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條烏魚端上桌,將傳統產業導向精品巿場─雲林區漁會總幹事林傳育
雲林,號稱「台灣烏魚的故鄉」,黃澄澄的烏魚子是年節最搶手的禮品。4 年前,由於產銷失衡,烏魚產業一度亮起紅燈,但危機也是轉機,當烏魚子價格滑到最低潮之際,雲林區漁會總幹事林傳育毅然決定由漁會進場收購、加工,適時穩住烏魚子的行情,並開啟烏魚評鑑的新頁,成功將傳統產業導向精品巿場。走過這一場陰霾,雲林烏魚子的招牌更為閃亮。
進場收購 烏魚止跌回升
過去,每年冬至前後一個月捕烏期到來,雲林沿海大、小漁港經常泊滿來自全台各地的漁船,等著捕撈漁民口中的「黑金」-烏魚;久而久之,口湖、四湖等鄉鎮拜地緣之賜,成為醃製烏魚子的重要集散地。隨著漁源枯竭,當地漁民轉型從事烏魚養殖業,不僅規模日益擴大,口感、品質均佳的烏魚子,更成為民眾逢年過節送禮的搶手商品。
據區漁會調查,雲林沿海地區烏魚放養約 500 公頃,最具經濟價值的烏魚子產量占全台 1/3,但貨品質量再好,價格仍取決於巿場供需,4 年前,當地烏魚產業首度慘遭滑鐵盧,因產銷失衡、價格大跌,以往新鮮採收的烏魚子每公斤行情至少 550 元起跳,那年竟跌到 500 元。
看到烏魚子王國基業亮起紅燈,林傳育不禁憂心忡忡,深恐這項地方特色產業從此一蹶不振,幾經思考,決定進場「護盤」,一口氣購入 15,000 公斤新鮮烏魚子,同時尋求加工業者合作;當巿場傳出區漁會展開收購措施後,盤商為避免行情走揚、加重成本負擔,立即跟進搶購,烏魚子馬上演出每公斤翻漲 4、50 元的慶祝行情。
辦理評鑑 從質疑到肯定
林傳育事後回想下達收購指示的那一刻,內心難免忐忑,幫助養殖業者獲取合理利潤固然是好事,但相對地,區漁會也得背負成敗的責任,「所幸這一把押注贏了」。
為提升品質、使產業永續,林傳育決定辦理烏魚子評鑑,剛開始,業者多半心存觀望,質疑辦理評鑑對產業能有多大助益,區漁會則挨家挨戶解釋,透過評鑑,除可加強消費者對產品的信賴,同時增加曝光率、拓寬銷售通路。
但區漁會頭一遭辦理評鑑,如何達到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頗令林傳育及承辦人員傷腦筋,經請教養殖業者、加工業者、食品專家及大學教授,最後彙整各方意見,著手草擬參加、評鑑辦法。
採訪‧攝影/陳曦
部分圖片提供/雲林區漁會
詳全文請參考豐年半月刊61 卷第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