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關懷,領導轉型 擦亮「百年老店」的招牌─台北縣深坑鄉農會總幹事許種春
建中畢業卻無法讀大學,青春夢碎,這是貧農之子沈重的無奈,但許種春不把它當成人生的挫敗,反而更積極在貧困中開發智慧,奠定日後打拼的基礎。農會送報童出身,直至獲遴聘擔任總幹事,40 年悠悠歲月過去,許種春的一生都在農會打拚,無私無欲地奉獻心力,他希望打造績效好且受尊敬的農會,讓「農會不只是農會」,而是當地人可以信賴的所在,顯然地,他做到了。
「在貧困中開發智慧,勇於學習,創造需要。」近年來,深坑鄉農會信用部因營運績效卓著,勇奪農委會農金獎;推廣業務方面也分獲北縣績優農會第一名、農產品直銷業務第一名,而領導深坑鄉農會轉型、成功擦亮「百年老店」招牌的人,正是總幹事許種春。
佃農之子 幼年貧困
許種春出身台北縣深坑鄉貧困佃農之家,早年的佃農為地主辛勤耕作,一年下來,稻米收成的 62.5% 得交給地主,自己所得僅 37.5%,扣掉秧苗、肥料、人工等成本,所剩無幾,若碰上「歹年冬」、收成去了了,因此佃農的生活普遍艱苦,要讓一家老小溫飽並不容易。許種春年幼時,就得下田幫忙農務,可說在田間長大。為了生存,小六至初中時期,還挨家挨戶幫農會客戶送報紙 (當時農會有派報業務),堪稱農會最早的「送報童」,也與農會結下不解之緣。
貧困中長大的孩子,特別懂得把握脫貧向上的機會。在放牛、送報的日子裡,許種春不忘利用時間讀書,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建國中學。在當年,佃農之子考上最好的學校,是一件多麼榮耀家族的大事;但因家裡實在太窮,高中期間仍得打工當建築工人、電子裝配員幫忙家計。畢業時,家計仍然沈重,家族無法再供他讀書,竟「聯合」起來勸他不要考大學,趕快當兵,以便退役後工作賺錢。
忠直傳家 無私任事
建中畢業卻無法讀大學,青春飛揚的夢碎,這是貧農之子沈重的無奈!但許種春不把它當成人生的挫敗,反而更積極在貧困中開發智慧,奠定日後打拼的基礎。
後來政府實施農地放領與三七五減租,這是佃農翻身的大好機會,當年許家耕種的農地佔了深坑鄉約 1/15 面積,但許種春「忠直」的父親並沒有辦理「登記」,父親認為地主租地給他家耕種、給全家人一口飯吃,已經是莫大的恩賜,應該心存感激,怎麼可以把農地變成自己的?因此仍陸續把農地還給地主,並未享受到農地放領的利益。父親忠直的個性,使許種春深受影響,經營農會時也心存感恩,不貪不取,時時照顧農民的利益並樂於分享。
退伍後,許種春毛遂自薦進入農會當工友。許種春把握機緣,一腳踏進農會,從最基層打掃廁所的工友幹起,歷經供銷部雇員、辦事員、股員、主任、信用部分部主任、辦事處主任、秘書等職務,並獲遴聘擔任總幹事,迄今己近 40 個年頭,悠悠歲月過去,許種春的一生都在農會打拚,不僅對每項業務瞭若指掌,也見證了農會的成長。
重視人才 培養專業
許種春重視人才培育、用人唯才,他說,要讓農會這個百年機器順利運轉,人才絕對是關鍵。對於任用員工,許種春不允許攀親帶故,而是透過各種管道尋覓人才。有次他為兒子找家教,家教老師是台大農推所研究生,因為這個機緣,他到台大農推所「獵人頭」,先聘用為臨時人員,再鼓勵他們經過考試、取得正式人員資格。
因為深切體認知識與智慧的重要,不斷求新求變的許種春,在 50 多歲時,考進台大農經所,重拾書本,如今已修完學分、正撰寫論文。進入台大研究所就讀後,許種春獵人才的管道更開闊,有了優秀人才的輔助,讓農會經營更加分。
他經常告訴員工,農會是服務業,服務的對象是廣大的農民與消費者,與民眾的食衣住行息息相關,在農會工作應常存「菩薩心」做好服務,同時抱持「與有榮焉」的心情,想想,既能普渡眾生,又有薪水可領,何樂而不為呢?
許種春強調,智慧是創造成功的基石,行善的先決條件就是智慧,為了啟發員工的智慧,優質人才進入農會後,必須接受內部訓練,而所謂內部訓練係透過不斷的溝通產生共識並建立憂患意識。他常說「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的制度永遠追不上活的人」。他期勉員工發揮專業、發自內心做好工作,成為農民與消費者之間最佳的溝通橋樑,聚集所有員工的智慧才能讓「百年老店」勇往向前。
轉型經營 多元服務
隨著時代變遷,深坑鄉農會由過去單純照顧農民權益的團體轉型為經營各項服務、落實「取之地方,用之地方」理念的公益團體,成為地方民眾的好鄰居。
走進農會信用部中,迎面可見大大的標語「有錢存農會,沒錢農會借」,所傳達的理念淺顯易懂,且深入人心;當其他農會經歷信用部被接管整併的風暴時,許種春以穩健的步伐帶領信用部業務蒸蒸日上,嚴格控管存放比、杜絕人謀不臧,不僅走過金融海嘯風暴,還成為小而美的地方金融中心,連續三屆榮獲農委會農金獎表揚。
說到深坑鄉農會的營運績效,就不能不提深農超市創造的輝煌紀錄。在當地居民心目中,該農會超市可是不可或缺的消費中心,這裡供應來自全臺各地農會的農特產品及新鮮的魚肉蔬果。雖然賣場面積僅有
農會超市 新鮮供貨
許種春說,農會超市擁有優勢的供貨源,最新鮮、品質最好的農產一定由農會系統掌握,這是其它大型連鎖超市比不上的。而在地的超市就要有在地的特質,他要求超市店員以「顧客永遠是對的」的心態「顧店」。超市驚人的營業額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顧客手中一塊錢、一塊錢賺進來的,因此對待顧客要貼心而有人情味。超市不僅以賺錢為目的,也要照顧農民的利益,例如洋蔥滯銷時,農會即以成本價每袋 15 公斤、120 元促銷供應,希望照顧農民,也回饋消費者;高麗菜、青蔥價跌時,農會也大量進貨,自行吸收成本,送給上門消費的顧客,這些不賺錢也要賣、賠本也要送的額外服務,都是以賺錢為導向的大型連鎖超市做不到的。
超市裡,從收銀員到店長,每一位都像是親切的好鄰居,要買什麼菜、甚至什麼菜怎麼煮,在這裡都可獲得最好的服務。面對全聯社進駐瓜分市場,超過賣場面積 8 倍的大停車場,占盡優勢,但許種春說,農會迎戰而不畏戰,不但延長營業時間、小額消費也可刷卡、消費達定額即可停車、代收信用卡款項等,隨著時代脈動不斷改變,緊緊抓住顧客的心。
農會超市的貨品不僅供應一般家庭,深坑老街裡,許多餐廳的食材也向農會「叫貨」,又好又便宜的農產深受餐廳業者認同,是農會面對競爭的最大優勢。
深坑四寶 美名傳承
深坑豆腐名聞全台,特殊的鹽滷「火燒」滋味,讓中外遊客紛紛慕名前來。豆腐、綠竹筍、黑豬肉、包種茶號稱「深坑四寶」,為延續四寶美名,深坑農會不斷自我鞭策,希望吸引更多遊客,讓老街商機更暢旺、農民收益能提高。
從農會送報童出身,許種春的一生,可說與農會完全連結,無私無欲地為農會奉獻心力。除了幫農民賺錢,農會還深入社區、學校,開設家政班開發婦女潛能;開辦技術講習,輔導產銷;關懷獨居老人,引領學童認識在地風情;開發休閒農業區,培訓志工導覽…。許種春的願景是打造績效好且受尊敬的農會,讓「農會不只是農會」,而是當地人可以信賴的所在,顯然地,他做到了。
採訪.攝影/王雪芬
部分圖片提供/深坑鄉農會
詳全文請參考豐年半月刊60 卷第2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