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番路鄉特用作物產銷班第 1 班
稀有冬片茶,悠遊市場藍海
嘉義縣番路鄉特用作物產銷班第 1 班
位於北迴歸線兩側的阿里山區,氣候型態最適合茶葉生長,孕育甘醇清香的茶中極品。茶園分布阿里山隙頂一帶的番路鄉特用作物產銷第 1 班,以冬片茶為主力,班員選擇走不一樣的路,著眼於高山冬片茶的稀有性,雖然收成量少,碰上壞年冬,甚至掛零,但因量少難得,物以稀為貴,茶中行家更加珍惜,行銷可避開紅海廝殺、輕鬆悠遊藍海。企業界的產品差異化策略,產銷 1 班深得其昧。
夏日午後,阿里山山區雲霧聚攏,番路鄉特用作物產銷第一班班長陳憲瑩的茶園,在氤氳霧氣中更顯得蒼翠,遠觀宛如披上一層茵茵綠毯,園內鮮綠厚實的茶芽,即使霧中也透著靄靄光華,茶園管理之精緻周到,外行人也看得出門道。阿里山是公認好茶的故鄉,自然環境得天獨厚,但仍需茶農用心照顧,才能成就世界一等好茶。
隆冬採製 招牌茶品
「茶樹顧得勇健,才拼有冬片茶」,冬片茶是陳憲瑩班長的招牌茶品,阿里山山區海拔高、冬溫低,隆冬茶菁採製的冬片茶極其珍稀難得,只有最強健的茶樹,方能在嚴寒之際仍可萌發夠分量的新芽。陳憲瑩說,茶園管理不到家,別想有茶菁可採。
阿里山茶赫赫有名,但狹義的阿里山多屬林班地,肩負水土保持、涵養水源的重任,山頭森林茂密,其實並無茶園,阿里山茶泛指阿里山西側延伸的中海拔山區採製的茶葉,範圍涵蓋阿里山鄉的達邦、里佳,梅山鄉瑞里、太和,竹崎鄉光華、石桌,番路鄉龍美、隙頂等地,並經嘉義縣政府統合為大阿里山茶區。番路鄉特用作物產銷第1班的茶園主要分布於隙頂一帶,海拔介於 1 千 2 百公尺至 1 千 5 百公尺之間,周邊層巒疊翠,終年雲霧裊繞,正是大阿里山茶區典型的自然環境。
隙頂地區的茶園 1 年可採摘 4 次、甚至 5 次茶菁,但夏季茶菁因生長期氣溫高、日照強,製成的茶品苦澀度高,品質比其他季節稍遜,市場消費量也較少,因此茶農多半只採收春、秋、冬 3 季,夏季茶菁並不收成,如同其他茶農,陳憲瑩也僅採製 3 季茶,不同的是,重心放在冬片茶。
量少難得 價格極佳
冬片茶通常是指冬茶採收後、約農曆節氣「大寒」至「冬至」期間萌發新芽採製的茶葉,此時正是一年之中嚴寒之際,茶樹生長緩慢,新芽短小、葉面肥厚,採製的茶葉特別清香甘醇、韻味悠長,被內行茶客品為茶中極品,但因生長條件特殊,產量取決於當年冬季的氣溫變化,因此極為難得,並非市場主流。
隙頂地區海拔高,冬季氣溫偏低,冬片茶的收成量稀少,以冬片茶為主力目標的茶農寥寥無幾,選擇走不一樣的路,陳憲瑩班長的著眼點,正是高山冬片茶的稀有性,一年產出就這麼一些,碰上壞年冬,甚至掛零。由於量少難得,物以稀為貴,茶中行家更加珍惜,行銷方面不需與正規茶季的龐大產出競爭,可避開紅海廝殺,輕鬆悠遊藍海,而且價格更好。企業界的產品差異化策略,陳憲瑩深得其昧。
易銷之外,工作量減少、產銷成本降低,是陳憲瑩看重高山冬片茶的又一優勢,阿里山茶皆是「一心兩葉」手採茶,採茶工資占成本比重不低;其次,半發酵茶製茶工序繁複,從日光萎凋、室內萎凋、靜置發酵、殺青、揉捻、烘培,直到大功告成,整整 2 天 48 小時、一刻不得放鬆,相當辛勞,茶菁越多,意味辛勞時間越長,陳憲瑩說,行情差、產季採製一大堆茶葉,又忙又累,整體收益卻未必較多,而且市面充斥當季茶葉,還得慢慢消化,計算成本報酬,量多未必有利。
一心兩葉 茶菁厚實
雖然專攻高山冬片茶利多不少,但風險極高,若寒流提前報到,一番心血即可能付諸東流,這也是茶農不敢輕易涉足的主因。陳憲瑩表示,氣溫過低時,茶樹生長會停滯、進入冬眠,若新芽尚未長成,寒流提前降臨,茶芽會萎縮、長不大,即無茶菁可收;若老天幫忙,寒流依時序而來,茶芽此時已茁長至理想長度,則氣溫越低,茶葉風韻越好,因此生產高山冬片茶可說是與老天「對賭」。
冬片茶採製同樣是一心兩葉,但比起其他產季要小上一號,由於茶菁厚實,揉捻後的形態特別漂亮,陳憲瑩說,經過東北季風吹拂、寒霜淬煉的高山冬片茶,茶韻就是不一樣,只要品過、人人讚嘆。幾年的努力下,陳憲瑩的冬片茶已在茶界闖出名號,往往茶菁尚在孕育,已被內行熟客搶訂一空。
以冬片茶為目標,陳憲瑩的生產規劃迥異於一般茶葉依四季輪替採菁的模式,而是以冬片茶育成期為基準點,由後往前推,一般的秋季茶菁通常不採收,冬茶則提前採收,一年只收春茶、早冬茶、冬片茶。
培育冬片茶風險高,陳憲瑩與老天睹了多年,從失敗中累積可貴的經驗,目前成功率已達 8 成,他表示,要有冬片茶可收,天候的配合固然不可或缺,但人為努力同樣重要,茶樹顧得勇健,才拼有冬片茶,若樹勢虛弱,即使看似有茶芽,也無足夠分量可製成茶,「看有採無」還是沒用。
管理用心 人工拔草
茶園管理,陳憲瑩十足用心,呵護茶樹無微不至,和照顧小孩沒有兩樣,肥料用的是豆類有機肥,絕不用除草劑,雜草以人力拔除,茶園內乾淨清爽,看不到肥料袋、塑膠布等人為產物,土壤養得元氣飽滿,踩來鬆鬆軟軟,還會回彈,宛如踩在厚厚的地毯上。採茶菁,則端看茶樹的生長態勢,寧可少收,也不壓榨茶樹,他認為,葉片是營養製造機,過度採摘,茶樹常被「剃光頭」,必然受不了,到頭來,勢將沒有茶菁可採。
陳憲瑩的茶園位於台 18 線阿里山公路 56 公里附近,周邊群山擁翠、視野開闊,曾文溪深邃溪谷近在眼前。茶園坡度平緩,有利於水土保持,茶樹栽培順應地形、地勢的走向安排,整齊有致,俯瞰極富幾何線條之美。他所經營的東峰製茶中心門市部就在茶園邊,茶菁曬場也在一旁,製茶廠則隔著公路對望,產製銷集中一地,方便蒞臨的茶客參觀。
番路鄉特用作物產銷 1 班於民國 80 年初成立,目前有 15 名班員,茶園面積約 30 公頃,栽培品種以青心烏龍最多,金萱居次。如同班長陳憲瑩一樣,班員在茶園管理上多走向有機化、精緻化,該班從產銷履歷制度開始推展時即率先響應,多數班員已通過認證。
分級嚴謹 自製自銷
該班經營方式最特殊的是共同分級包裝,除了參加正式競賽的比賽茶外,一般的春、冬茶也區分頭等、二等、三等 3 項等級,選別分級並非產銷班自行評斷,而是特地敦請茶業研究單位專家負責,由「局外人」專業評鑑,分級更具公信力;分級包裝盒均貼上封條,封條上標記茶業年分、產季,以及評鑑主審的姓名,分級作業十分嚴謹,顧客選購大可據此參考。
該班生產的茶葉多半自製自銷,製茶作業啟動,人力上,班員可互相支援,個人製茶手路雖然不同,在茶葉主人主導下,班員手藝都是師傅級,配合不成問題。行銷上,該班以嘉義縣政府輔導統合的「阿里山高山茶」為共同品牌;行銷通路除部分委由農會系統,多年來建立的忠實顧客群,占銷量最大宗。
製茶手路各有巧妙,茶品各有千秋,茶韻怎麼說也很難一致,種茶 30 多年的陳憲瑩認為,顧客品茶的口味偏好,其實是由茶農養成的,一旦習慣了茶品的風韻,喝來喝去,還是熟悉的茶韻喝來最尬意,但經營忠實顧客並不容易,茶葉品質好當然是基本要件,茶韻穩定一致也不可或缺,而且需日積月累的長期功夫。
好茶相傳 打響口碑
陳憲瑩的老家在梅山鄉碧湖,60 年代,梅山茶率先鳴金敲鑼、開啟台灣高山茶的風光歲月。家中種茶的陳憲瑩,在阿里山公路開通後即移居隙頂投資種茶,起步階段,並無固定顧客,陳憲瑩開車載著茶葉,逐一拜訪茶行,彷彿「對戶口」一般,一家也不錯過,剛開始,一趟能賣個幾斤已然不錯,直到口碑慢慢打響,好茶不會寂寞,茶客口耳相傳,自動找上門來,才越走越順,陳憲瑩的長期顧客群,都是一步一步用心所建立。
據研究,北回歸線所經過緯度的氣候型態最適合茶葉生長,阿里山茶區正位於北迴歸線兩側,中海拔高度氣溫合宜,山區終年雲霧籠罩,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豐潤渾厚、甘醇清香的茶中極品,陳憲瑩認為,阿里山茶是舉世一等好茶,國際競爭力十足,但推展海外行銷,單一產銷班力量微薄,若有關單位能統合輔導,將大有可為。
陳憲瑩表示,大陸人非常喜愛阿里山茶,比賽得獎茶尤其搶手,顯示經過比賽認證更易獲得肯定,產銷班採行的分級包裝模式,若由專業機構擴大舉辦,阿里山茶區都可參加,透過專業評鑑分級建立公信力,必有利於行銷推展。
採訪.攝影/徐清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