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經營專家帶路,讓台北植物園與國際接軌朱麗萍—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助理研究員兼台北植物園園長
刊登日:98/09/28
2,718
採訪日期:2009/7/13
文/攝影:劉竹茵
「綠意盎然的大型公園」是植物園一般給人的印象,但植物園不只是個公園,還兼負教育、保育的功能,遊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位在台北都會區的台北植物園中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獨具特色的花草樹木,以及近年來特別設計的主題性園區規劃,讓來往的遊客絡繹不絕。在園長朱麗萍的經營下,現在將朝精緻化邁進,期望能打造出「台式風格」不同於其他國家特色的植物園。
緣起十七年前,從分類學到植物園經營管理
從朱麗萍身上散發出專業管理者的氣息,半年前才從英國進修完植物園經營管理課程,回國後馬上接手台北植物園園長一職,對於改造植物園有滿滿的理想。不過朱園長透露,求學時研究的是樟科的分類,會踏入植物園經營管理的領域要感謝Mark Flanagan和Tony Kirkham兩位英國皇家邱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的專家。回憶十七年前朱園長就讀研究所碩士班時,恰好遇到英國皇家邱植物園來台灣做植物的採集,當時她的指導教授為主要負責接待人員,由於本身研究亦有採集的需要,因此有機會與這些外國植物園專家一起工作。在將近一個月的交流下,開始慢慢對植物園產生興趣,也因為這次接待的經驗,讓她後來又陸陸續續接觸到其他植物園專家,慢慢被帶進這個領域,開啟日後往經營管理發展的契機。 台北植物園雖然歷史悠久,在日據時代就已建置完成,但正式與國外其他植物園有接觸,卻從十幾年前才開始。當時甫接觸國外專家就給予建議,認為台北植物園的經營管理模式略為粗糙,可以參加一些專業訓練課程培養管理的人才。而過去朱園長在林業試驗所負責的業務是植物園相關計畫的彙整,雖然沒有實際接觸植物園運作的經驗,但也可從每年計畫內容中了解到國內極度缺乏植物園經營相關專業人才。探究原因在於植物園經營管理內容包含植物與園藝的知識,而國內並未開設相關課程可供學生學習;國外課程又屬於大學學程,且須具備兩年工作經驗與中上的英文程度,在諸多條件限制下,除非對於這個領域有很大的興趣與企圖心,不然一般人不會特別去專研這門學問。因此派人出國學習變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此時年輕又對這領域有興趣的朱麗萍就變成不二人選。國外進修充電,引進專業管理模式
由於人才缺乏的問題一直存在,朱麗萍在博士班畢業後就有打算到英國皇家邱植物園學習。一方面因為我們與邱園的關係一直以來都很密切,而且邱園是全世界最有名的植物園之一,並有開設完整的植物園訓練課程。在出發到英國前,朱園長先去澳洲短期參訪三個月,觀察澳洲的植物園發展狀況。那時有個令她印象深刻的植物園,對外宣稱是澳式庭園,在園內使用的造景給人的感覺就如同身在澳洲,一片黃色造景之中凸顯出要展示的植物,與澳洲給人的印象相仿。這不禁讓朱園長開始思考一個植物園該如何去展現與眾不同的特色! 朱園長規劃一年的時間在英國學習,因為她認為植物的生長情況一年四季都不盡相同,而每個季節的工作內容也必定迥然不同,因此若要完整了解植物園經營管理,參與四季的工作是必須的。在學習的同時,也安排到歐洲其他植物園參觀,見賢思齊,學習別人的優點。去年九月剛從英國回來,十二月開始接手台北植物園園長的職務,她說每當被問起台灣的植物園該如何經營管理時,她都只能苦笑的說,這個問題可能要明年才有答案。畢竟她雖然有許多國外學得的經驗與知識,但實際接觸台灣植物園的時間過短,還在摸索要如何將所學應用在實際操作上。建立專區特色植物,維護帶入園藝技巧
台北植物園的荷花池家喻戶曉,每到夏季都會吸引很多人來觀賞,但除了荷花池外還有許多主題專區也是不容錯過的,如12生肖、佛經、詩經、成語與植物名人堂等。12生肖可讓小朋友找到屬於各種生肖的相關植物,加深對植物的認識;佛經專區則常常會吸引僧侶過來駐足觀看,想知道平常熟讀的經典中出現過的植物到底是何模樣,但由於佛經多由梵文寫成,故裡面許多植物所指為何都還需再考證;至於植物名人園的構想,則是仿效棒球名人堂而來,在台灣有不少對於植物研究很有貢獻的人,為了讚揚他們對於台灣植物界的貢獻,特別建立植物名人園。在過去數年的植樹節都有舉辦活動,由被表揚者的親人代表他們將植物種在名人園中,場面都很溫馨感人。如果有機會到植物園參觀的話,記得到植物名人園看看!在台北植物園中,各種年齡層的人都能找到自己有興趣的區域認識植物,是一個適合全家一起同樂的好場所。 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民俗植物區,在朱園長接手後特別將此區植物的擺放位置做重新規劃,讓需要展示的植物能一眼就被看見,在此區塊中更增加步道及草坪,希望能營造出開闊的視覺感受。在過去植物園是沒有草坪的,因此朱園長從整地、買人工草坪、種植到修剪整理,一切從零開始,甚至連修剪的工具都特地請人打造! 雖然對於經營管理的方向仍在摸索中,但朱園長卻已開始依據大概念與方向--打造精緻有特色的植物園,著手進行改變。以往植物園在林木的維護上,都是由負責維護的人員依經驗與喜好自行修剪,現在朱園長則希望能夠帶入園藝造景技巧,進行季節性的修枝。常常在植物園中可見到朱園長忙碌的身影,親自教導修枝技巧,讓同仁能明白她的想法,在進行維護的同時也能夠呈現出美感。整合不同意見,克服所遇到的困難
無論是怎樣的經營管理者,總會遇到不同的聲音,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與行為模式。朱園長傳達自己理念的方式是身先士卒,用在國外所學的知識,親自教導同仁該如何規劃整理,有哪些事情要完成,慢慢得讓同仁熟悉了解自己的想法。當然在這過程中免不了會有一些爭執,朱園長說最大的分歧點,在於對於植物園定位認知的不同。有些人認為台北植物園應當是以遊憩功能為主,因此首要任務在於吸引民眾,讓民眾一進到植物園就驚呼連連,而這就必須要透過專業的管理與規劃;也有人認為植物園就是在保育生態,因此不適合加入太多人工造景,越自然越佳,最好能跟野外的生態環境是一樣的。魚與熊掌不能兼得,在這兩方面只能盡量去取得平衡點,並讓意見不同的人了解到自己的苦心與用意,畢竟台灣植物園的經營管理該怎麼做,並沒有先例可供參考。 由於植物園已發展多時,裡頭幾乎種滿各種植物,沒有太多多餘的空間種新的植物,要做美觀上的設計,只能從現有的空間去規劃,比如說在大樹下,種蕨類植物或天南星科的植物,這樣做有兩個好處:第一,形成複合林的構造,增加不同植物的種類,第二就是形成另一植物的分區(耐陰植物),倘若將樹砍掉另外成立新的區域,一定是罵聲四起。在特殊區塊的規劃也是一樣的道理,通常都是在原有的環境下加入需要展示的植物,不然就是找角落的空間來規劃,這是台北植物園規劃遇到的困難之一,但也造成其與其他植物園最大的不同。大台北交通便利撐腰,植物園未來前景看好
植物園有四種功能:研究、教育、遊憩與保育。這四個功能在不同植物園有不同比重,而台北植物園重視的應是教育與遊憩功能,其位於四通八達的台北市區,每年有數十萬的遊客湧入,以及全台各縣市的中小學來做校外參觀,特別是近來台灣旅遊業越來越發達,外國遊客參觀植物園的比例也相對越來越高,日本韓國甚至都有專訪植物園的行程。且就北市的景點來說,不用收取門票的植物園,往往會成為觀光客遊玩的地方之一,相當具有發展的潛力。因此朱園長希望能對植物園做最完善的經營與規劃,讓其變成我們可以對世界各國展示的一個櫥窗。 朱園長最後也說,其實植物園的規劃經營是無法用理論寫出來的,只有實際做過才會知道要注意的點在哪裡,同樣的景物,只是稍微移一下位置,或是將空間的線條拉平,整個營造出來的感覺就會截然不同,展示的主題也會凸顯出來,變得更有特色。這是無法在課堂上學習得來的,只有經過思考並實際操作後,才會知道台灣的植物園究竟應該變成怎樣。相信在朱園長的改造下,未來的植物園一定會讓大家耳目一新,讓民眾有每天都想要到植物園一遊的衝動!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47%
我喜歡:44%
很實用:6%
夠新奇:0%
普普啦:2%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7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03/06
good
ㄚ元(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1/06/07
good
美惠(進階級會員)發表於 101/06/07
讚~
小琳(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1/06/07
推
aa(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98/11/26
讚
陳*文(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98/10/08
希望在其他院轄市中也能看到不同專業景觀吸引遊客
candy(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98/10/06
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