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創新,多元發展 全國唯一橄欖經營團隊新竹縣寶山鄉橄欖產銷班
新竹縣寶山鄉橄欖產銷班
30 多年的努力,余宗禧在橄欖生產、研發領域,交出亮麗的成績單;
他說,好產品才是根本,橄欖樹生命力強、病蟲害少的特性,正是推展有機栽培的理想作物。未來,除了不斷創新、多元發展,他還將形塑產業文化、部署國外通路, 讓具有保健養生效能的橄欖更貼近人們的生活。
橄欖在西方素有「生命之樹」稱譽,小小橄欖,用途多多。從育苗、推廣種植起步的寶山鄉橄欖產銷班,長期不間斷研發創新橄欖的用途,近年來更突破技術瓶頸,跨進生物科技領域,成功開發系列萃取橄欖多酚的保健用品,賦予產業新面貌。
專業經營 別無分號
寶山鄉橄欖產銷班成立於民國 73 年,當時是全國唯一專業經營橄欖的產銷團隊,27 年走來,迄今仍是僅此一班、別無分號,但由該班培育的橄欖樹苗早已在全臺開枝散葉,班長余宗禧估算,前後售出的橄欖樹苗少說有 40 萬株,各地都有徒子徒孫。推廣多年,寶山橄欖產銷班的名氣響亮,各地零散生產的橄欖,收成幾乎大半送至寶山,該班可說是國內橄欖加工運銷中心。
橄欖傳統的用途,不外取青果稍加醃製作為零嘴,但在寶山鄉橄欖產銷班班員手中,卻變化多樣,不只果實運用淋漓盡致,樹葉、果核、根系也能化腐朽為神奇,用途更從食用零嘴進階養生保健領域,橄欖多酚菁華元素萃取濃縮技術的開發,加工層級又有突破性進展。 橄欖加工結合科技新法,余宗禧班長扮演關鍵角色,事實上,寶山鄉「橄欖王國」的成形,也可說是他在前開路。
廣蒐資料 積極求知
民國 60 年代,余宗禧擔任經濟部農業機械化推廣專員,跑遍全臺,對國內農業發展概況有深入了解,當時農藥使用廣泛,他認為有礙人體健康,農業生產方式應有所改變、朝向有機,他思索,如由民間企業龍頭、臺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帶頭推動效果最好,於是擬定計畫提出建言,但未獲回應,於是決定自己做做看,68 年,余宗禧創立「臺塑有機農業」,踏出橄欖專業栽培的第一步。 選擇從橄欖切入,余宗禧著眼於橄欖樹生命力強健,為害的病蟲害少之又少,完全不噴灑農藥也能生長良好,正是推展有機栽培的理想作物。
其次,早年醫療網尚未普及時,原生的橄欖樹可說是偏遠鄉間的保健萬應百寶箱。少年「轉大人」不順利,用橄欖燉排骨是常用的法寶;牛不吃草,餵以橄欖葉、果實同熬的湯汁,保證胃口大開;飼養廟會比賽用的大神豬,橄欖葉是常備菜單;腸胃不適,橄欖根也有舒緩效果,在橄欖的特殊保健效用還未經科學分析驗證時,老一輩早已充分運用。余宗禧家中種有幾棵橄欖樹,小時即經常撿拾果實當零嘴,對其好處體驗甚多。
不過余宗禧的橄欖之路走來並非一帆風順,由於橄欖向來是邊陲作物,國內相關研究少之又少,余宗禧跑遍全臺蒐集資料、四處學習新知,一路摸索,在組織產銷班前,他已投注 5、6 年時間,研究橄欖育種、栽培等課題,用心研究、嘗試切接法、嫁接法、阡插法、組織培養等方式,但多半未成功。依余宗禧的經驗,橄欖樹的木質結構非常特殊,是最難嫁接的樹種,他率同產銷班員不斷從失敗中換取寶貴經驗。從初始屢試屢敗,終於達到嫁接成功率幾近百分百,前後花了十多年光陰。
涉足生技 大筆投資
培育技術獲得突破,橄欖產量穩定後,寶山橄欖產銷班在農政單位鼎力支援下,陸續增添加工機器設備,研發的產品琳瑯滿目,除了傳統蜜餞零嘴類的橄欖簽、紅椒橄欖、丁香橄欖、黃甘橄欖等;以整棵新鮮橄欖果研製的保健橄欖粉、育寶橄欖粉以及橄欖茶,則強調橄欖的保健用途;護髮養顏用的橄欖油,也是重點產品;系列產品並曾榮獲多項全國優良食品金牌獎。
80 年代中,生物科技觀念萌發,余宗禧敏銳地嗅出橄欖在此新領域的發展性,並迅速連結,大筆投資設備,與學術單位產學合作研發生技萃取技術,提昇橄欖加工層級,歷經多年努力,技術始臻於成熟,96 年,余宗禧成立「臺塑有機農業生物科技公司」,將橄欖產銷組織企業化,並推出「酚賜康」、「綠橄欖多酚菁華油」等生技產品。
酚賜康原料取自綠橄欖,經特殊製程,萃取出橄欖中珍貴的多酚成分,以及天然活性元素等菁華,余宗禧說,其核心成分除了多酚含量高達 4%,並含有超高的天然鈣,一般產品每 100 公克中含有 100 毫克的鈣即稱為高鈣產品,而酚賜康含鈣量高達 994 毫克,且來自天然萃取,無添加物及人工化學成分,人體容易吸收。 另一項生技產品綠橄欖多酚精華油,則萃取自橄欖葉,為保養美顏用品,可滋養肌膚、護髮,加入溫水泡澡,還具有促進新陳代謝、消除疲勞的功效。
建立品牌 進軍國際
以橄欖多酚為主打賣點,在於余宗禧廣泛蒐集先進國家的研究報告,顯示橄欖多酚在抑制自由基的形成、抗氧化、解毒方面效能卓著,相關產品對促進國人健康略盡心力,余宗禧至為欣慰。 系列橄欖生技產品,以「橄欖先生」品牌行銷,除了國內市場,余宗禧也積極佈署進軍國際,透過外貿協會洽談國外行銷事宜。
橄欖屬世界性經濟作物,栽植地區以環地中海的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希臘等南歐國家最多,另外,美國加州、澳州、南美也栽植不少。橄欖約有 150 多種品種,大致區分為橄欖、錫蘭橄欖、油橄欖三大品系,大多用來提煉橄欖油,專供食用品種不多,約僅 20 多種。
臺灣的原生橄欖樹屬橄欖科,為大型常綠喬木,生長快速、20年樹齡高可逾10公尺。余宗禧表示,臺灣原生種橄欖,纖維質含量高、含油低,果仁含油量僅約 7 – 9%,不適合提煉食用的橄欖油,地中海一帶橄欖含油率可達20%,但相對的,因含油太高,果實只適合醃製,加工變化遠比不上國產橄欖豐富多樣。
在余宗禧眼中,橄欖是最合乎當前有機潮流的果樹,栽培管理不但不需噴灑農藥,甚至不必施肥,落葉歸根的自然養份即足敷橄欖樹生長所需,可完全粗放無為,據他多年經驗,果園雜草、鄰旁錯落雜生的其它小樹不要過度砍除,維持自然生態,對橄欖樹的生育有正面幫助,若果園內清理得乾淨整齊,紅蜘蛛等蟲害可能聚集樹上,反而不妙。橄欖天生適合自然農法,採精緻化管理,果樹未必受用。
表現傑出 獲獎頻頻
余宗禧說,栽培橄欖,農友一年只需巡看果園兩回,一回查看結果情形,下一回即準備採收,採收前稍事整理地面即可,砍平雜草、移除落枝,方便鋪設塑膠布收集敲落的橄欖果,可說是最省工的果樹,人力需求少,正可因應農村人力不足的問題。
橄欖樹對土壤的要求不高,只要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土、壤土、夾砂土、甚至礫質土均可栽培。橄欖樹樹齡長,盛果期長達 4、50 年,甚至百年,此外,橄欖樹根系深、抓地力強,純就水土保持觀點也是理想作物,值得大力推廣。 在橄欖產業的開創表現,余宗禧早被業界譽為「橄欖先生」,33 歲那年,即榮獲十大農村傑出青年表揚;厲害的是,產製茶葉,余宗禧也是高手,歷來代表寶山鄉參加茶葉品質評鑑,拿過兩次頭等獎,其它獎項多不勝數,種茶雖是業餘興趣,余宗禧依然展現用功的秉性。
橄欖先生 中國註冊
雖然放眼國際,但余宗禧對鄰近人口龐大的中國市場,並不特別看好,他認為,中國都市消費能力已很可觀,但市場秩序還不健全,交易信用度令人存疑,尤其「山寨版」仿冒亂象猖獗,經營風險高。不久前,余宗禧曾到廣東、廈門一帶參訪,見識成衣業者仿冒的「高超」效率,透過現場視訊傳送,伸展臺上走秀的最新時裝,2、3 小時內,工廠的仿冒品已打樣出爐,48 小時可上市鋪貨,動作甚至比苦心研發的正規業者還快。 儘管有所疑慮,余宗禧並不卻步,「橄欖先生」品牌在中國已登記註冊;另外,日本、新加坡等鄰近國家也是積極佈局的目標。
30 多年的努力,在橄欖生產、原料掌控、產品研發方面,余宗禧自認皆已紮穩基礎,但形塑產業文化、提高品牌知名度及能見度、部署國外通路,都是嶄新領域,對農人而言,正是專業最欠缺的一環,為尋求突破,余宗禧煞費苦心。 好產品是根本,創新產品仍是專注的目標,未來研發方向,余宗禧希望更貼近生活,他認為,以橄欖在保健養生方面的功效,理應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環節,而這也是他努力的目標。
新竹縣寶山鄉橄欖產銷班
新竹縣寶山鄉油田村三峰路一段 88 號
余宗禧:03-576-0296 0911-799222
採訪.攝影/徐清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