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攜手,耕耘豐盛之地 青年回流,原鄉產業再造-梅嘎蒗有機共同農場
梅嘎蒗的泰雅族語即為「豐盛」之意,但即使土地肥沃,山地原鄉年輕人力仍嚴重外流,營造吸引年輕世代回流的產業環境,是梅嘎蒗部落長老共同的想法,推動設立梅嘎蒗農場,即肩負提振地方產業的使命,希望帶動泰雅原鄉有機風潮,讓上天特別眷顧的美好山川永續留存。
在宛如世外桃源的新竹縣尖石鄉,「梅嘎蒗有機共同農場」辛勤耕耘邁入第 6 個年頭。「艾利」風災後,由台灣世界展望會輔導推動的梅嘎蒗農場,肩負提振地方產業的使命,農場推手吳治德、林桂香夫婦懷抱宗教宣道的熱情,為部落重建、經濟自足而奔波,他們深切期盼,梅嘎蒗農場的努力,帶動泰雅原鄉有機風潮,讓上天特別眷顧的美好山川永續留存。
颱風重創 重建農業
民國 93 年,艾利颱風橫掃北台灣,重創尖石鄉,梅嘎蒗部落山崩路斷、土石竄流、農地流失。災後復建期間,許多農地無法耕作,每逢颱風警報發布,住民即得撤離,生計頓失所依。由於部落多為老人家,青壯輩受限於學歷,外出謀職,並不易找到好工作,重建在地農業體系成為當務之急,梅嘎蒗有機共同農場乃應運而生。該農場由台灣世界展望會輔導、在地教會組織帶動,教會傳道師、同時是展望會社工的吳治德、林桂香夫婦,在農場組成、後續產銷運作、通路開拓均扮演重要的推手角色。
梅嘎蒗農場從有機出發,是對於環境變化的直接回應。吳治德表示,艾利風災之前,梅嘎蒗地區從未發生土石流,艾利造成的嚴重災情,全球氣候變遷、暴雨頻仍雖是主要因素,但土地的過度開發也脫不了關係,例如外地人在該處租地種植生薑,大肆整地砍樹頭、挖石塊,破壞水土地貌,自然環境的惡化顯而易見,面對可預測的暴雨強度越來越高的未來,如何重新建立與大自然和諧關係,是無以迴避的課題。
無私長老 奉獻土地
以不破壞環境為前提,梅嘎蒗農場打從開始即設定不能開墾新農地、善用現有農地轉型的基本原則,由於平坦的農地面積普遍袖珍狹小,在不開拓新農地的原則下,個別從事有機耕作,並不符合經濟效益,因而發展出特殊的共同耕作模式。不過初始透過部落會議、徵求農家提供合宜的土地,大家共同耕作時,反應並不熱烈,原因在於山區農地分布零散,參與共同耕作得奔波各處農地,十分麻煩。梅嘎蒗農場終能順利組成,吳治德特別感謝部落長老賴天國的無私奉獻,提供自有農地興闢農場第一處生產園區,使農場得以開鑼起跑,有了這處面積較大的土地,參與夥伴可集體耕作,同步學習基礎技術,領會有機概念。
從慣行轉型有機,農場前兩年的收成只能以「淒慘」形容,由於沒有經驗,技術面尚在摸索,病蟲害相當嚴重,吳治德形容,種出的蔬菜宛如「網球拍」般,被啃得只剩下枝梗、葉片滿是洞洞;或是因選錯品種,種出超大型的瓢瓜,雖成為訪客最愛取景合照的明星,但送上市場卻乏人問津,只好奉送,農場幾無收入,不少參與夥伴因撐不住經濟壓力而打退堂鼓。
累積經驗 漸入佳境
熬過起步的困頓,隨著經驗累積,對於季節氣溫變化與蟲害發生率關係的掌握越來越有心得,接下來兩年開始,收成較為可觀,經營也步上軌道,大家漸有信心,有展望就有吸力,年輕人陸續回到部落,加入有機耕作的行列,農場規模逐步擴大,目前總面積已接近 10 公頃,有 4 處主要生產園區,分別位於坡度平緩的山頂、山腰及山谷,不同的海拔高度,環境條件各異,讓生產調配更容易操作。林桂香說,梅嘎蒗農場的生產規畫,依據季節變化轉移生產區,春暖向山上推進、入秋往山下移動;海拔約 1,200 公尺的山頂園區,盛夏依然清涼,蟲害不致於猖獗,主攻夏季生產;涼爽季節期間,低海拔園區加入生產行列,因此全年都可供貨。
環境理想,梅嘎蒗農場生產品項涵蓋範圍相當廣, 各式葉菜、根莖瓜果類作物樣樣俱全,依林桂香的經驗,除了結球萵苣類結球狀況不理想外,市面常見的葉菜類都難不倒他們;另外,甜柿、紅肉李、柑桔也是農場要角,受惠於海拔高、日夜溫差大,梅嘎蒗的甜柿特別爽脆香甜,每到柿子熟黃季節,熟門熟路的顧客總迫不及待上山嘗鮮。
任務編組 老少分工
梅嘎蒗農場耕作以老農為主體,根柢深厚,轉入有機領域,技術面學習不是難事,觀念的轉換反而較費周章。吳治德舉例,老農普遍珍惜作物是辛苦種得,分毫均應善用、不能浪費,農產商品化概念薄弱,因此早先理貨選別標準,難免與市場要求有落差,與農場合作的通路廠商,派員前來田間教導品質把關,指導老師大片大片剝除蔬菜外葉,老農不捨、忍不住用母語責罵浪費,後來參觀有機商店,一經比較,方才體認自家產品的不足,也領會農產送上市場化為商品,就得面對競爭。觀念的轉變是漫漫歷程,但未曾經歷,就沒有突破。幾年走來,雖然產銷觀念已有相當進步,但田間耕作外,又得兼顧理貨、分級包裝、運輸行銷、顧客服務等事務,對老農而言,任務過於吃重,農場規模擴大後,經營方式漸由一體作業轉為專業分工,中高齡守候田園專注生產,品管、行銷推展則由年輕世代衝刺,整體表現更入佳境。
年輕人有活力、富創意,吸引年輕世代返鄉發展,梅嘎蒗農場成長才有強勁的動力,也是農場期盼的目標。前年高峰時,有近 10 位生力軍返鄉加入有機行列,令吳治德大為振奮,他希望這是開端,未來有更多年輕人回流。
環境優異 有機耕作
山地原鄉年輕人力外流是普遍現象,尖石鄉亦不例外,梅嘎蒗部落設籍有 1 百多戶、7、8 百人,但實際長居人口遠少於此,且多為老幼,隔代教養情形十分普遍,鄉內能留住較多年輕人的,反倒是「後山」的司馬庫斯、鎮西堡等偏遠部落。吳治德說,論農業條件,梅嘎蒗部落可能擁有尖石鄉最肥沃的土地,梅嘎蒗的泰雅族語意即為「豐盛」,由名稱可知該處是豐饒之地;「嘎蒗」另有臼齒之意,相傳泰雅族先民移居開墾時,第一批收成的小米搗製的麻糬,請長老先品嘗,因質地紮實、黏稠到黏落了長老的臼齒,因而得名。日治時代引進水稻種植,產出的稻米年年被評選為貢品,卻因部落距離都市近,外出工作往來便利,如此「豐盛」之地,如今卻留不住年輕人。
吳治德認為,外地競爭激烈,原住民以前外出發展,因學歷而吃虧、多半處於弱勢,現今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多了,競爭壓力還是沉重,若在地產業能維持家庭生計,未必非往外跑不可,營造吸引年輕世代回流的產業環境,是梅嘎蒗部落長老共同的想法。有機農業在平原地帶行得通,山上環境更優異,理應有更好的表現,從有機切入,方向正確。
結合文化 發展產業
推廣有機農業,吳治德、林桂香不侷限於梅嘎蒗,足跡更踏入「後山」,只要部落有意願,即用心盡力輔導協助,吳治德認為,身為傳道人,在講台上傳播福音外,也應關照信徒的現實生計,協助找到資源、方法以改善其生活。
林桂香的父親林金榮牧師早年在偏遠的司馬庫斯傳道,當時部落沒電、也沒有車行道路,卻原始而美麗,有「天國部落」之稱,但因交通不便,農產、物資流通均需人力辛苦揹扛,民生困窘匱乏,林金榮牧師教導住民種植香菇、水蜜桃,提升部落的產業層級,如今年歲已高,仍在鎮西堡賣力推廣有機農業,林桂香形容父親的積極、衝勁,更勝年輕人。吳治德、林桂香的大女兒吳蕙雯,去年 6 月自明道大學精緻農業系畢業,隨即返鄉加入農場耕作,祖孫三代攜手為健全原鄉產業、環境永續而努力。
梅嘎蒗農場每年春節前均舉辦感恩餐會,邀請顧客前來分享農場的點點滴滴、傳遞理念願景;春夏季則舉辦農場體驗、部落巡禮活動,充分結合有機農業與休閒、文化產業。
農場活動 體驗自然
吳治德表示,山林裡有機資材俯拾皆是,如泰雅語「馬告」的山胡椒、肉桂,既是驅蟲好幫手,也是作物養分,在現代化學物品侵入之前,原住民早已廣泛運用,上山工作時,馬告種子敲碎沖冷水即是最方便的解渴、提神、恢復體力的精力湯,可惜先民與大自然和諧共處體現的生活智慧,慢慢地被後代所遺忘,農場體驗活動設計,正希望找回先人的智慧。
吳治德非常歡迎各地朋友前來體驗原鄉之美,更樂於分享梅嘎蒗的故事、人情,他期盼,這麼美好的地方能永續留存,世世代代安居逍遙。
梅嘎蒗有機共同農場
新竹縣尖石鄉梅花村六鄰 144 號
吳治德/林桂香:03-584-1853‧0930-263-951
採訪.攝影/徐清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