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計毀譽,但求無愧於心;盡其在我,為農會找契機—高雄縣內門鄉農會總幹事洪戊哲
中興大學森林系畢業的洪戊哲原本任職於高雄縣政府,且是八、九職等技正,卻因父親的政治因緣與地方人士頻頻請託,民國 86 年,他決定棄公從「戎」,回鄉參與內門鄉農會總幹事遴選。
放下公職 返鄉服務
說是從「戎」,一點也不為過。參與遴選前,洪戊哲已獲得訊息,明白內門鄉農會的前景籠罩著陰影:「由於放款寬鬆、沒有管控制度,導致不良債信產生,逾放比高達 60%。」洪戊哲說,他是土生土長的內門人,既然鄉內有需要,他責無旁貸,也自我期許,要讓內門鄉農會起死回生、重整旗鼓。
但回到故鄉,人情包袱卻成為整頓過程中沉重的負擔,洪戊哲堅守用人原則、作風強勢,他表示:「合情合理的溝通,我可以接受,但若以地方勢力強逼,我幾乎全部回絕。」對於人事,他強調適才適用,對農會的貢獻值才能最大化。
任職第一年,人情壓力暗潮洶湧:「當時有位員工因工作態度不佳而被調動,沒想到至少有 8 個人來說情,連我舅舅也出面!我對舅舅說:『既然要我返鄉服務,不就是希望我在內門鄉農會有番作為?給我 4 年時間,讓我大刀闊斧地改革,如果做不好,我會自行離開!』」見洪戊哲不為所動,連親屬牌都失效,人情壓力終於逐漸減少,洪戊哲也破除員工「捧鐵飯碗」的心態,表現不佳就降調、甚至開除,促使員工更認真看待自己的工作。
精簡人員 痛苦抉擇
除了內部管理下猛藥,降低逾放比則最為緊要。洪戊哲修改放款條件,並成立催收小組,每周開會檢討,努力近 4 年、至民國 90 年,內門鄉農會信用部被中國農民銀行概括承受前,經營已逐漸步上軌道,逾放比也大幅降至 34%;對於信用部仍被接管,洪戊哲心有不甘:「撇開過去的不良債信,當時信用部每年平均盈餘達 1,500 萬元,如果再給我一些時間打消呆帳…。」
信用部被接管前,內門鄉農會有 68 名員工,除了隨後進入農民銀行的員工外,還有 40 多人,「當時農會幾乎可用家徒四壁、無家可歸形容。」洪戊哲面臨必須裁減人員的難題。苦思數天後,他認為眼前唯有斷臂求生一途,「留得青山在」才有機會談未來。洪戊哲要求 50 歲以上的員工申請退休或資遣;50 歲以下的員工擇優錄用,並解雇臨時人員。「我很清楚,那些被割捨的員工不一定能理解我,甚至會罵我,但如果農會倒了,就沒有再起的機會了。」
洪戊哲做了痛苦的決定,也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覺悟:「當時我只能盡其在我,無法顧及外界的風評,只希望若干年後,再回頭評定我的功過時,能無愧於心。」最終,精簡了一半以上的人力,加上熬不住而自行請辭的,農會只剩下 12 名員工,儘管洪戊哲可拋下一切、選擇回到縣府服務,但他放不下心,也不願臨陣脫逃:「若是離開,願意留下來一起打拚的員工該何去何從?鄉內的農民該怎麼辦?」他下定決心帶領員工共赴浴火重生之路。
採訪.攝影/王櫻
部分照片提供/內門鄉農會
詳全文請參考豐年半月刊61 卷第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