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栽培,精緻化管理-優質柑桔,中縣市第一,台中縣東勢鎮果樹產銷班第 17 班
省工栽培,精緻化管理-優質柑桔,中縣市第一,台中縣東勢鎮果樹產銷班第 17 班
台灣氣候高溫多濕,柑桔類果樹病源相當多,有機栽培的難度太高,仍需以藥物防治病蟲害,東勢鎮果樹產銷第 17 班班長吳逸昌認為用得多、不如用得巧,適時適地,並對症下藥,減少施藥次數,同樣達到防治效果,此外,他嘗試種植麻瘋樹、香草精油及構築蟲害防護網,雖然花費昂貴,但他並不在意,只為種出健康、好吃的柑桔。
農業人力老化,高工資墊高生產成本,是影響當前國內農業發展的不利因素,但未必不能克服。台中縣東勢鎮果樹產銷第 17 班班長吳逸昌透過省工設計,病蟲害防治對症下藥、能少則少,夫妻兩人管理 5 公頃廣袤果園,勞動力仍然游刃有餘,而且照樣培育出一級棒的椪柑,賣價比市場行情高出一籌。
口碑響亮 價格超檔次
吳逸昌夫妻檔目前管理 4 公頃柑桔園、1 公頃多梨園,僅嫁接梨穗、柑桔剪果包裝最繁忙期間才請他人幫忙,其餘農事大多自行打理,頂多加上孩子在寒暑假期間分擔一些。難得的是,如此廣袤的果園,吳逸昌並非採粗放式、而是精緻化管理,種出的椪柑品質一流。
98 年,因應合併升格,台中縣市首度聯合舉辦椪柑品質評鑑,吳逸昌勇奪第一名。台中縣市是國內椪柑菁華產區,栽培面積達 2 千多公頃,能從眾多好手中脫穎而出並不容易。事實上,吳逸昌生產的椪柑,市場上早享有響亮口碑,常可賣得高一檔次的價格,如 23A 級果品可賣到一般 25A 的行情、25A 可賣到27A。他的另一項特色農產蜜柑,幾乎全數宅配直銷。此次賽事戴上第一名桂冠,只是錦上添花。
椪柑、高接梨都不是粗枝大葉型的果樹,能以精簡人手創造豐盈成果,吳逸昌仰仗的是多項省工設計,如自動化噴灌設施、草生栽培,而減少農藥施用次數,則是省工栽培方法最亮眼的環節。
台灣氣候高溫多濕,柑桔類果樹威脅病源相當多,栽培一周期噴藥次數經常多達十幾次,吳逸昌早年需 10 – 12 次,經歷年試驗逐步減少,去年施藥已減至 6 次,今年預計 5 次,下一目標是降至 4 次。
隔離蟲害 種植麻瘋樹
今天夏季,中部雨水多,照說病蟲害更不易應付,但吳逸昌的柑桔園,在桔花凋零著果率約達 8 成時才首次施藥;枝梢吐露新芽時施第二次;7 月初螨類爆發之際再噴藥一次,至 9 月初僅施用 3 次,柑桔青果長勢仍然漂亮,蟲害為患、表皮有網狀斑紋的「沙皮果」並不多見,今年度降至5次的設定目標,應可順利達成。
吳逸昌表示,以國內的氣候環境來說,柑桔如走有機栽培、完全不用藥的困難度太高,病蟲害防治仍需藥物幫忙,但用得多、不如用得巧,用於最適當的時間點,並對症下藥,施藥次數其實可以很少,同樣達到防治效果。
吳逸昌使用的防治藥物,皆是多年反覆試驗觀察、精挑細選的合法推薦用藥,雖然較為昂貴,不過比起省工效益,絕對划算。他說,噴藥費時費工,占生產成本相當比重,少一次就省了好幾萬元,更減輕勞力負擔。
除了化學藥物,吳逸昌也從自然界中找幫手,他新近育成的麻瘋樹,即將上場展露身手。麻瘋樹又名小桐子、芙蓉樹,種子可提煉生質柴油,是當前相當熱門的能源作物。麻瘋樹也是藥用植物,根據研究,其葉片、樹皮、種子及根皆具有藥效,多數昆蟲啃食後有不良反應,驅避作用明顯,在一些熱帶國家經常栽植作為防蟲隔離帶。
麻瘋樹生長快速,吳逸昌柑桔園內試種的植株,有的已結出花苞,樹葉完整毫無蟲咬痕跡,顯示小蟲也知道厲害。吳逸昌正試驗其物理特性,計畫在果園邊界密植,形成樹籬,擔當阻絕病蟲入侵的第一線衛兵,如對果樹生長無不良影響, 也可在樹下栽種。
構築網架 防治黃龍病
不久前,吳逸昌在 Discovery 頻道注意到科學家研究「檸檬香茅」提煉的精油可有效防治果實蠅的報導,也引發他濃厚興趣,已種植不少,並準備自行提煉精油。中北部山區早年是香茅油、樟腦油的重要產區,提煉技術,老輩農民仍有記憶,不乏請教對象。此外如九層塔,也是他研究試驗的對象。
黃龍病是柑桔樹大敵,一旦感染,幾乎宣告壽終。吳逸昌座落於大安溪畔山坡地的柑桔園,因附近農園疏於管理,約 5、6 年前也遭肆虐,50 多年的柑桔老欉約 1/3 凋零,吳逸昌於果園迎風面架設連綿細密的黑網,構築防蟲入侵的長城。不同於一般水泥柱、鐵線構成的簡易設施,而採用約 3 米高、厚實的鍍鋅鋼材,光是資材即花費 40 多萬元,堅固耐用。他認為,柑桔樹生長緩慢,從小苗到有果可採少說 4、5 年,做好防疫措施,比染病再補植多年沒有收益更符經濟效益,既然要做就做得徹底。黃龍病多由芽蟲、木虱傳播,隔絕網架設高度夠、病媒蟲飛不過來,資材雖然昂貴,但長痛不如短痛,否則時常修修補補,也不符省工原則。
省工設計,自動化設施當然不可或缺。吳逸昌的果園架設綿密的噴灌管線,噴頭是高低雙層設計,讓全園灌溉、液肥供應沒有死角。
草生栽培 施用有機肥
草生栽培也是省工重點,早先吳逸昌選種鬼針草以及「蒼蠅翅仔」,後來自然演替,更適合在地環境的竹節草取而代之,竹節草攀爬性不強,草生過於茂盛時,果樹邊草叢用腳壓制即可,只要不影響果樹生長,無需耗費工夫處理。除了省工,在吳逸昌眼中,草生栽培還有諸多好處,如利於土壤保濕,有助於防治喜乾燥環境的黃龍病源。此外,病蟲害入侵,草的反應比樹快,觀察草面浮現的病徵,可提早防治。
對於生產成本,吳逸昌精密計算,用藥能少則少;施肥則完全不計成本,他認為,果樹和人一樣,營養充足才能身強體壯,因此肥料費用不能省,但也不是多多益善,應用得恰到好處。談起施肥,吳逸昌學問一籮筐,舉凡有機施肥、土壤酸鹼值變化、氮磷鉀三要素比重、微量元素補充、液肥施用時機、微生物運用等,無一不精。
民國 68 年,年方 18 歲的吳逸昌參加台灣青年農民訓練第一期,接受長達 11 個月的專業課程,學成歸來,家中果園即開始使用有機肥,第一年用黃豆粉,隔年改用棉子粕,一直使用至今。60 年代還是化學肥當道,吳逸昌正式投身農業,施肥概念已搶佔浪頭,種出一等一的柑桔,30 多年淬煉的用肥功力至為關鍵。
特殊蜜柑 美麗的錯誤
當年完成農訓返鄉不久,吳逸昌即組成產銷班,運作多年後,因意見分岐,吳逸昌跳出重組班隊,目前領軍的東勢鎮果樹產銷第 17 班,班員有 13 人,柑桔原是主要作物,因黃龍病為患、不少人轉植,高接梨也占有相當比重。
農產品質好壞,栽培面雖是關鍵,但有時攸關品質的非技術因素反被輕忽。東勢地區生產的椪柑不少以貯藏柑方式行銷,以機械選果同時洗刷表皮的作法,將對品質造成影響,吳逸昌說,桔果一經洗刷,表皮油胞受損,會釋放內部物質再建立保護膜,養分耗損,風味相差極多,且會縮短貯藏時間,原本的好水果因此壞了品質,相當可惜。
椪柑是吳逸昌栽培的主力,蜜柑則是特色產品,蜜柑味道特殊,吃來有金桔、柳丁、柚子混搭的風味,香氣濃郁、又酸又甜,吳逸昌測試,酸度甜度皆比椪柑高 1 至 2 度。
吳家的蜜柑栽培 15、16 年,有趣的是,當初引進小苗時,原以為是帝王柑,盼到結出果實後,才發現是美麗的錯誤,吳逸昌請專家鑑定,所栽培的蜜柑應屬泰系品種,不過,風味與原產地又有不同,他推測,園內蜜柑與椪柑交錯間隔種植,可能發生雜交授粉情形,無意間創造出更豐富的滋味。
金融風暴 柑價跌谷底
蜜柑嬌貴、抵抗力較弱,並不易照顧,而且繁衍如採一般的嫁接法,成功率大約僅 2 成,吳逸昌後來改採枝條覆土包裹的空中壓條法,才克服繁衍的難題。蜜柑枝條尾端有許多小尖刺,吳逸昌進行疏果作業時、常被扎得滿手,回家後再慢慢地挑出刺。
由於技術難度較高,東勢地區規模化栽培不多,蜜柑是市場稀有貨品,若對其酸甜濃郁的特殊風味情有獨鍾者,往往成為忠實顧客,吳逸昌生產的蜜柑幾乎全數宅配直銷,銷路極佳,價格也俏,小型果品 1 斤可達 35 元、大型果超過 50 元,雖然行情不錯,但蜜柑果粒小,分量遠不及椪柑,吳逸昌統計,十多年樹齡的蜜柑,頂多收成 200 斤,1 棵椪柑的收成量可抵近 3 棵蜜柑,單論收益,蜜柑未必更好,可看重的是,其行銷穩定,不受市場供需波動。
去年初,在全球金融風暴衝擊下,國內椪柑價格跌落谷底,蜜柑受景氣影響相對輕微,凸顯出其量少特殊的價值;即使在市場最慘澹之際,吳逸昌並未賠錢、仍有利潤,他強調,在品質第一的前提下,儘量往省工、省藥方向努力,一定有前景。
採訪.攝影/徐清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