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飯店到夜市 無所不在的國民水果-高雄市燕巢區─ 芭樂
初冬,吸收天地精華的芭樂,清甜爽脆,芭樂的故鄉─ 燕巢,樹上的綠色果實正展現珍珠般的光澤。準備好了嗎?現在品嘗芭樂正是時候⋯
四季上市 行情看漲
芭樂是臺灣的「國民水果」,一年四季都可見到它的蹤影。豐富的維生素C,加上鐵、磷、鈣等營養素,使芭樂既養顏美容,更是保健果品,從五星級飯店到夜市,幾乎無所不在。除了鮮食外,芭樂還可加工製作果醬、果乾、果醋,除了最負盛名的芭樂果汁,近年還有蛋糕、冰棒等新品,除能讓人嘗到不同樣貌的滋味,也讓芭樂逐漸跳脫廉價水果的刻板印象,成為「燕巢三寶」之一,行情看漲。
全臺芭樂種植面積約7500公頃,其中高雄市燕巢區就占了1500公頃,產量占全臺五分之一。據燕巢區農會統計,全區約有2000戶、高達六成農民栽種芭樂,農會所屬產銷班農戶就占了900戶,更有將栽植芭樂作為副業的上班族或公務員。燕巢區農會指出,以去年均價每斤21元計算,光是農會體系所屬的芭樂農戶,就創造超過26 億元產值,說芭樂是燕巢的「綠金」並不為過。
獨特土壤 造就美味
芭樂雖是全年生長的果樹,但夏果因為雨水多,影響口感與甜度,加上夏季水果的選擇性多,買氣與價格多處於低檔,相較之下,每年10月到隔年2月的冬季產期,品質多屬上品,價格隨之上揚,在水果市場總能獨領風騷。
國內芭樂市場的主流品種為珍珠芭樂,約占市場八成,主要產地集中於燕巢。燕巢區農會指出,珍珠芭樂的果肉為白至黃色、肉質細緻,甜度約10 至 15 度,為目前最甜的品種,並具有特殊甘味與芳香。至於近年市面流行的牛奶芭樂,仍屬珍珠芭樂品種,只是農民栽種過程中施以牛奶醱酵液肥灌溉,增添口感與風味。
燕巢區農會分析,芭樂是栽種技術門檻較低的果樹,全臺各地都有栽種,「燕巢芭樂」品牌之所以能夠深烙消費者心底,主要仰賴多層次的口感與風味,加上燕巢獨特的土質所造就。農會農事指導員陳俞良說,燕巢的土壤為泥火山岩漿沖積形成,據土質測定分析,土壤所含的鈣、磷、鎂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比一般高,因此栽種出的芭樂不論甜度、脆度、果肉厚度及細緻度都很高,加上適度的酸味,使口感更為豐富、有層次,而這正是燕巢芭樂甜美可口的秘密。
打出品牌 區隔市場
為確保燕巢芭樂的品質,做出市場區隔,區農會輔導產銷班定期進行甜度測定,並符合CAS吉園圃藥物殘留檢驗合格,加上嚴格落實分級包裝,將基本果品分為4級,部分更細分至8 級,以確保消費者能夠買到安全的優級品。除嚴格控管品質,農會也積極進軍海外市場,目前約5%產量進軍東南亞、中國、加
拿大、新加坡等地,但仍以內銷市場為主,約九成芭樂是透過果菜批發市場等通路行銷全臺。
燕巢區農會重視品牌形象,早在民國87年就以「燕之巢」為品牌,批發商看到包裝紙箱上的「芭樂拜拜」專屬圖案,就能辨識是燕巢芭樂。但末端的消費者仍無法判別芭樂的產地,因此近年來,農會推動燕之巢圖案的套袋,方便消費者選購參考。陳俞良說,自從芭樂農使用印有燕之巢logo的套袋後,消費者選購時,可以輕易辨別產地,對銷售助益不少,尤其在芭樂市場低迷之際,效益更為顯著。舉例來說,今年芭樂整體行情量多價滑,燕巢芭樂難免遭受波及,但區農會表示,有燕巢套袋的芭樂,因深受消費者信賴,影響幅度相對較小,並未出現滯銷危機,宛如果農的隱形保護傘,讓農民跳脫「敗市」、「崩盤」的魔咒。
調節產期 避免削價
除了仰賴農會的品牌策略,芭樂農也多半擁有自己的栽培絕竅,才能穩定立足於市場,栽種芭樂20多年的果農黃連成就是箇中翹楚。今年60 歲的黃連成觀察,芭樂雖然易種易結果,但要種得好吃可是一門學問,除了在栽培管理下足功夫,他還有項秘密武器,即調節產期,專挑市場短缺的「生產縫隙」產出,鎖定市場需求最殷切的時段推出高品質果品,避開盛產期的削價肉搏戰,這項策略讓他的銷售幾乎無往不利。
除了珍珠芭樂,黃連成也挑戰紅心芭樂。該品種引進多年,但硬度、脆度與風味一直未能達到最佳狀態,這幾年突破技術後,黃連成也加入栽培行列。剖開後的紅心果肉視覺上十分討喜,口感也不遜於珍珠芭樂,因為奇貨可居,售價幾乎是珍珠芭樂的兩倍。
黃連成栽種的紅心芭樂雖深受好評,但他評估該品種的前景較為保守。他說,雖然外觀看似無異,但紅心芭樂與珍珠芭樂的栽培管理技術有很大差別,且農家栽培技術水平不一、品質良莠不齊,紅心芭樂能否成為下一波芭樂市場的新秀,尚有努力的空間。
目前農民及農會最擔心的,是芭樂栽種飽和的問題。黃連成說,前兩年中部地區柑橘類果園因病蟲害危機而清園,果農紛紛改種芭樂,目前陸續進入產期,市場供應量增加,恐對原已趨於飽和的市場造成衝擊。除了提升技術及品牌形象,也希望政府能統籌規劃、加強輔導,避免果農一窩蜂搶種而影響整體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