形成一種獨特的庶民文化,從南到北都有檳榔攤,嚼檳榔的「紅唇族」也非常普遍,以男性勞工階級為主要的消費對象,甚至已經成為中南部的婚喪喜慶場合必備的點心,也是原住民以及鄉村地區訂婚的必備聘禮之一。
檳榔並非原生於台灣
很難想像,在台灣這麼普及的檳榔,並不是台灣的原生種植物,一般人認為嚼食檳榔的習慣來自台灣原住民,也是錯誤的認知;檳榔的原產地其實是在印度、鍚蘭、馬來半島及中國南部。根據歷史記載,魏晉南北朝就有漢人吃檳榔的紀錄,最早的記載出自南史:「劉穆之以金盛檳榔宴客」劉穆之乃南朝宋武帝時的大臣,當時檳榔是有錢人家的珍品,一般人無緣一嚐。由於檳榔產地在中國南方一些少數民族活躍的地區,因此就成了他們的日常零食,甚至成為訂婚的聘禮,例如黎族至今仍有此習俗,越南人亦然,此風流傳到台灣後,逐漸在民間流行起來。 檳榔原產於馬來半島,是一種熱帶植物,目前各熱帶國家多有種植,而以馬達加斯加島、非洲東部、太平洋群島,東南亞、中國南方、臺灣栽培最普遍。至於何時傳入台灣呢?比較令人採信的說法是在17世紀中葉,由荷蘭人自南洋引進,當時原住民偶然發現檳榔果實有禦寒、提神的效果,便採來嚼食,漢人移民後接著跟進,也養成嚼食檳榔的習慣。日治時代因為日本政府認為人們亂吐檳榔汁有礙觀瞻,並影響環境衛生,曾經嚴厲禁止,但二次戰後,不但死灰復燃,嚼食檳榔的人口還快速成長,以致產量不足,一度仰賴進口以維持供需。 世界上大約上億人有嚼檳榔的習慣,台灣則約有120萬人,從事相關產業的人粗估亦有數十萬,是一種不算小的產業,但在從事檳榔產業已有32年經驗的石敬萬眼裡,因為這是一項不受政府鼓勵的產業,並衍生山坡地過度開發而產生土石流等問題,讓檳榔產業成為資訊不足,且認知有誤的產業。綠色黃金產量暴增
台灣廣為種植檳榔是近30年的事。1977年當時全台檳榔的種植面積僅有2,110公頃,因為產量不足以供應廣大市場,只好從泰國等地輸入,由於價格很好、種植容易,不需施肥也不需噴藥,利潤卻是稻米的五倍,因此中南部有許多稻農紛紛轉作,到了1999年時,種植面積便達到56,593公頃,是台灣種植檳榔的巔峰期,僅次於水稻。當時檳榔產農的戶數大約七萬戶,年生產量約17萬公噸,產值約新台幣144億元,因此被稱為台灣的「綠色黃金」。 家住南投水里的石萬敬,在1976年之前已務農多年,家中田地以種植稻米、竹筍及阿薩姆紅茶為主,但收益並不理想,一甲多的土地一年收入不到20萬。有感於當時國人對檳榔的需求量愈來愈高,南投的氣候剛好又適宜種植,於是石萬敬就和附近其他農民一起轉作檳榔,一樣大小的農地,年收入竟達100萬,平均一甲地就有60萬,這讓石萬敬更是毫不考慮的就全部轉作,自種自賣,收入很不錯,還經常不夠賣,因此,從1980年起石萬敬並開始承包其他農民的檳榔田,獲取雙倍利潤。 當時承包一棵檳榔樹一年約1500至2000元,一甲地約有1200棵,所以產農只要有一甲地,至少都有百萬收入,非常吸引人。承包商的利潤也很不錯,石萬敬說:「在承包之初,一甲地付出100萬給產農之後,所採收的檳榔至少可以賣到200萬,利潤相當不錯呢!」搶種之下利潤大減
這樣的好光景維持了十幾年,後來因為愈來愈多人轉作檳榔,產量大增,價格就大不如前了,作承包商也已經沒有利潤而言,因此石敬萬便於1996年轉做大盤,收購南投、台中一帶的檳榔,再批給台灣各地的中盤,以及南投一帶的檳榔攤。目前,他自己種了12甲地,向產農承包了50甲地,一年出貨量大約500萬顆,營業額約3000萬,生產、銷售都堪稱穩定。 石敬萬說:「台灣吃檳榔的人口與檳榔的種植面積於1999年達到最高峰。由於吃檳榔容易產生口腔病變,影響健康至鉅,以及山坡地過度開發所衍生的水土保持等問題,政府鼓勵產農轉作,一甲地約補助15萬。」經過多年種植,檳榔樹長得很高不容易採收,加上農地過度使用,產生地力不足及病蟲害等問題,且產量過剩,產農的收入大不如前,甚至一甲地還不到政府補助的金額,於是便有農民廢耕,轉作其他作物,檳榔種植面積因此逐年降低,到了2005年已有大約五千公頃轉作,約減少十分之一的農地了。後來再因政府宣導降低了檳榔食用人口,導致檳榔的購買量隨之減少,所以價格並未因總產量減少而提高,仍然低靡不振。舉例來說,1980年前石敬萬剛做承包商時,一顆品質較好的白肉檳榔批價,在價格最好的時候,可以批到12元,到了1996做大盤時最多賣8元,現在最好的時候只能賣到一顆3元,其中落差實在很大。台灣全年皆是檳榔產期
台灣的檳榔因產區不同而有產季區隔,所以一年四季幾乎都有檳榔可以採收,分別是屏東的五月至九月,花蓮、嘉義、南投則從九月開始至隔年四月。其中九月各地都在進行採收,是產量最多、挑選最嚴格、品質最好的季節,價格則因供給充足而降低。四月則是產量最少的月份、供不應求、價格最好的時候,所以即使品質不好的「尖」級檳榔都可拿來賣。 由於檳榔沒有成立任何的產銷班,相關業者為了互通資訊並減少惡性競爭,各產地的大盤及承包商便成立了聯誼會,其中包括屏東縣、嘉義縣、南投縣、花東地區,都成立了各縣總會,各小產區再成立分會。石敬萬所在的魚池鄉也於1996年由當地業者一起發起成立魚池分會,石敬萬及其子石燦銘都是發起人之一,目前已由當初的12名會員擴充至35名,會員們定期開會溝通,並將產銷情況回報給南投縣總會,做成整體市場的參考價格。 由於現在普遍產量過剩,有些大盤為搶佔市場,會在旺季產量過剩的時候,以低價搶賣,打亂市場行情,這個時候便要召開會員大會,以節制惡性競爭的狀況,通常都可達到遏止的效果。石燦銘說,聯誼會最大的功能就是在同行惡性競爭削價時,召開會議以協調各方,通常都能在會中得到共識,讓檳榔回歸正常的價格。檳榔品質等級可達40級
石敬萬表示,台灣之所以遍地檳榔,實在是因為檳榔比一般農作物容易種植,不需要特殊的育種方式,只要選用成長狀況較好的檳榔樹的成熟果實來繁殖即可,之後略加施肥、噴藥、除草,便可放任它自由生長,無需特別照顧,五年之後檳榔樹便開花結果,經過四個月的果實生長期,便要趁果實尚未成熟時採收。 檳榔在採收之後馬上就要進行分級,依照大小、幼嫩、形狀來區分,大致可分成最好的特,以及白、紅、尖四大類,各類別再依好壞分成10種等級,所以檳榔的品質多達40種,其中特合、特幼、特中為最高級,口感最細緻、大小適中,價格也最貴。 通常產農或承包商將當天採收的檳榔送來之後,大盤商就要開始進行分級的工作。首先一邊卸貨便一邊分出白、紅二種等級,然後請工人一顆顆剪下檳榔果實,接著挑出受到病蟲害及尖級的次級品,然後放入機器仔細分類出40種等級,最後依照客戶需求打包,隔天以貨運送至全台各地行口。這樣分級處理後的檳榔,在冷藏的條件下可以保存10天左右。政府鼓勵檳榔產農轉作
檳榔的學名為Arcea catechu,是棕櫚科的常綠喬木,單幹,高度可達20公尺以上,葉片呈羽狀複葉,簇生於幹端,果實叢生呈橢圓形,前端稍微有點尖型,果皮厚,富含纖維,內含大核一個。初期呈綠色,果肉較嫩,成熟之後轉為橙黃色,纖維也會變粗,所以要趁綠色未熟時採收,台灣人稱之為「菁仔」,剖開成兩半後,加入石灰或橘皮灰的混合物,再夾荖藤或荖花來嚼食,亦可將荖葉包在果實外的吃法。 石敬萬說:「政府長期以來都對檳榔採取不輔導、不鼓勵及不禁止的『三不政策』,農委會則訂有廢園造林或維護生態的獎勵計畫,希望檳榔產農能夠轉種,使得許多檳榔產農轉作其他作物。此舉原本有利於市場價格提升。」無奈因食用人口減少,以致現今價格還是愈來愈低。 他接著補充,檳榔有多種用途,不只是勞工階級的零食而已,因為它的種子含有檳榔鹼、檳榔素、異檳榔素、四氫菸酸、四氫菸酸甲酯、膽鹼、紅單寧及脂肪等成分,對鉤絛蟲、無鉤絛蟲及短小絛蟲均有很強的麻痺作用,是很好的驅絛蟲藥劑。其中檳榔素是一種副交感神經作用的藥劑,具有催涎、發汗的作用,會產生肌肉緊繃、興奮等生理現象,馬來半島的人就經常拿檳榔果實來煎汁,以治療下痢。 此外,也有人研發一系列的檳榔餐,例如以檳榔果實燉雞,嫩芽則可拿來做涼拌菜或炒肉絲,至於廢耕的檳榔在砍伐之後取出檳榔心,切片熱炒十分爽脆美味,是時下最受歡迎的風味餐「半天筍」,凡此種種,都是檳榔再利用的方法。石敬萬建議農民可多朝創意的方向思考,或許可以為檳榔產業找到另一個春天。 撰文、攝影 林瑞珠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25%
我喜歡:38%
很實用:12%
夠新奇:15%
普普啦:9%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4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3/09
喜歡
陳*雅(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5/10
很好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03/07
good
BBIOU(進階級會員)發表於 101/06/08
推~
Tony(進階級會員)發表於 101/05/25
多吃對身體應該不太好~
涼~(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97/11/10
不管是甚麼產業都很辛苦,要有好措施來輔導最重要
buck(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97/11/10
檳榔不是個好東西,少吃多健康
萬葉風(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97/11/07
檳榔竟然還可以做成檳榔餐,也許是另一個檳榔的出路
琦哥(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97/11/07
還是少吃為妙
黃*芳(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97/11/06
另類的綠色產業吧, 所以只要有心, 就一定能有所成
綿花糖妹妹(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97/11/05
檳榔雖是台灣文化,但真的少吃對身體比較好
Lock__獎(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97/11/05
最好還是不要嚼檳榔,因為容易得口啌癌
Sophia99(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97/11/05
政府鼓勵農民轉作政策是非常正確的方向,支持+1~
小吳(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97/11/05
還是少吃點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