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重視經營管理的巨農有機農場
刊登日:102/06/06
2,761
通常世代務農的家庭,都不希望小孩也走上務農這條辛苦路,李惟裕家也一樣,所以家裡送他去唸台南高工,沒想到他還是走上了務農這條路,而且走得有聲有色。
巨農有機農場的負責人李惟裕是2009年神農獎得主,小時候他就在阿公種的果園裡長大,親眼看到阿公照顧果園的辛苦及收成時看盤商臉色的委屈,阿公一直認為這是一條不值得走的路,李惟裕看在眼裡、聽在耳裡,也記在心裡。重新對農業發生興趣是在後甲國中時,他的物理老師喜歡種蘭花,第一次看到蘭花的李惟裕對這種「不只是漂亮,形狀怎麼可以這麼特別」的花很有感覺,從此蘭花成了他的最愛,自己也開始試著種蘭花。
當然這不足以把他拉向務農這條路,國中畢業後他考上了台南高工,準備走向農家普遍喜歡後代走的工程師這條路,他唸的是化工,「老實說,我對化工沒興趣。」不過畢業後他還是到了一家化工廠當業務員。在化工廠的日子,李惟裕閒時都在自家地上種花、種菜,畢竟農場還是他最熟悉也最自在的地方。
種著種著種出心得,他辭了化工廠的工作,開始專業種花,並且開了一家花店,83年結婚後,夫妻倆一起拚經濟,他下田兼跑外務,太太守在店裡。當時蘭花價格很好,他的養蘭經驗剛好派上用場,百合也是高經濟的花種,所以他也從荷蘭買來了百合花種球,到南橫寶來的原住民部落去種,花店一步一步地把他拉進了農業領域中。種花種了5、6年後,他開始注意到有機這塊領域,這是有原因的。「我其實不適合種花,因為種花農藥用得多。」李惟裕有氣喘,每次一發作就很痛苦,而噴農藥這工作又對氣管傷害很大。
「種花也很辛苦。」李惟裕說:「每天半夜要把花送到拍賣市場,第二天一早問拍賣價格,有時好有時壞,一翻兩瞪眼。」那種心理壓力很大,而且很不穩定。在有機二字仍屬新鮮名詞的86年左右,他就曾參加過有機農業訓練班,也在自己的田裡試種,一次到日本靜岡參觀有機農業的經驗,更堅定了他轉向有機的心。
他為了採購生產資材時,認識了中興大學育成中心的周俊吉及在工廠的陳泰安,三個人常常聊有機農業,理念很接近,也成了好朋友,並決定投入有機農業,租了一塊地開始種有機蔬果。為了學習最新的栽種技術,李惟裕進了嘉義大學園藝系唸夜間部,這一唸唸了6年,從大學唸到研究所。這段時間李惟裕累積了很多實務經驗,這些經驗剛好能與他每天晚上上課學到的學術知識相互對照,李惟裕的功力快速成長。「也算運氣不錯。」李惟裕說:「不久後,政府政策開始推有機農業,給了我們不少助力。」
幾年做下來,李惟裕對有機農業越來越有心得,「三巨頭」決定開始大規模地投入有機蔬菜的生產,而在台南仁德租下台糖的土地,成立了巨農有機農場。「這塊地有16公頃,台糖荒置了3、4年沒租出去,土質很貧瘠。」李惟裕說:「正常標準有機質是3,這塊地是0.4。」但這不是無法補救,只要用一些有機肥把土壤的有機質提高就可以了。但也有好處,這塊地地勢高,不怕淹水,排水又快,而且四周又有台南機場及省道形成的自然隔離帶,與其他農田離很遠,不會被汙染,是從事有機農業很理想的地點。他們取土驗了沒有重金屬及農藥殘留後,他們決定租下來。
這算是個頗大的賭注,他這16公頃裡有61個溫室,這些設施成本很高,如果颱風一來把設施吹垮了,不但菜收不到,連蓋設施的錢都飛了。「我們的設計標準是可以抵擋15級風。」李惟裕說:「那是很高的標準,所以成本也比較貴。」他們籌募到2000多萬資金有一半花在蓋設施上。開張第一年就碰到颱風,吹17級風,那一夜李惟裕坐在辦公室的樓上,看著狂風暴雨吹打著一棟棟的溫室,經過那一夜後,他放心了,因為17級風也撐得住。
今年莫拉克颱風,他的溫室也沒事,損失的都是露天栽培的蔬菜。「有機農業不是說不噴農藥、不灑化肥就夠了。」李惟裕說:「農園管理也要很注意。」剛開始時就是因為不太懂,所以李惟裕吃了大虧,「因為長蚜蟲,一季打掉20幾棟溫室的菜。」他說:「一些病原菌的問題也造成很大損失。」第一年他虧了好幾百萬。當時他曾自問:「我做有機到底對還是不對?」他仔細分析後發現,不是他種得不好,而是土壤本身有機質還沒有培養到最理想的狀況,各項設施的建設也還沒有完成,而且最重要的是人員的訓練也還沒有就緒。例如,溫室的門不能常開,以避免蟲入侵,那時工作人員哪知道,有時進去工作後就忘了關門,讓害蟲長驅直入。他也想到了把雞養在溫室裡,讓雞吃蟲,只要哪個溫室一採收完畢,就把雞趕入溫室中,他們就會把這塊土的蟲吃掉。
李惟裕沒想到的是,養雞不但能吃蟲,雞還成為台灣第一批上市的有機雞,是燉湯進補最佳食材,「常常供不應求。」李惟裕說:「有次有個媽媽來買了3、40隻,說要幫媳婦做月子用。」雞會生蛋,所以有機雞生的蛋自然是有機蛋,這也成了李惟裕農場裡的特產之一。土質的改善,他找到了旁邊乳牛牧場的牛糞做堆肥,漸漸地把土質中的有機質提高到合乎標準。
現在巨農有機農場裡,每一溫室都有一塊白板,記錄著這個溫室裡的蔬菜資料,在辦公室裡也有一些白板,記錄著每個人的工作內容,每個人下班時都要寫工作紀錄,紀錄他一天的工作內容,從這些記錄中,可以了解每天農場裡作物從栽種、田間工作、作畦、防治、採收等工作,使用了多少人力、多少工時、再用電腦清楚地計算出來。這不但是作為管理上的參考,也是為作物建立一張張的身分證,讓消費者對作物的生產過程一目了然。「這就是我們的生產履歷。」李惟裕說:「清清楚楚。」
在農場辦公室,掛了一幅字,上面寫著「順畦自然」4個大字,「公司成立時想LOGO,想到順其自然這4個字,電腦打字時出現畦這個字,大家覺得頗符合公司性質,就選了這個字。」李惟裕說:「有機農業本來就是一種順其自然的農法。」
巨農有機農場的負責人李惟裕是2009年神農獎得主,小時候他就在阿公種的果園裡長大,親眼看到阿公照顧果園的辛苦及收成時看盤商臉色的委屈,阿公一直認為這是一條不值得走的路,李惟裕看在眼裡、聽在耳裡,也記在心裡。重新對農業發生興趣是在後甲國中時,他的物理老師喜歡種蘭花,第一次看到蘭花的李惟裕對這種「不只是漂亮,形狀怎麼可以這麼特別」的花很有感覺,從此蘭花成了他的最愛,自己也開始試著種蘭花。
當然這不足以把他拉向務農這條路,國中畢業後他考上了台南高工,準備走向農家普遍喜歡後代走的工程師這條路,他唸的是化工,「老實說,我對化工沒興趣。」不過畢業後他還是到了一家化工廠當業務員。在化工廠的日子,李惟裕閒時都在自家地上種花、種菜,畢竟農場還是他最熟悉也最自在的地方。
種著種著種出心得,他辭了化工廠的工作,開始專業種花,並且開了一家花店,83年結婚後,夫妻倆一起拚經濟,他下田兼跑外務,太太守在店裡。當時蘭花價格很好,他的養蘭經驗剛好派上用場,百合也是高經濟的花種,所以他也從荷蘭買來了百合花種球,到南橫寶來的原住民部落去種,花店一步一步地把他拉進了農業領域中。種花種了5、6年後,他開始注意到有機這塊領域,這是有原因的。「我其實不適合種花,因為種花農藥用得多。」李惟裕有氣喘,每次一發作就很痛苦,而噴農藥這工作又對氣管傷害很大。
「種花也很辛苦。」李惟裕說:「每天半夜要把花送到拍賣市場,第二天一早問拍賣價格,有時好有時壞,一翻兩瞪眼。」那種心理壓力很大,而且很不穩定。在有機二字仍屬新鮮名詞的86年左右,他就曾參加過有機農業訓練班,也在自己的田裡試種,一次到日本靜岡參觀有機農業的經驗,更堅定了他轉向有機的心。
他為了採購生產資材時,認識了中興大學育成中心的周俊吉及在工廠的陳泰安,三個人常常聊有機農業,理念很接近,也成了好朋友,並決定投入有機農業,租了一塊地開始種有機蔬果。為了學習最新的栽種技術,李惟裕進了嘉義大學園藝系唸夜間部,這一唸唸了6年,從大學唸到研究所。這段時間李惟裕累積了很多實務經驗,這些經驗剛好能與他每天晚上上課學到的學術知識相互對照,李惟裕的功力快速成長。「也算運氣不錯。」李惟裕說:「不久後,政府政策開始推有機農業,給了我們不少助力。」
幾年做下來,李惟裕對有機農業越來越有心得,「三巨頭」決定開始大規模地投入有機蔬菜的生產,而在台南仁德租下台糖的土地,成立了巨農有機農場。「這塊地有16公頃,台糖荒置了3、4年沒租出去,土質很貧瘠。」李惟裕說:「正常標準有機質是3,這塊地是0.4。」但這不是無法補救,只要用一些有機肥把土壤的有機質提高就可以了。但也有好處,這塊地地勢高,不怕淹水,排水又快,而且四周又有台南機場及省道形成的自然隔離帶,與其他農田離很遠,不會被汙染,是從事有機農業很理想的地點。他們取土驗了沒有重金屬及農藥殘留後,他們決定租下來。
這算是個頗大的賭注,他這16公頃裡有61個溫室,這些設施成本很高,如果颱風一來把設施吹垮了,不但菜收不到,連蓋設施的錢都飛了。「我們的設計標準是可以抵擋15級風。」李惟裕說:「那是很高的標準,所以成本也比較貴。」他們籌募到2000多萬資金有一半花在蓋設施上。開張第一年就碰到颱風,吹17級風,那一夜李惟裕坐在辦公室的樓上,看著狂風暴雨吹打著一棟棟的溫室,經過那一夜後,他放心了,因為17級風也撐得住。
今年莫拉克颱風,他的溫室也沒事,損失的都是露天栽培的蔬菜。「有機農業不是說不噴農藥、不灑化肥就夠了。」李惟裕說:「農園管理也要很注意。」剛開始時就是因為不太懂,所以李惟裕吃了大虧,「因為長蚜蟲,一季打掉20幾棟溫室的菜。」他說:「一些病原菌的問題也造成很大損失。」第一年他虧了好幾百萬。當時他曾自問:「我做有機到底對還是不對?」他仔細分析後發現,不是他種得不好,而是土壤本身有機質還沒有培養到最理想的狀況,各項設施的建設也還沒有完成,而且最重要的是人員的訓練也還沒有就緒。例如,溫室的門不能常開,以避免蟲入侵,那時工作人員哪知道,有時進去工作後就忘了關門,讓害蟲長驅直入。他也想到了把雞養在溫室裡,讓雞吃蟲,只要哪個溫室一採收完畢,就把雞趕入溫室中,他們就會把這塊土的蟲吃掉。
李惟裕沒想到的是,養雞不但能吃蟲,雞還成為台灣第一批上市的有機雞,是燉湯進補最佳食材,「常常供不應求。」李惟裕說:「有次有個媽媽來買了3、40隻,說要幫媳婦做月子用。」雞會生蛋,所以有機雞生的蛋自然是有機蛋,這也成了李惟裕農場裡的特產之一。土質的改善,他找到了旁邊乳牛牧場的牛糞做堆肥,漸漸地把土質中的有機質提高到合乎標準。
現在巨農有機農場裡,每一溫室都有一塊白板,記錄著這個溫室裡的蔬菜資料,在辦公室裡也有一些白板,記錄著每個人的工作內容,每個人下班時都要寫工作紀錄,紀錄他一天的工作內容,從這些記錄中,可以了解每天農場裡作物從栽種、田間工作、作畦、防治、採收等工作,使用了多少人力、多少工時、再用電腦清楚地計算出來。這不但是作為管理上的參考,也是為作物建立一張張的身分證,讓消費者對作物的生產過程一目了然。「這就是我們的生產履歷。」李惟裕說:「清清楚楚。」
在農場辦公室,掛了一幅字,上面寫著「順畦自然」4個大字,「公司成立時想LOGO,想到順其自然這4個字,電腦打字時出現畦這個字,大家覺得頗符合公司性質,就選了這個字。」李惟裕說:「有機農業本來就是一種順其自然的農法。」
達人基本資料
姓 名: | 李惟裕 |
---|---|
從 農 年 資: | 自民國79年起 |
經營的農場: | 巨農有機農場 |
聯 絡 電 話: | 06-266-4732 |
得 獎 紀 錄: | 2009年神農獎 |
產 品: | 埃及國王菜、青江菜、有機雞及有機蛋 |
認 證 標 章: | |
驗 證 單 位: |
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
哪 裡 買: | 巨農有機農場 |
達人大聲說
你準備好了沒?想要務農,先問自己這句話。
有機農業,這個名詞的確聽起來很美,環保、自然、健康、樂活。當這些美好憧憬在你腦海裡迴盪時,別忘了,它也是農業,它也要勞力付出,而且因為不能噴農藥灑化肥,勞力工作更多,你吃得消嗎?有機農產品不是種出來就好,還有賣的工作,所有推廣及宣傳也都要自己來,你有這樣的人脈及準備嗎?
所以,要想清楚哦。
(以上資料由安全農業入口網提供)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2%
我喜歡:32%
很實用:3%
夠新奇:2%
普普啦:2%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7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6/30
GOOD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6/30
好
小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6/30
棒
小魚(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2/07/16
重視經營管理的巨農有機農場!棒
嚴*斌(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2/06/18
堅持理想
謝*雯(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2/06/07
水啦
chousales(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2/06/07
行行出狀元,辛苦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