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甘藷大翻身 人人搶著要-臺中市龍井區甘藷產銷班第1班
刊登日:104/06/29
7,665
看天吃飯,農業本如此,對臺中市龍井區甘藷產銷班第1班而言,感受尤深。農曆2月過後,班員莫不仰頭期盼春雨早日降臨,好扦插藷苗入土,年度農務順利開展。耕地位處大肚山高處,灌溉用水仰賴天雨,甘藷收成好壞,全然看老天臉色,卻也因此不虞水淹,可輕鬆笑看颱風來襲,排水暢快的地勢、土壤,更造就「香、甜、鬆」的好口感。有失有得,老天自有安排。
大肚山臺地土質貧脊,又缺穩定水源,可生產的作物不多,甘藷是少數適得其所的作物,大肚山甘藷之鬆甜好吃,早享譽全臺。
糖業式微 甘藷翻身上場
70多歲的臺中市龍井區甘藷產銷班第1班班長陳樹發,年少時,大肚山除了糖廠契作的白甘蔗,主要作物就是甘藷、花生,甘藷在山上欣欣向榮少說百餘年,早先,甘藷多與甘蔗輪作,甘蔗是主角,連種3年,再輪甘藷上場。陳樹發說,經過輪作調節,甘藷好吃產量又多。後來,製糖業衰微,白甘蔗漸漸退出大肚山,近1、20年,隨著大規模開發造鎮、中部科學園區進駐,大肚山面貌幾年一變,不變的是,甘藷依舊固守著貧脊紅土,只是藷田從早先的滿山遍野,漸漸的被高樓別墅切割,零散分布,而看天吃飯的農業型態,倒也依舊不變如是。
「甘藷落土不怕爛,風吹日曬根愈湠」,甘藷生命力強悍,特別耐旱,涓涓細雨,就足夠蓬勃滋長,但扦插新苗繁衍時,土壤濕潤度必須足夠支應到苗株根系萌發,深紮入土,否則無以茁長。陳樹發班長說,大肚山藷田灌溉全然仰仗天雨,因此至少得一場豐沛且綿長的降雨,方是插苗好時機。
把握雨季 藷農順時搶種
通常農曆2月過後,氣溫回暖,秋冬少雨的中南部,雨水漸多,藷農密切注意氣象預報,隨時準備向南部種苗場訂購苗株。一旦春雨遲遲不來,或雨況不理想,就得冀望5、6月間的梅雨,若連梅雨都錯失,年度產期可說完全打亂。夏日雷雨來得快、去得更快,雨勢看似滂沱,雨過了無痕,地表之下乾乾如也,派不上用場。
一般情況,大肚山甘藷行情比南部平原產區來得好,單價大約可高出1、2元,但產量遠遜,陳樹發指出,南部1分地少說可收成5、6,000斤,大肚山臺地得看老天爺臉色,好壞差很多,情況好時才有此產量,差時,挖不到多少甘藷,平均收成不過2,500斤上下。弱點還不只如此,若春雨姍姍來遲,藷農搶第一波降雨時機插苗,往往產期過於集中,市場供過於求,價格好不了。3年前,入春後雨水奇少,3月下一回大雨後,直到5月才又有豐沛的降雨,苦等多時的藷農把握時機全面搶栽,價格崩跌,產地價從20多元一路下跌到6、7元。
問題癥結,一切指向水源,偏偏這又是不易攻克的難題。陳樹發說,該班甘藷田多居大肚山陵線高處,自河川引水不可能,鑿井至少下探百公尺才觸到地下水,工程浩大、耗資可觀,甘藷田又分布零散,東一塊、西一塊,距離遙遠,鑿井灌溉,怎麼算都不符經濟效益,看天吃飯是宿命。
「香、甜、鬆」 口感遠近馳名
自然條件不利,制約了大肚山甘藷生產,卻帶來絕佳的風味口感,享譽全臺。陳樹發自評自家產銷班甘藷特色,就是「香、甜、鬆」。甘藷品質表現,香甜之外,「鬆」更是關鍵,夠「鬆」,才稱得上好吃。大肚山甘藷的「鬆」,陳樹發認為功勞來自於土質。他說,大肚山臺地以粘紅壤土為主,底層為礫石層,結構疏鬆,土壤孔性與透水性均佳,甘藷不會「水水的」,「鬆」氣一流。品質優勢之外,另一項利多是,大肚山地勢高,土壤排水性好,不虞淹水,一旦南部豪雨成災,平原藷田遭惡水吞沒,甘藷欠收,大肚山的甘藷自然奇貨可居。陳樹發說,大肚山甘藷行情與南部產區生產概況,有直接連動關係。
龍井甘藷產銷第1班成立於民國82年,早期陣容壯盛,後因班員年高退休或農地開發因素,班隊規模大不如前,目前35位班員,多數年歲偏高,下田,活動筋骨的目的往往更重於收成,或只是不習慣田地荒蕪,有些田間實務已由下一代接棒,如陳班長讀農業本科的孩子陳文泉,早已獨當一面。
青農接棒 帶領團隊蛻變
年輕生力軍加入,帶來新氣象。龍井甘藷1班前幾年取得吉園圃安全用藥標章,是區域內第一個吉園圃甘藷產銷團隊。甘藷生命力雖強,為患的病蟲害仍不少,如甘藷猿葉蟲、螟蟲、蝦殼天蛾、潛葉蛾、甘藷蟻象及斜紋夜蛾的幼蟲等,皆不容輕忽。陳文泉說,對大肚山甘藷而言,猿葉蟲最頭痛,成蟲會在葉片上啃嚙,傷害還算輕微,麻煩的是幼蟲,蟲卵產於土表,孵化幼蟲潛入土中,在甘藷塊根下半部嚙食,表皮生不規則之凹痕,外觀受損,賣相差,毫無商品價值。猿葉蟲猖獗之際,正是該班甘藷主要產期,必得防治。陳文泉不諱言,老輩農友用藥觀念較不足,導入吉園圃後,用藥皆需登記,採收前需經抽驗,合格才能出貨,安全用藥把關嚴密,對當前著重養生健康訴求的甘藷,不可或缺。
成本價揚 農民無奈接受
龍井甘藷產銷班目前栽培主力品種為〝臺農66號〞、〝臺農57號〞,紅皮紅肉的〝臺農66號〞,口感緊實、綿密,甜度較高,適合煮稀飯或當加工原料。黃皮黃肉的〝臺農57號〞,口感較為鬆軟,香氣濃郁,適合炭烤鮮食。管理上,兩當紅品種差異不大,唯葉片茂密呈鋸齒狀的〝臺農57號〞,多了掀葉撥根離土的動作,用意在於防止小甘藷亂生。陳文泉解釋,〝臺農57號〞甘藷節目間的細根鑽入土中,會萌發生成小甘藷,四處生子,火力不集中,甘藷長不大,因此隔一段時間得進行撥根,〝臺農66號〞則無此現象。全心投入7年來,讓陳文泉傷腦筋的是成本增加,單是藷苗一株已從0.5元攀升到0.65元,以角論計,看似小兒科,其實漲幅達3成,量多就很可觀,另外肥料、資材無一不漲,讓他直呼吃不消。
突破逆境 擘劃產銷遠景
龍井甘藷1班產出目前多交盤商收購,甘藷身價平民,減少中間行銷環節,才能提高利潤。大肚山環抱臺中都會,在地行銷,占地利之便,建立品牌,佈建自有通路,一直是陳文泉的目標。但建立通路,穩定供貨是不可或缺要件,山上有灌溉水源難以克服的瓶頸,就往山下走。承租大肚溪河川農地,擴大甘藷生產基地來調節供貨,是陳文泉積極規劃的藍圖。
101年,陳文泉經營面積約莫3公頃,102年突破6公頃,擴張幅度超過2倍,對於甘藷產業,還是有所憧憬的陳文泉說,頭都洗了,只好往前衝,看能否闖出新局面。話中帶些忐忑,其實更多的是信心。陳文泉認為,甘藷曾是陪伴臺灣度過艱困歲月的功臣,早年物資貧乏時代,熱呼呼的烤甘藷,是寒冬裡最溫暖的象徵。如今再度翻紅,高纖低脂低熱量,最切合現代人健康養生需求,雖無天價行情,但也不會敗市,甘藷產業必將冉冉上升。雖然地形環境,大肚山紅土甘藷擺脫不了看天吃飯宿命,陳文泉另有新解,看天吃飯的農作物才好吃,因為最順應自然。
陳樹發、陳文泉父子皆是甘藷行家。
●臺中市龍井區甘藷產銷班第1班
臺中市龍井區中沙路新庄仔巷81號
陳樹發‧陳文泉
04-2631-5777•0972-250-169
採訪.攝影/徐清銘
大肚山臺地土質貧脊,又缺穩定水源,可生產的作物不多,甘藷是少數適得其所的作物,大肚山甘藷之鬆甜好吃,早享譽全臺。
糖業式微 甘藷翻身上場
70多歲的臺中市龍井區甘藷產銷班第1班班長陳樹發,年少時,大肚山除了糖廠契作的白甘蔗,主要作物就是甘藷、花生,甘藷在山上欣欣向榮少說百餘年,早先,甘藷多與甘蔗輪作,甘蔗是主角,連種3年,再輪甘藷上場。陳樹發說,經過輪作調節,甘藷好吃產量又多。後來,製糖業衰微,白甘蔗漸漸退出大肚山,近1、20年,隨著大規模開發造鎮、中部科學園區進駐,大肚山面貌幾年一變,不變的是,甘藷依舊固守著貧脊紅土,只是藷田從早先的滿山遍野,漸漸的被高樓別墅切割,零散分布,而看天吃飯的農業型態,倒也依舊不變如是。
「甘藷落土不怕爛,風吹日曬根愈湠」,甘藷生命力強悍,特別耐旱,涓涓細雨,就足夠蓬勃滋長,但扦插新苗繁衍時,土壤濕潤度必須足夠支應到苗株根系萌發,深紮入土,否則無以茁長。陳樹發班長說,大肚山藷田灌溉全然仰仗天雨,因此至少得一場豐沛且綿長的降雨,方是插苗好時機。
把握雨季 藷農順時搶種
通常農曆2月過後,氣溫回暖,秋冬少雨的中南部,雨水漸多,藷農密切注意氣象預報,隨時準備向南部種苗場訂購苗株。一旦春雨遲遲不來,或雨況不理想,就得冀望5、6月間的梅雨,若連梅雨都錯失,年度產期可說完全打亂。夏日雷雨來得快、去得更快,雨勢看似滂沱,雨過了無痕,地表之下乾乾如也,派不上用場。
一般情況,大肚山甘藷行情比南部平原產區來得好,單價大約可高出1、2元,但產量遠遜,陳樹發指出,南部1分地少說可收成5、6,000斤,大肚山臺地得看老天爺臉色,好壞差很多,情況好時才有此產量,差時,挖不到多少甘藷,平均收成不過2,500斤上下。弱點還不只如此,若春雨姍姍來遲,藷農搶第一波降雨時機插苗,往往產期過於集中,市場供過於求,價格好不了。3年前,入春後雨水奇少,3月下一回大雨後,直到5月才又有豐沛的降雨,苦等多時的藷農把握時機全面搶栽,價格崩跌,產地價從20多元一路下跌到6、7元。
問題癥結,一切指向水源,偏偏這又是不易攻克的難題。陳樹發說,該班甘藷田多居大肚山陵線高處,自河川引水不可能,鑿井至少下探百公尺才觸到地下水,工程浩大、耗資可觀,甘藷田又分布零散,東一塊、西一塊,距離遙遠,鑿井灌溉,怎麼算都不符經濟效益,看天吃飯是宿命。
「香、甜、鬆」 口感遠近馳名
自然條件不利,制約了大肚山甘藷生產,卻帶來絕佳的風味口感,享譽全臺。陳樹發自評自家產銷班甘藷特色,就是「香、甜、鬆」。甘藷品質表現,香甜之外,「鬆」更是關鍵,夠「鬆」,才稱得上好吃。大肚山甘藷的「鬆」,陳樹發認為功勞來自於土質。他說,大肚山臺地以粘紅壤土為主,底層為礫石層,結構疏鬆,土壤孔性與透水性均佳,甘藷不會「水水的」,「鬆」氣一流。品質優勢之外,另一項利多是,大肚山地勢高,土壤排水性好,不虞淹水,一旦南部豪雨成災,平原藷田遭惡水吞沒,甘藷欠收,大肚山的甘藷自然奇貨可居。陳樹發說,大肚山甘藷行情與南部產區生產概況,有直接連動關係。
龍井甘藷產銷第1班成立於民國82年,早期陣容壯盛,後因班員年高退休或農地開發因素,班隊規模大不如前,目前35位班員,多數年歲偏高,下田,活動筋骨的目的往往更重於收成,或只是不習慣田地荒蕪,有些田間實務已由下一代接棒,如陳班長讀農業本科的孩子陳文泉,早已獨當一面。
青農接棒 帶領團隊蛻變
年輕生力軍加入,帶來新氣象。龍井甘藷1班前幾年取得吉園圃安全用藥標章,是區域內第一個吉園圃甘藷產銷團隊。甘藷生命力雖強,為患的病蟲害仍不少,如甘藷猿葉蟲、螟蟲、蝦殼天蛾、潛葉蛾、甘藷蟻象及斜紋夜蛾的幼蟲等,皆不容輕忽。陳文泉說,對大肚山甘藷而言,猿葉蟲最頭痛,成蟲會在葉片上啃嚙,傷害還算輕微,麻煩的是幼蟲,蟲卵產於土表,孵化幼蟲潛入土中,在甘藷塊根下半部嚙食,表皮生不規則之凹痕,外觀受損,賣相差,毫無商品價值。猿葉蟲猖獗之際,正是該班甘藷主要產期,必得防治。陳文泉不諱言,老輩農友用藥觀念較不足,導入吉園圃後,用藥皆需登記,採收前需經抽驗,合格才能出貨,安全用藥把關嚴密,對當前著重養生健康訴求的甘藷,不可或缺。
成本價揚 農民無奈接受
龍井甘藷產銷班目前栽培主力品種為〝臺農66號〞、〝臺農57號〞,紅皮紅肉的〝臺農66號〞,口感緊實、綿密,甜度較高,適合煮稀飯或當加工原料。黃皮黃肉的〝臺農57號〞,口感較為鬆軟,香氣濃郁,適合炭烤鮮食。管理上,兩當紅品種差異不大,唯葉片茂密呈鋸齒狀的〝臺農57號〞,多了掀葉撥根離土的動作,用意在於防止小甘藷亂生。陳文泉解釋,〝臺農57號〞甘藷節目間的細根鑽入土中,會萌發生成小甘藷,四處生子,火力不集中,甘藷長不大,因此隔一段時間得進行撥根,〝臺農66號〞則無此現象。全心投入7年來,讓陳文泉傷腦筋的是成本增加,單是藷苗一株已從0.5元攀升到0.65元,以角論計,看似小兒科,其實漲幅達3成,量多就很可觀,另外肥料、資材無一不漲,讓他直呼吃不消。
突破逆境 擘劃產銷遠景
龍井甘藷1班產出目前多交盤商收購,甘藷身價平民,減少中間行銷環節,才能提高利潤。大肚山環抱臺中都會,在地行銷,占地利之便,建立品牌,佈建自有通路,一直是陳文泉的目標。但建立通路,穩定供貨是不可或缺要件,山上有灌溉水源難以克服的瓶頸,就往山下走。承租大肚溪河川農地,擴大甘藷生產基地來調節供貨,是陳文泉積極規劃的藍圖。
101年,陳文泉經營面積約莫3公頃,102年突破6公頃,擴張幅度超過2倍,對於甘藷產業,還是有所憧憬的陳文泉說,頭都洗了,只好往前衝,看能否闖出新局面。話中帶些忐忑,其實更多的是信心。陳文泉認為,甘藷曾是陪伴臺灣度過艱困歲月的功臣,早年物資貧乏時代,熱呼呼的烤甘藷,是寒冬裡最溫暖的象徵。如今再度翻紅,高纖低脂低熱量,最切合現代人健康養生需求,雖無天價行情,但也不會敗市,甘藷產業必將冉冉上升。雖然地形環境,大肚山紅土甘藷擺脫不了看天吃飯宿命,陳文泉另有新解,看天吃飯的農作物才好吃,因為最順應自然。
陳樹發、陳文泉父子皆是甘藷行家。
●臺中市龍井區甘藷產銷班第1班
臺中市龍井區中沙路新庄仔巷81號
陳樹發‧陳文泉
04-2631-5777•0972-250-169
採訪.攝影/徐清銘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4%
我喜歡:39%
很實用:2%
夠新奇:2%
普普啦:2%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5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翔翔(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5/06/22
good
Ann(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4/07/11
安全用虊很重要!
阿濃(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7/09
讚
陳*雅(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7/09
很好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7/06
很好